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腾2023

剧情片其它2023

主演:奈马·森提斯,蒙特塞拉特·马拉尼翁,玛丽索尔·盖斯,萨奥里·古尔扎,马特奥·加西亚,特雷西塔·桑切斯,伊阿祖娅·拉里奥斯,阿尔贝托·阿马多尔,胡安·弗朗西斯科·马尔多纳多,玛丽塞拉·比利亚鲁埃尔,加利亚·迈尔,卢卡斯·乌尔基霍,曼努埃尔·庞赛利斯,阿利奥思·古铁雷斯,罗德里戈·拉马斯

导演:莉拉·阿维莱斯

播放地址

 剧照

图腾2023 剧照 NO.1图腾2023 剧照 NO.2图腾2023 剧照 NO.3图腾2023 剧照 NO.4图腾2023 剧照 NO.5图腾2023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3-08-31 14:20

详细剧情

  七岁的索尔在她祖父的家里度过了一天,那里弥漫着一种奇怪而混乱的气氛。 当她的家人匆忙准备她父亲的生日聚会时,索尔一点一点地明白,她的世界即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长篇影评

 1 ) 献给2023上影节最后一天

上影节最后一场,值得纪念。

电影本身可以给四星,多加一星给小女主的最后一个镜头。很多评论说吵,怕是难以苟同。也许是对拉美文化缺乏理解,或是对不同家庭形式的认知有些许狭隘(并没有任何拉踩之意)。

一部电影,一天时间,一个家庭,一场生日派对。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情节,压缩到不能再压缩的时间跨度。但是,私以为人物刻画已足够丰满,情感渲染已足够到位。

其实,我一直觉得拉美家庭文化和东亚家庭有些许共通之处,大概是因为大家族文化中那份无法割舍的羁绊吧。不过拉美文化显然要外放得多、dramatic得多,也就表现得更加“嘈杂”。大家不理解可以,但说“吵”大可不必。

说实话,从电影中场开始眼泪就止不住地流。看到病危的男主身边每一个人复杂的情绪和反应、在自己派对上强撑着不愿倒下的托纳、戴着小丑假发骑在妈妈肩上,借着妈妈的歌喉“歌颂”天堂的女儿、当然还有倒数第二个镜头中Sol那双直勾勾地望向观众、那么坚定却又那么悲伤的眼睛……在观影过程中不禁反复质问自己:当最亲近的人走向死亡的那一刻,我又会流露出怎样的神情呢。

小制作、小视角、小主题,就连接近正方形的画幅都是普通电影的一半。但为什么,情感却可以如此强烈呢。

另外,特别喜欢片中的一句话,大致意思是:时间是循环往复的,但它并不会回到原点,而是在不断地螺旋上升。

(一点拙见,欢迎讨论。另外,6.18晚场观影体验极差,全程有人不仅摄屏还开闪光灯、有人交谈、有人看手机。等到片尾更是一大群人举起手机拍摄…在此恳请大家,片尾演职员表也是电影版权的一部分,请不要侵权摄屏。希望每一年的观众们也能像电影节一样,越来越好吧~)

 2 ) 一场漫长死亡的重生

作为上影节的告尾,不免多了几分期待。作为一个不懂镜头语言的人,以下言论也只是个人的,私人的感受。

前半段和后半段有一些割裂之感。

1.三种对比——男性和女性、科技与原始、生命与死亡。

在篇目中,我注意到男性在家庭中的“失语”。片中前段唯二的男性,一个衰老,一个疾病缠身,几近隐没在片子的角落。话语是权利的象征,失语则是失去权利,无论是变声器亦或是一闪而过的身影都说明着在这样的家庭里的权利构筑。

而片中的女性,尤其是父亲的姐姐,以一种中性化的形象出现,片中给出了一段沐浴的场景,其中的女性象征也是去性别化的。相较于女主的母亲,以一种更加女性化的形象体现,而父亲的姐姐更接近于这种家庭的中心。

