推拿

剧情片大陆2014

主演:郭晓东,秦昊,张磊,梅婷,黄轩,黄璐,黄军军,姜丹,穆怀鹏

导演:娄烨

 剧照

推拿 剧照 NO.1推拿 剧照 NO.2推拿 剧照 NO.3推拿 剧照 NO.4推拿 剧照 NO.5推拿 剧照 NO.6推拿 剧照 NO.13推拿 剧照 NO.14推拿 剧照 NO.15推拿 剧照 NO.16推拿 剧照 NO.17推拿 剧照 NO.18推拿 剧照 NO.19推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3 04:33

详细剧情

  少年时代的一场意外让男孩小马(黄轩 饰)的双眼失去了光明,自杀未遂后,阴沉的小马辗转来到了由沙复明(秦昊 饰)所经营的盲人按摩中心就职。在这里,聚集了许多和小马一样的盲人,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生活在共同的黑暗里让这群盲人之间产生了深厚而坚实的友谊。  王大夫(郭晓冬 饰) 和女友小孔(张磊 饰)远道而来投奔沙复明,小孔充满了女人味的声音和气息令小马的内心产生了涟漪,执着而决绝的小马追寻着内心的声音,不断的向小孔靠近着。之后,一个名叫小蛮(黄璐 饰)的发廊小姐出现在了小马的生命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马竟然开始对小蛮产生了感情。

 长篇影评

 1 ) 推拿影评

这是一个发生在盲人按摩中心男女技师们之间的爱情故事。这里有一个风流外向、能吟诗跳舞的盲人老板沙复明(秦昊饰),也有经常被顾客赞叹其美貌的“会所之花”都红(梅婷饰),还有整天沉浸于自己精神世界里的“小正太”小马(黄轩饰),以及热恋中的刚从外地投奔沙老板而来的王大夫(郭晓冬饰)与小孔(张磊饰),以及隔壁洗头房美丽温柔的发廊妹小蛮(黄璐饰)等,生活各自精彩,人们彼此相安。然而正是“嫂子”小孔身上特有的女人气味突然唤醒了小马对爱的渴望,不断念着“嫂子”的他不经意转动了命运之轮,使得整个推拿中心各个盲男盲女技师们之间的爱情与生活发生了激烈又动人的转变。

生机或者杀机,应该说这是娄烨对毕飞宇小说的理解,他带给观众的是一个区别正常人的群体,多数人是无法了解更无法体会,他们是如何在这个世界生活的,而影片对此的展示,竟也是毫无温情的,即使带给他们生机,也是带着恶狠狠的表情——像是文艺片对电影市场那种充满自我防备的心态。 但影片也在努力化解因此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在血淋淋的“生活间隙”,故事用纠缠冲撞的情欲来填满,且因此带来生理上的异样体味——沙复明、王大夫、小马或者小孔,金嫣、小蛮、张一光,甚至都陷在这种激烈的冲撞中,无时无刻,在压抑和侵犯的矛盾中发出痛苦的呻吟,煎熬而享受。

 2 ) 夹缝生存

娄烨作为反叛的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总给人一种禁片之王的错觉。实际上娄烨的影片并非为禁而禁,只是用身体与政治做文章是他最擅长的,而这两点却又是当下最不能触碰的。如今,娄导是第六代里为数不多的依然继续着自己的艺术坚持的人,也是这份坚持,使他得到了奖项的热烈和票房的冷淡,他最新的《推拿》依然如此。
《推拿》一片的改编绝对尊重原著小说,删减了其中一些人物关系,但保留了主要矛盾。也就是说,在将《推拿》小说电影化上,娄烨是做了写意式的处理的。将原著复杂的主题、人物关系的纠葛纯粹化了。简单了,也就深了。

《推拿》将镜头对准盲人群体,探讨了盲人群体在社会上的挣扎。娄烨利用其最为擅长的身体与政治母题,来探讨盲人的情欲与生存,实在再合适不过了。
故事主要围绕王大夫和小孔、沙复明和都红、金嫣和泰来、小马、高唯等人展开。电影没有将故事的格局铺陈得很大,就在湿润的南京一个名叫沙宗琪推拿中心的地方,我们看到了盲人在世界上是如何艰难地适应与生存的。

小孔和王大夫以一对相依为命的情侣的姿态出现,二人都是天生“全盲”,人也踏实,按王大夫的话说“过黑咕隆咚的本分日子”。两人的感情也格外纯粹,即情欲。情欲这个词用到他们身上真的是单纯而温暖的。相比之下,王大夫妈妈说的那句“睡了她,看她还往哪儿跑”,这种健全人社会的主流男权思想显得甚是肮脏。片中最纯净感人的一幕仅出现在这句之后,两人一番云雨过后,小孔问王大夫“我们是几个人?”王大夫说“一个。”“答对了,宝贝,我们就是一个人。”这似乎是对二人关系的最佳注脚,两人在肉体上合二为一,化作了彼此的眼睛。看不到外界,却看清了自己的内心。
第二段两人做爱的戏份更张狂,娄烨用手持镜头摄影摇摇晃晃的摄影加上人物在画面上横冲直撞,和人脸特写剪辑到一起,情欲四溢。但实际上拍摄他们做爱的时间还没有他们捡衣服的时间长,这象征着他们的感情出现了裂痕。也确实如此,因为王大夫的“健全人”弟弟金钱问题的介入,使这段纯粹的感情发生了质变。
如福柯所言,精神哲学的研究是语言的骗局。他号召的是纯粹的肉体解放,小孔和王大夫的爱就是这样的,本不掺杂任何一点意识形态层面的东西。这种情欲主导的爱情,在“主流社会”看起来是肮脏的,但“主流社会”里的爱情又是什么样的呢?它就纯净吗?

沙复明即是和他们刚好相反的,他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他拼命想融入主流社会。片中一个长镜头跟随着相亲对象的母亲不同意女儿和盲人恋爱,沙复明出现在画面原初,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镜头随着相亲对象一家人拉近,争吵之后一家人从画面中走出,沙复明孤单一人在镜头中,还说了句“西游勒特尔”,象征着主流社会将沙复明抛弃。这个长镜头记载了沙复明一次失败的相亲和一次意识的蜕变。沙复明的行为都表现出了他对主流社会的渴望:他对推拿中心的管理如此,饱读诗书如此,对都红的爱更是如此,甚至连他的名字都表达着他成为“健全人”的渴望。
他爱都红,是在听说客人夸奖都红很美之后。沙复明看不到,通过“健全人”的审美作为标准,片中他对都红表白的一场戏罕见地用了正反打镜头,却由于角度的错位产生了间离的效果,显出了沙复明对主流的追而不得。如都红所说,他只是迷恋上了“美”这一个概念。他用别人的眼光审视自己,想的多了反而蒙住了内心的眼睛。

至此,我们发现,王大夫和小孔二人与沙复明的目的是不同的,王大夫和小孔只是想生存在世界上,在南京找到立足之地;而沙复明则是想在社会上站稳脚跟。

相比之下,小马的角色更复杂了。他经历了明——盲——明的过程。他变盲的段落,影片用手持摄影加失焦镜头来表现。伪主观镜头摇摇晃晃,象征着小马世界的摇摇欲坠。小马决定自杀时,稳定地出现在画面中心,随着画外摔破的碗“啪”的一声,灯光兀自暗掉,象征着小马欲与世界决裂。
小马由健全人转变为盲人,这一过程虽然短暂,但其调整的时间却漫长,小马起先和盲人一样,通过手指和气味寻找爱,他找到了嫂子。但是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即道德)却告诉他这是不可以的,小马困惑了。还好这时他遇到了小蛮——洗头房小妹。而后这段感情也遭到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即法律)的阻止。
原著到这儿小马的故事就结束了,他理解不了盲人的世界,更无法融入健全人的世界,他失踪了。而电影,娄烨却给了他一个光明的结尾,小马重见光明了。复明的过程,与前面失明的过程形成互文,都用手持摄影失焦镜头来表现。此时摄影的摇晃,更像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小马作为“健全人”如同新生儿一样,重新学着适者生存。筒子楼内,模糊摇摆的镜头逐渐向前推,来到一个正在洗头的女人身边,她是小蛮,柔和的光打在她的发迹,她对着镜头露出灿烂的笑容。可见,娄烨依旧是那个娄烨,依旧认为爱才是救治一切的良药。
但爱又是什么呢?