科技与自然的分野。在片中,家庭的布局多呈现原始化,大人也不止一次地进行着某种仪式来驱邪,或者保佑。而作为小孩的女主,唯一的未知视角,却用着现代化的科技来询问“父亲能否活下来”“世界末日会不会来临”这样的问题。大人迷信,小孩科学,那就值得玩味了。

生命与死亡是贯穿全剧的线索,也是脉络最清晰的主线,但我却无从下笔。因为当它与家庭勾连,那就变成一种图腾,生生不息,也引出了下一个问题——图腾的含义

2.图腾的含义

作为电影的片名,我却不太能理解含义。是家族精神的延绵?那未免有些主次不分。是一种象征?也许我道行太浅。

我只知道孔明灯的类似产物的破灭和小女孩坚定庄重的吹灭蜡烛,或者说,像某种古老的祭坛仪式。

眼神的三次变化,最后蓄满泪花。

总而言之,最后二十分钟还是给我带来了不少感动的,虽然我无法用理论化的语句去构建它。但当看到眼泪的那一瞬间,我突然也有涌动的冲动…

 3 ) 后记

我来之前什么功课都没做,甚至直到最后才知道电影叫《图腾》,起初我还以为是一个母女间的故事,但是看着看着发觉这是讲家庭的主题。 老实说这是第一次在大荧幕看外语片,虽然只有一个多小时,但是我还是觉得有点长,中途几次想拿手机看时间最后还是忍住了。 最大的感触就是这个片子把乐景哀情玩儿到了极致——家人团聚、欢乐聚会,生日快乐,但是生日派对的主人将死,更是一个家庭的儿子、弟弟、丈夫和父亲就要离开。 电影以女孩的视角,整体围绕给女孩的父亲准备生日派对展开。 其实是特别平淡的小事,影片的高潮也不过是女孩和妈妈表演歌唱那一段,但是中途给了男人眼神的特写,看起来完全是乐景,但是真的蛮催泪的,也不是强行煽情的那种。 结尾是女孩看着她爸的生日蛋糕,在火光的映照下渐渐从笑变泪,然后画面一黑,是空旷的房间,预示着男人的死亡,至此影片结束。 之后播放片尾,伴着字幕滚动的应该是导演和女儿的一段录音。 唉!唉!不知道怎么表达了,我以前看的都是些商业片,第一次看这种,感觉要缓很久了。

 4 ) 女孩消失在观众中的高明手法

影院看的,画幅很有说明力,导演真的很可爱,很有魅力的人。电影的群戏做的很出彩,小演员的戏份很散,但是前期铺设的够多了,中期的其他人戏份体现的主题无法淡化有些“死亡教育”性质的小女孩的戏。每个人都因一个人的离去不同程度的忙碌着,女孩无言且消失的身影反而使观众自己带入女孩观察他人,而悲情自己,更加像把观众直接内化成女孩,是很高明的手法,之前的电影没有给我这么明显的感受。女孩母亲在公共洗手池上上厕所的戏一下就把人物的性格和出境做出来了,很高明。导演很少用音乐,唯一的歌曲是女孩和母亲合作表演时母亲唱的歌:因为有你我才触碰的到天堂....他人的鼓励和礼物,女儿和母亲赤裸裸的表达出对死亡的直面和无穷的爱意,还有父亲送女孩的画,与之前的作品风格形成很大的差异,完全是为小孩画的幻想中相互拥抱的动物,让一直处于被动和痛苦回避的父亲表现出无穷的爱意。每个人不同的悲伤在孩子的眼中会合,差不多是最后的长镜头,女孩在许愿时直面镜头,不仅打破了第四面墙,高强度的噪音使观众处于一种虚无和魔幻的状态,在影片中提出的玄学和量子治疗在此时仿佛在暗示观众,女孩好像在和观众沟通,观众也不由自主的为父亲祈祷。好像观众目睹了一切,现在要为女孩父亲祈祷。孩子倔强和稚嫩的眼神让人心疼,电影的参与度也大大提高...