影片的台词细节也十分精妙。
一场弟弟的“朋友”向王大夫要钱的戏,王大夫大呼“还有没有王法了?”“朋友”却不屑地说,“我们不讲王法,只讲法律”。一语道出盲人与“健全人”的不同之处了,法律是“健全人”世界的游戏规则,由于盲人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他们无法“阅读”世界,也就大多不懂得这个世界的“规矩”。因此,他们笃信命,笃信“王法”,笃信看不见的一切包括“健全人”。相反地,中国的信仰缺失是一直以来的问题,影片提出这点却没有深入讨论,直引得观众深思。
还有一场金嫣逼问泰来“我有多好看”,老实的泰来憋得脸通红终于出来了一句“比红烧肉还好看。”这句令人忍俊不禁的台词,却令人心酸地道出了盲人世界对爱的笨拙和真诚。

一部拍给盲人看的电影
娄烨采用极为实验的方法,在影片前半部用一个声线颇似siri的毫无情感色彩的女人朗诵演员表,并用旁白串起故事情节,后半段却不见了。这种做法的实验性远大于实用性,也就是说盲人根本“看”不懂。这也是很可悲的一点,盲人演员演得电影,最后还是要通过别人的眼睛别人的嘴来知道自己演如何。

    娄烨的电影里所有的人都在费力地摸索着爱的途径,追寻自己与主流社会的关系。最后他们的结局是好也罢坏也罢,社会还是在那儿,嚣张地敞开怀抱。

 3 ) 《推拿》:江湖的边界

《推拿》:江湖的边界 文/王小二 《推拿》在金马奖如此风光,收入六项大奖,但六匹马对于影片票房的贡献恐怕起不到多少作用。它本身就不是商业院线的品相,而是主流之外的边缘,是江湖。影院不会放下那些小鸡电影、爱情片、动作片而给它留下更多的空间。江湖的边界,本就狭促。 从影片质感、影像风格、主题表达、人物形象等等各方面来看,它仍然是娄烨对自我艺术个性、审美水平的坚持。秦昊说:难得娄烨的电影能够公开在院线放映,所以那些年欠下的电影票该去还了。这句话当然带着真诚地推荐和对娄烨艺术创作能力的认可,但也有些许的自嘲甚至自以为是。那些年的『娄烨』面对这几年观众结构的改变会有怎样的品牌效果呢?这些年的观众有几人识得这样一位坚守且深刻的创作者呢?又有多少人想去了解盲人的世界呢?当然,不管《推拿》能够斩获票房几何,影片的质量在今年中国电影中绝对是不多可得的精品,它在娄烨的创作序列中也堪称代表作。 《推拿》根据毕飞宇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以推拿为生存手段的盲人的情感世界。从整体来看,影片对于盲人世界的展现极富创意和表现力。手提摄影、虚焦、浅焦距、中近景等等手段营造的盲人世界的恍惚、暧昧、触感和视感都能够将观众牢牢地统御到影片气氛中。这使它成为一部带有强烈的参与感的影片。尤其在影片提供的几场重头戏中表现尤为明显。如王大夫的自残、小马被暴打后的『眼界大开』,在娄烨的暴力中,人物性格的展示、痛感和快感焦灼的情绪表现,要求观众在观看暴力的同时,收获情绪上的紧张,情感上的参与。对于正常人而言的盲人世界,娄烨能够在距离感和疏离感中制造认同。而连接这种认同的是中国电影日渐缺少的纯粹的电影影像以及异样但浓稠的人物情感。 毕飞宇将盲人世界说成是『江湖』,江湖之意是相对于『主流社会』(秦昊饰演的沙老板语)而言的边缘。边缘的疆界,是语言上推拿与按摩的词义区别;在空间性上,是沙宗琪推拿店,拥挤的宿舍,是眼界始终的黑暗、模糊;在情感性、世俗性上,是他们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持以及情感表达方式和处理方式的独特。影片中安排了几个主流社会的代表,如王大夫的家人、推拿店的前台和保姆等,主流社会在影片中似乎也常常面临着窘境,被逼债上门、因为饭菜而大闹一场。在江湖面前,让人看到所谓『主流社会』的失态,也看到江湖以一种自解甚至自戕方式去面对主流的尴尬。王大夫的自残是一种极端表现,原本老练的他,在面对尴尬、无理的情况下,以血兑现。盲人对于主流社会的逃避、排斥,不只是对『身残志坚』等带有先天优越感的言语系统的抗拒,还有冲动性的、倔犟的动作对抗,对抗是在优越的自卑中寻找尊严。王大夫的自残是江湖的处理方式,也是故事中面对情感危机的宣泄。情感,在盲人世界中如此有力量。 王大夫算是老江湖,一些小动作便能看到他面对江湖和主流社会时的老练。第一天到沙宗琪上班,便顺手给明眼的前台塞上小费,要知道这样的见面礼是不经意间透露的收买,潜台词是多多叫我的号,把好客人留给我。与王大夫的老江湖相比,小马显得如此冲动,出场便带着一股狠劲,沉默中仿佛一刀毙人命。小马带着动物性的冲动,嗅到了小孔身上的诱惑,诱惑成为一个名词——『嫂子』。那场由玩笑而起的暧昧情欲属于剪辑,小马、小孔的嬉闹,王大夫、徐大夫被特写的警觉的面孔。此时,情欲被外化成影像,成为感觉、嗅觉,成为旁人可以嗅到,观众可以看到的冲动。暧昧、冲动在《推拿》以极富创造力的表现方式展示出来。 小马的狠是分明的疆界,他不像王大夫和沙老板那样,两个老江湖在疆界的边缘留有模糊的双边地带,给江湖和主流以对话的可能和空间。小马不是,他是一种分明的,要么黑暗要么光明的态度和表情。他的决绝从抹脖子那刻就如此分明,以至后来决绝刻入了他的脸,冷峻且沉默,寡言但冲动。而遇到按摩女小蛮之后,他的疆界也开始被拓展,但他所拓展的不是世故,而是情感的开放。小马和小蛮是娄烨影像中为数不多的有着光明趋向的角色关系。与其说两人的感情是盲人与正常人的爱情,毋宁说是天涯沦落人的同病相亲。两个边缘人,一个是生理上的看不到,一个是社会道德上的瞧不起,其实同样是黑暗中的行者。娄烨给了小马一个机会,让他这座火山没有迸发自毁。在暴力之后,小马『眼界大开』,这场戏的完成度很高,强烈的影像风格营造出勾人的视觉和情绪感染力,也装饰了演员表演。镜头巡礼过沙宗琪的众位盲人,加之小马诡秘的笑容,构成流光般的影像异彩。之后,小马消失了,带着他的爱情。旁白说完,出乎意料的笛声,从中央游到左侧再到右侧,最后回到中央。娄师傅耍了观众一道,正常人不会有警觉的意识在第一时间感知到笛声的到来,只有盲人会有如此的灵敏和自觉。这段神来之笔,让作为观众的正常人面对了一场听觉黑暗,延宕的画面揭秘也构成了一次视觉黑暗。突如其来,过后才会恍然。笛声听来有伤感但也清越,与最后小马的生活遥遥呼应。 娄烨拍的流动里有太多暧昧欲望,雨流过玻璃,镜头横移,看窗格里的推拿世界;各样盲态的双眼里,含春微露顾盼神飞……秦昊饰演的沙老板有些与众不同,他的盲态紧张抽搐,从中甚至能看出些人物的小聪明。沙老板算是文青,每每情感的受挫时,总能脱口而出诗歌。每每这时,你能够看到沙老板收拾起嬉乐姿态、放松自如,在内心翻腾闪电的状态。太阳、麦子,海子诗歌中的经典意象成为沙老板得以慰藉的启示,但安抚灵魂的意象却又是他从未见过的景象。 《推拿》给定的世界可能需要反复解读。有几处会在开始惶惑,比如小马和小孔由打闹成了欲望,初看觉得并不恰当,小说中则有令人信服的铺陈。片中两位沙宗琪的前台和保姆的角色,像是闲笔,却能够由此窥探盲人与正常人之间隐秘、紧张的关系。 散客也要做。《推拿》给出了这样的姿态。散客既是影片在主流商业院线中的身份,也是对审美对象的想象,想象有识货的散客经那些年的错过后可以涌起补偿冲动。 文章刊载于《金陵晚报》11月30日A18