 5 ) 两个E人主创 竟然拍了一部非常I的电影!

两个E人主创竟然来自一个非常I的电影?“我很喜欢人群,对我来说与他人的距离越近,我越感到舒适。”“在微观与宏观间来回探索的过程,能够构建出不同规模的社群、文化共同体。”

和观专栏深度专访《图腾》导演莉拉·阿维莱斯与主演蒙特塞拉特·马拉尼翁,畅聊这部来自墨西哥却通往全世界的“女孩与家”的电影。


入围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官方推荐单元的电影《图腾》的时间跨度不长,它由窸窸窣窣的琐碎组接,讲述了一家人筹备生日派对的一天。故事的主角是7岁女孩索尔,而生日的寿星则是她患病的父亲。这种设定就注定了这部电影的基调,冲散寻常生日派对的欢乐。年幼的索尔无法理解自己未来要面临什么,只能通过模糊的感知,预感生活将会发生巨变。

这是一个有关于“根”的别样故事。电影以女孩索尔的视角展开对周遭有限的时间与空间内的人和事的观察,展现了墨西哥文化对于死亡与生命的别样哲学观。它用丰富的意象和大量的群像,弥合了魔幻与现实间的隔阂,忧伤而温馨,饱满又自然,能够激起普世的情感共鸣。本片由和观映像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发行,曾入围第73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曾在第47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新秀电影竞赛单元获得“火鸟大奖”最佳电影,也曾在第1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竞赛单元摘得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与最佳音乐三项大奖。和观专栏曾在4月份有幸对《图腾》导演莉拉·阿维莱斯(下文Lila)与女演员蒙特塞拉特·马拉尼翁(下文Mon)进行了深度专访。她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短暂的交流中展现了拉丁美洲人独有的豁达与开朗,同时从多个角度解读了《图腾》背后的工作方法与文化根源。


和观映像:为什么会想要给电影取名《图腾》?

Lila:“图腾”如字面意思,是一种神圣的象征。虽然在我的电影里并不能直接看到类似的内容,但内核上的相似性是有的。就像我们所知的澳大利亚或加拿大的图腾柱,发源于遥远的古文明,木质的结构上绘有一些神圣的动物。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它们承载着秘密和历史。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雷鸟公园图腾柱
我认为时至今日也是这样,无论我们来自什么国家、身处什么样的文明中,我们都有自己的来处。它或许是两三人的小家庭,是一个人和宠物,又或者是围绕在身边的众多至亲和好友,这就是现代人的“部落”。另一个层面上来讲,当人类文明产生了文字,动物性本能便被遗忘,直接的灵魂沟通被语言取代。所以这样看来,“图腾”这个词就像是个神圣的咒语,让人们回归本质、回归自己动物性本能。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雷鸟公园图腾柱

导演有时候是要经历这个过程,冥思苦想问自己“到底要给电影取什么名字好呢”(笑)。“图腾”这个词好就好在有很大的诠释空间。观众可能会认为“图腾”是爱,是家族,是死亡,等等。我喜欢这样和观众共同解读的行为。它让我感到很特别。

和观映像:所以说关于这个问题,每个观众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初衷促使您完成了这部电影的创作?

Lila:就像我所说,每个人都来自一个“部落”,一个家庭,或一个可以遮蔽风雨的称之为“家”的屋子。我在非常年轻时就有了自己的女儿,于是我想要在这部电影中探索“家”的概念。

电影《图腾》剧照

同时,我很喜欢“微观宇宙”与“宏观宇宙”间的差别。对我来说,“微观宇宙”是可以小到与每个人朝夕相伴的身体;同时,它可以是一间屋子、一个家庭;而“宏观宇宙”可以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也就是社群的概念。在微观与宏观间来回探索的过程,能够构建出不同规模的社群、文化共同体。

和观映像:这部电影的家庭更像是您所提到的“微观宇宙”。从某个侧面来讲它也是墨西哥文化的横切面。透过这个家庭可以看到墨西哥人们如何在混乱中挣扎着经营庞大的家族,如何从容地面对和处理死亡。为什么会想以这样的方式讲故事?