 4 ) 盲人的爱

人跟人撞上了是爱情,车跟车撞上了是车祸,可车跟车总是相撞,人跟人是相让。盲人在现实中无疑是弱势群体,他们摸摸索索走路,拿碗筷吃饭,怎么相亲都会失败,不知道美是什么概念。可他们中也有爱情,有私奔追随,有对异性掩饰不住的好感,有基本的生理需求,可是好难,真的好难,却流着泪跟着心走下去,在漆黑或朦胧中看见未来幸福的模样。

 5 ) 《推拿》:把茅盾奖获奖小说改成了一部嫖妓片

《推拿》:把茅盾奖获奖小说改成了一部嫖妓片

看完了《推拿》,大失所望,急忙把毕飞宇的原著翻了出来,我不相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竟然是如此的苍白没有内涵。

对照着小说,发现娄烨的电影改编实在是其功夫无能为力的一种体现。

本来原著中富有性格发展的人物冲突,在电影里竟然成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怪异行为。

比如,影片里让人看了百思不得其解的小马为什么要非礼小孔的段落,其实在小说里交待的前因后果来看,本来是一个女孩为了讨好自己的爱人,而故意向小马发嗲的表示,从而引发了小马的性意识。有了这种前因,才会认可小孔为什么会主动地与一个陌生的男人小马发生那一段匪夷所思的肉体接触。但在电影里,镜头跳来跳去,晃来荡去,楞是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情境,给人的感觉,那些盲人都是一些色欲熏心的变异人。

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觉得是导演采取的拍摄方法有问题。导演把大量的胶片时间耗费在一种貌似纪录片的动荡镜头风格之中,而不去铺展小说里人物性格发展的前因后果,导致了电影里只有一些冗长的看似纪录的形体动作,却没有人物的心理延展过程。

就此,我们不得不对电影采用的纪录片样式表达我们的怀疑。这样的一部在原著小说里本来表现了盲人丰润内心的小说,作者竭力写出我们相当陌生的一个残疾群体的丰润的内心世界,并且时刻与正常人的正常内心进行比对,作者的用意本来是很鲜明的,努力拉平盲人与正常人的人性上的距离,但电影在那种冷漠的镜头处理下,恰恰带有一种猎奇性的冷酷的窥探心态,把小说里的对人性深层的思考,重新复归到表相的皮毛。

在另外的段落,比如沙复明与都红的段落,同样看出莫名其妙的突兀。对两个人的关系,小说里还是作出了相当的铺垫的,从沙复明开始对都红的拒绝,到都红的好奇,到都红最终的出走,写出了盲人爱情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但电影里根本看不出沙复明与都红之前在进入推拿店时发生过的一段过节,当时沙复明是对都红怀有成见的,这些背景的删除,使得沙复明对都红的情感的变化,便变成了无本之木,非常突兀而怪异,把明明小说里相当明白的人间情态,表现得怪里怪气的。