Lila:我很喜欢人群,对我来说与他人的距离越近,我越感到舒适。片子当中所呈现的是一种极端状态,因为极端状态更能够用逼仄的心理空间让人物迸发出人性的瞬间。人是很狡猾的生物,一切正常平静的时候人们总是会伪装自己的,只有类似死亡这样的重大转折能够让我们在破碎的边缘徘徊。这时的人们是异常敏感的,也最容易展现情感,最容易露出真实自我。

电影《图腾》剧照

不是所有墨西哥的家庭都会这样面对和处理至亲的离开,这是一个并不常见的故事。然而它也有存在的空间,这其中所构建出的人们的沟通模式正是多元性的体现。多元性是非常珍贵的东西。同样珍贵的还有我们被赋予的表达自我的能力与天赋。能够拍摄这部电影、与他人合作是非常幸运的。我故事中的人物都非常美丽(尤其我身边的Mon),能够通过镜头靠近他们、聆听他们、读懂他们,是很神圣的过程。

《图腾》主创在柏林

导演有时容易迷失在自己的权威中,对片场的一切人事物有很强的掌控欲。但在这部电影中,我的演员们都是特别纤细敏感的,尤其我的两位小女主角,她们会很直白地向我表达当天的状态:有时她们是迟缓忧郁的,有时又异常的能量饱满。所以从我和摄影师的工作方法就是顺其自然,深入再深入地体察,而不是去要求。这也是家庭的意义:相互关照,相互搀扶。更甚者,这其中能看到表达与沟通的重要性。拍电影是这样,人生亦然。

和观映像:确实是这样,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是更加直白的。在这个问题上或许Mon也有自己的体悟。与这样的两位小演员共同创作的经历是怎样的?

Mon:这个过程很有趣,非常有趣。这部电影有关家庭,所以我们演员之间都有很深的情感连接,尤其我和我片中的女儿。我们相处的密度很高,花了很多的时间在一起嬉笑打闹,虽然不少这样的戏份都被剪掉了(笑)。这让我们培养出了非常难得的默契。

《图腾》剧照 Mon与自己片中的女儿
举例来说,Lila会在厨房的戏份中指导她何时在冰箱上玩耍、何时和猫互动、何时跳进妈妈的怀里之类,可是实拍时总会有计划之外的动作。尽管如此,我们的默契也能使我们完全沉浸在人物中,完美地完成表演的同时,让彼此都感到舒适。对我们来说,这就像一场游戏一样尽兴。

和观映像:做为观众,我们都能感受到你和女儿之间的情感联结是多么坚固,还怀疑过小演员或许就是你的亲生女儿。会帮她做表演上的调整吗?

Mon:谢谢这样的称赞(笑)。总之我们度过了非常愉快的时光,尤其在开拍前。就像Lila说的,我会把她当作另一个成熟的个体与她建立联系,并不存在我对她的教导或调整。跟与任何一个人普通地交往没什么差别。Lila:电影中的情感流动真的很神秘。我的选角工作是与我上一部剧情长片《女服务员》的主演Gabriela Cartol一起完成的,整个过程并非高度工业化的——我们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面试成百上千的小女孩并从中挑选,也没有成本让演员们去进行大量的预演。

《图腾》主创在柏林

开拍前的准备是紧张又顺其自然的,孩子们和成年演员们都能完全舒展地做自己。我很喜欢自己完成自己的选角工作,虽然这有时候让我筋疲力尽,但我总能在过程中就捕捉到一些东西,有时候会非常激动:“哇,这里将来一定会有很好的化学反应!”也因为我有相似自身经历的缘故,我对把握片中两对母女(的选角)感到非常从容。

和观映像:所以孩子们根本不需要明白自己在演戏。她们只需要相信自己和眼前的“母亲”,并且表达情感就好。这听起来非常游刃有余。不过明显这个家族很庞大,有两个小姑娘在场,两个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也有大量的成人演员。很多场面的调度一定非常复杂。这种“混乱”的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Lila:我现在还记得当时编剧阶段自己快乐地敲键盘写下这些段落时的状态,这种状态一到拍摄阶段就荡然无存。虽然在选角与开拍前我以顺其自然的方式构建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但开机后我的压力倍增。明明过程中一直告诫演员们舒适做自己就好,但当我翻看当时的工作照,完全看得见口罩下的Lila有双随时都要爆炸的眼睛,哈哈。

《图腾》导演 Lila Aviles

不过我很喜欢这种压力。我太厌恶提前演练了,所以我必须面对这种压力,而它也让我更多的与我的演员站在一起。不仅仅是演员,还有我的整个创作团队。我们每天都在主动投身这种混乱,两个小女孩的精神也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我们,工作中我们时常欢笑,而且深深爱着彼此。

和观映像:会有扛不住压力而失控的时候吗?
Lila:当然。拍电影的压力实在太大了,但“电影”也是个有魔力的词汇,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围绕着它。而且《图腾》的故事也关于“沟通”,所以问题出现的时候,解决的过程也非常艺术。虽然整个创作团队中只有我和Mon今天作为代表坐在这里,但我们就像泰坦尼克号一样(没有说我们要沉没的意思),是一个高度团结的整体。这真的很棒。

和观映像:好像很多导演都会这样讲?哈哈哈,这样说显得好刻薄。有没有什么故事可以作证?

Lila:讲讲我们每次成功拍摄一场戏之后的独特庆祝吧。每完成一场大家都很满意的拍摄,整个片场都会一起边唱边跳舞。这个场面也蛮“混乱”的,严格意义上来讲大多数人都不是在“跳舞”,天知道我们到底在干什么。

《图腾》主创北京专访现场

但是...... 而我总会接一个烦人的“但是”,因为有不少镜头我认为还有调整的空间。我认为拍电影就是这样有魅力的事情,像一场体育赛事一样需要团结协作,但同时又可以在一天结束时翻过一页,第二天重新开始。


和观映像:我们接着聊聊人物吧。Mon的角色,Nuri,在《图腾》这部电影中显得很不平常。其他成年人的书写在这部电影中非常克制,几乎没有情绪的起伏,但Nuri这个角色却承担着表露忧伤、脆弱、畏惧和不舍的感受的重任。Mon怎样理解这个角色?

Mon:正如你所说她是一个悲伤的人。作为家族中唯一一个希望能够继续化疗的成员,她在与病重的弟弟的思想斗争中败下阵来,不得已向死亡妥协。于是她选择了逃避,用酒精和厨房琐事来逃避亲人的生命在自己眼前流逝却无能为力的痛苦。这个角色的内心负担真的非常重。

《图腾》剧照

和观映像:她头顶着流露控制欲的大姐,比自己年幼的弟弟又是整个事件的当事人,或许这也是大家族中“Middle Child”的现实困境。

Mon:的确是这样。Nuri其实是家庭隐性的精神力体现,很温和的同时又坚定,试图主导整个家族在处理弟弟病情与治疗方法的走向,可惜败给了非常强势的姐姐。包括我自己的生活经验中,Middle Child是家庭的粘合剂。

《图腾》主创北京专访现场
Lila:实际上Mon也是一个有点强势的控制狂。能呈现出这样的角色全靠演技。Mon:嘘......