同样,我们在金嫣与泰来的爱情段落,再次遭遇到莫名其妙。从小说里来看来,泰来有一段失败的爱情,导致情感受伤,封闭自我,而金嫣采取了强势的方法,介入到泰来的生活里,且小说把金嫣的心理动机揭示得相当的淋漓尽致,但电影却根本没有对两人的过去的来龙去脉作出叙写,只是凌空突然剪辑进了金嫣向泰来逼婚的段落,这个段落基本是照搬了小说中的这段场景,但是却没有像小说里那样有着前因的铺垫,所以就给人一种不得其解的感觉。

在另一场同样出现得莫名其妙的冲突戏中,高唯因为羊肉而发飙,电影里显得相当的突兀,根本不明白这一段落对于人物塑造有什么意义。其实在小说中,这一段落里,却揭示出推拿店里复杂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两个老板之间的派系关系,应该说这是相当接地气的,直面了盲人世界里必不可少掺合进的人际间的对立与纠葛,毕飞宇在这里较为深刻地表现了盲人生存里与正常人一样的合伙人之间的貌合神离的矛盾所在,反映了黑暗的人类群落中同样有着正常情境下的权力交锋。但在电影里,这一段为羊肉分配不匀出现的冲突,给人的感觉,只像是盲人的心灵丑恶的自然流露,之后,这一冲突又消失得无影无踪,根本没有后续的情节来予以展示后续的结果。

这些散片式的情节,对照小说,的确发现是小说里加以了描写,但是毕飞宇没有孤立地写这些事件,他还是交待了这些事件在一个发展过程中的链条段块,但到了娄烨的电影里,他砍掉了所有的故事的逻辑性,只是随机地把这些局部的冲突细节,胡乱地剪辑在一起,而且是用一种纪录片的样式剪辑在一起,导致了叙事上的不知所云。没有逻辑线串起的片段是否能称之为一部电影?是否有价值?我们只能表示谨慎的怀疑。即使是“人与自然”中的动物片里,虽然它是一部地地道道的纪录片,但它还尽量地在各个动物关系之间建立逻辑关系,令里面的本来呈散珠一串的动物个体之间建立起了逻辑关系,从而引起了观众的兴趣。而娄烨却把原著中的丰润的人物关系,打散了他们的微妙的复杂关系,仅仅是东打一棍西敲一棒地罗列出他们的散乱的片段,且纪录片的叙事风格,又导致了镜头的冗赘与杂乱,这样的影片,究竟是折射出导演的叙事能力的缺乏,还是一种糟蹋原著的别有用心的快意?

由于电影过分地采取了一种纪录片的旁观人物的样式,所以影片里的人物性格模糊,大同小异,王大夫与沙复明之间有什么不同?其实小说里写到沙复明本来有相同的文化,迷恋诗歌,但电影根本没有展现出这种爱好给予他的气质的影响,电影只是强化出了盲人的外在的特征,而却没有表现出他们在有了丰润内心之后所具备的正常人的微妙差异。记得有一部电影“闻香识女人”,里面也有一位失明的人,但是电影并没有在意他的外在的盲人的特征,而是努力表现出他的雷同于现代人的敏锐的捕捉能力。想到过去国内拍的一部电影“丑娘”,也把母亲还原成形体上的丑陋,根本没有借助镜头,幻化成外貌之丑背后的精神上的美丽。这说明我们的电影还是拘泥于现实的成份,而没有能通过镜头提炼出人物的精神上的魅力的幻影所在。

而奇怪的是,在小说里并没有处在重要位置的小马与妓女小蛮的段落,却在电影里被抽了出来,成了唯有具有前因后果的一个完整的叙事。所以,这部电影看下来,倒不如说“盲人与小姐”的故事。在这个段落里,娄烨找到了自“苏州河”之后一直欲罢不能的对妓女题材的兴趣,并且乐此不疲地娓娓道来,而这个段落,在电影里也恰恰是没有什么特征性的,无非是一个男人爱上妓女,而妓女也受上了男人,当男人发现妓女在另一嫖客身下的时候,醋意大发,寻衅闹事,终至被殴。电影在这一段浪漫主义爆发之后,竟然荒诞无稽地表现一个盲人经过殴打后竟然恢复了视觉,电影在这一段落,不厌其烦地表现了一个盲人的捕捉到微细光亮的过程,但这一切究竟是不是原著作者所感兴趣的?恐怕毕飞宇并没有多少兴趣放在小马身上,更不会去天真浪漫地假想小马这样的一个盲人会找到一个年轻貌美的小姐共度人生。在小说里,毕飞宇对小蛮的界定是她的不漂亮,但在电影里,小蛮由于演艺训练出来的艺人的扮演,而明显地高出于洗头房里的那些资质平平的小姐们。而这样的一个非同寻常的女人竟然陪伴一个瞎子的生活,这在现实中是无论如何难以置信的。毕飞宇的严酷的现实的笔调,是不可能在小说里加进这样一段绯红的,这反映了毕飞宇的与生活的不妥协的深刻性与坚守来。但是这一切都被娄烨给想当然地给破坏了,影片虚构出一个八杆子也打不到一块的迷彩神话,把小说里的所有的盲人都推开到了一边,使得整个电影成了一个嫖客与妓女的颂歌,实在令人感到有一些滑稽与可笑。

从国内放映的段落来看,做爱戏显然是作了删节,而这种缠绵的镜头描写,可能在境外获奖的时候为最终的获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样的电影中,是否有做爱的镜头的必要?是不是出于一种获奖的动机而去设计的?我想只有导演知道了。

 6 ) 随笔

当时看着电影就被小马吸引了注意力,长得清秀温暖让人疼惜。电影真实地解剖每个人的心理和欲望,还都是一群盲人,看得心里很压抑沉重。

电影里很喜欢的两段话:

“如果有来生,我愿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对面走过来一个人,你撞上去了,就是爱情;对面开过来一辆车,你撞上去了,就是车祸。但是呢,车和车总是相撞,人和人总是相让。”

 短评

欲望可以将就,爱情却无法将错就错,因为——看不见的东西才是存在的。娄烨拍出了最世俗的南京,可惜群戏摊薄了每个人的故事,而且自残、吐血什么的太抓马了... 小马哥,可以有。

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哪能你们个个都喜欢黄轩,明明是郭晓冬招人疼,孬帅孬帅的,想睡。

8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男女之事,妙在半推半就,一如安东尼奥尼。

11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看见的不一定真实,看不见的才都存在” 情节略暴力眩晕:割脖子、划肚子、断指、吐血...黄轩复明后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是被帅哭了吧?“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12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不知盲人能否真的无障碍观影呢?因为那些突兀的画外音本就是为他们准备的。太出色的摄影,过度虚焦打造的盲人视界。继续模糊环境与背景,去关注个体的人,以及他们的爱与欲。影片将书中太多线索揉在一起,看起来会不会有些慌张呢?以及强烈的个人影像风格。很难保证所有人喜欢,但确实是院线不同的体验

1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虚焦与手持是娄烨一贯风格,这部更重。且通过暗亮对比,配压抑的虚焦,让画面成了盲人眼中的世界,模糊、黑暗。加上旁白那种播报的语感,让我一阵阵心惊……推拿馆聚集了悲剧的个体,且相互把彼此的悲剧放越大。但各奔东西后,群体的悲剧很快被社会稀释,伴着那让人恍惚的,短暂的祥和。

21分钟前
  • 心生
  • 推荐

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一直让我头疼,搞不清他们究竟是在关注弱势群体,还是在消费弱势群体。