和观映像:对于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抛开最新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家庭,《图腾》中如此庞大的家族是很远离自身生活体验的。但这却是墨西哥或拉美人的传统。

Lila:这是墨西哥文化的典型特征。拉美人确实大都生长在成员众多的大家族中,像一把正在演奏的手风琴一样可以拓展延伸。这点也是我创作剧本时很享受的部分,探讨观察家庭生态中的不同性格、不同行为模式和情感流露。得益于这个精神空间,我可以看到不同“身份”的家庭成员,在大的空间中分割组合小的空间和其中的人物,向下找到个体存在的基础和必然。

Mon就是这样的大家族中长大的。

《图腾》主创在柏林

Mon:对,兄弟姐妹一共四人,我是老四。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是,《图腾》的很多主创在剧本讨论阶段都在故事中发现了和自己亲身经历相同的部分。于是整个创作过程过就更像“一家人在一起完成一件事”了。

和观映像:戏里戏外,这个家族的中心都是小女孩吧?

Lila:对的,索尔的拉丁文意思是“太阳”,她是这个家族的内核。现在的孩子们都太依赖电子设备和互联网,屏幕和信息的爆炸让他们从现实生活中逐渐隐形,变得迟钝。对我的故事来说,我需要一个7岁的孩童同时拥有着敏锐的觉察能力和更成熟的情绪处理能力。从她开始,我们回到家庭、回到自身。

《图腾》主创在柏林

她是我最先完成创作的人物,其他的部分.....虽然我是一个很希望故事自己书写的随性的创作者,作为拉丁人好像也有着这样的基因,“车到山前必有路”,但是从上一部《女服务员》之后我就有了很清晰的关于《图腾》的想法,所有其他的人物也都在索尔之后就很快成形。

电影《女服务员》剧照

和观映像:众多人物中有个很有意思的,就是大家族的爸爸,也就是索尔的爷爷。他是个心理医生,也是家族中看起来最有智慧的人。但他又是个失语者,必须借助工具才能讲话。好像有种故意为之的俏皮,“既然你那么全能,那我偏要让你讲不出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物设定?

Lila:哈哈,你的总结非常有意思!首先是心理医生的设定,我察觉到了当下时代非常普世的对于万物本源的渴求。人们关心花草,关心宇宙,关心自己的情绪,试图搞清楚这一切是为什么。并且家庭在心理学这门学科中也相当重要,所以才有了这个职业设定。

《图腾》剧照

其次,这种反差感嘛......世界就是充满未知魔力的,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作为父母,总是喜欢给下一代施压,子女们快要被肩膀上的担子压垮了!我的女儿就经常对我这么讲。这位父亲这么有才能,一定会需要另外一层身份才能让子女们平衡住自我、在家庭中站稳,不至于被重压得无法呼吸。所以我就让他......变哑了。

和观映像:感觉是个又棒又糟糕的做法呢,哈哈哈!同时,我们会注意到片中的两位男性家庭成员,一位是重病的画家,一位是威严的心理医生大家长;而女性成员们,似乎除了身为“母亲”之外没有明确的社会身份。这一点上,似乎也有悖于当下的女性主义思潮。这一点上Lila怎么看?

Lila: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首先,母亲是我非常熟悉的女性身份。我的电影都与我自己距离很近,我第一部长片《女服务员》的诞生源于我漫长的服务业工作经历;我同时又年少生女,对母亲的身份深有体会。所以这些故事都可以有真实溯源。

电影《女服务员》海报

我所成长的环境其实是一个有众多强势女性成员的家族。我的父亲是一个很温和的人,妈妈和其他女性亲戚都是大嗓门,可以很雷厉风行地处理家庭大小事。其实从某种层面上来讲,这也是非常显性的女性力量的彰显。同时,虽然这是一件非常意义深远的事,但我认为当下一部分对于女性导演或者女性视角的强调总有过分执意的意味,而忽略了现实和人物。所以我在描绘我看到的、我熟悉的世界,这些女性人物在我眼中闪耀着非常迷人的魅力。

《图腾》导演 Lila Aviles
我也在“自己的女性身份”和“遵从内心的创作者”之间努力平衡自己,找到与世界沟通的方式。这也是女性的优势之一,我们更善于表达情感,达成交流。