22分钟前
  • 易老邪
  • 还行

娄烨依旧是最会拍电影的天朝导演,失明复明部分的摄影非常惊艳,还有还原盲人视角声音的处理效果,可惜这个剧本如果去掉了旁白,它就是一堆散乱苦逼情节的堆凑,旁白才不是为了照顾盲人观众呢,这分明就是在用旁白串联破碎的情节,只有黄轩一个人的角色算完整,其他人都像路人甲。★★★

2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国产电影史上尺度最大的片子即将安然上映,黄璐要成为第一个在国内上映的电影里露点的女演员。当然,片子本事质量过硬,盲人也有七情六欲,和这个社会也有纠葛,最后,爱,无关身体是否有缺陷。

27分钟前
  • 海边长大的
  • 力荐

散点式群像剔除了小说中的铺陈,只截取最光怪残酷的一抹,隐去人物自我的隐蔽性,代之以关系的营建。大量直逼的近景有种生理上的痛感。封闭空间里的爆发更内向,更有力度。小马视角的几段摄影好得让人惊叹。潮湿晦暗的南京,无休无止的颤。

30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每次去电影院看电影,我都会产生犯罪的罪恶念头。左边的女生一直在问他男朋友,哎呀这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哈哈哈哈,这段笑死了。她男朋友一直在从一个塑料袋里呲拉呲拉掏吃的。我一点都不觉得这部拍盲人世界的电影有什么好笑,只想在这两颗脑袋上开一枪,然后安安静静看电影。

34分钟前
  • jiyun
  • 推荐

雨色苍茫里欲望像花朵一样无声地绽放,潮湿的阴郁的隐晦的不安的南京,在晃动的镜头中沉沦且沉醉;“让你措不及防,无法安宁,与你形影相随,挥之不去,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只能称它为爱情。”爱情是美,是气息,是危险,是光明;群戏略单薄,小马复明的戏真好,尧十三的片尾曲听哭了。

3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眯着眼演王大夫的郭晓冬看着像李狗嗨,然后我就出戏了,告诉我不是一个人!

43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推荐

我真的觉得娄烨刻意用劲的地方都真的没用,从来做不到“四两拨千斤”。割腹、被打、喷血、突然不盲了……这都不需要这么多点这么多力,乖张。中国人绝对看得懂又理解又同情。娄烨在首映上啥也没说,估计自己也对这剪辑的参赛版不特满意……但这下用残疾人出牌,小说也不错,逃避了不少喷口水的人吧

48分钟前
  • 骨亠
  • 还行

盲人的耳中,光在走动。

51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4.5星,非常好。娄烨已经练就了只要选好了剧本就不会差的本领了。这个片子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边看边唏嘘,无论是怎样的故事,都已经被娄烨讲述的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一定要看。唯一遗憾的是,德国人似乎不懂娄烨,估计必是无缘金熊了。

55分钟前
  • Spring
  • 力荐

我看的是国际版,国内版略有删减,主要集中在血腥和情色镜头上,删了一点点。

57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娄烨是大陆导演里少有真正通过镜头语言叙事的艺术家,他通过视角、画面构图和前后剪辑来树立人物、表达情绪。客观而言此故事的情节存在缺陷与牵强,但以人为中心的表达方式能跳过情节上的裂痕,直接建立一个可信而情感真实的世界。大量的细节让人不仅可以观察到,并能切实感触到这个残缺而美丽的世界。

1小时前
  • 艾小柯
  • 推荐

好看,比春风沉醉和浮城谜事的故事讲的都要更好,娄烨,每一部都在进步,厉害,但真心想知道满场的德国人的观后感。

1小时前
  • 左倾份子
  • 力荐

藉由盲人载体,娄在视听语言做出了新的尝试,让观众更贴近盲人的生活与情感。尤其是摄影曾剑,虚点对焦变本加厉,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盲人视角。盲人群像的碰撞,正是那种“人碰人” 的微妙,但往往生活就是一种妥协,一种看不见或看得见的命。“散客也要做”既是小说开场白,也是艺术电影对观众的态度。

1小时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