和观映像:这么想来真是很有意思,两个男性角色间鲜有任何深度的沟通;而两姐妹虽然争执不断,却也从未间断过彼此间的交流。接下来可以聊聊结局吗?不少观众看完后都说,觉得这个结局太值得细细发散了。

Lila:我有一条通用于所有电影的最好的建议:不要听导演解读结局。我觉得《图腾》是那种需要进电影院观看的电影,它所传递的情绪非常丰富,故事的事实其实并不重要。如果有了解读,反而非常折损这个故事的魅力。

《图腾》在北京国际电影节获三项殊荣

Mon:如果观众能体会到一些东西,这个就是结局本身。

和观映像:最后我们来聊聊死亡吧。电影里的家庭面对死亡相当乐观,这在东亚是一种近乎不可能达成的事情。在文学界,人们对拉美人独特的死亡哲学早有耳闻;但主流电影界却比较滞后。有赖于《寻梦环游记》这种大的商业作品,人们开始对其有印象。您怎么看待自己文化中这样的传统?

Lila:我们的电影世界首映是在柏林。结束后我被问到这个问题很多很多次。答案是否定的,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会如此豁达。我们的传统对于祖先有着崇高的敬仰,这点好像跟中国有相似之处,人们很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来处。但事实上,死亡依旧是每个人生命当中沉重和悲伤的经历。不过,拉丁民族表露情感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这种热情开朗也帮助我们不少。

Lila与Mon的中国行
我们可以更开阔地与他人表达情绪。对我们来说,敞开心扉与萍水相逢的陌生人谈及沉重或私密的话题,也是相当正常的一件事。所以总结来讲,《图腾》中这样的在死前庆祝生命的欢乐仪式并不常见,但其中的情感传统与我们的民族性格相通。

 6 ) 小朋友视角的死亡

电影整体挺压抑的,本来也不是一个欢快的题材,讲的是小女孩索莱和她的家人朋友为生病父亲准备生日聚会。期间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情况,例如找巫师做法,妈妈对爷爷哭诉,姑姑们的争吵,派对上点燃的热气球都把气氛渲染的越来越紧张。仿佛都暗示着父亲的状况越来越糟糕,而电影结尾空荡荡的房间也暗示了父亲已经去世。在小女孩视角,她一直是最紧张惶恐的人,因为担心父亲离去,而派对上其他的人看似轻松,实际上也是一种成年人的隐忍,想为女孩父亲留下美好的回忆。

 短评

#Berlinale 73rd Wettbewerb #Berlinale Palast3正方形画框中的家庭群像,一些动人的瞬间(🔥/结尾凝视),除此之外还是看不懂拉美电影

9分钟前
  • Parity
  • 还行

很墨西哥式家庭的羁绊,叙事的节奏和线索的铺设都这么好。驱魔、祈祷和生日聚会三场仪式是最稳定的所在,而日常生活则一直充斥着无序、混乱和不安以及对Tonya死亡的预言。主视角其实可以更聚焦在Sol自身,现在的分散感觉带有一种刻意但实际上并不是单纯切换到全知视角。Sol和自然的联结以及所谓“通灵”的一种观察更能和结尾似念咒般对心声的放大,和之后死亡宁静地降临呼应上。不过家人相处的部分每一场都堪称完美,这些场景是真实的、疼痛的,我甚至从开场车穿越隧道,Sol说出自己的愿望开始就不可抑制地流泪。

11分钟前
  • 咸柠七蛋黄
  • 推荐

#HKIFF47# 撷取到了一些灵动的生活碎片,流转于餐前屋后,难忘的、轻盈的,也不乏沉重的。气球载着众人的祝福飞上天空,却被一把火烧尽,死亡的前奏,分离的图腾。

16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2023 EFM# 主竞赛入围。可以跟卡拉·西蒙的两部一拼,小女孩大家庭的戏都体现导演强悍的调度能力,景别非常局限在中近景,大量的细节铺陈同时也极为精确和小心地控制信息(画外空间的声音等等),一点一点揭示出来的过程也比较吸引观众,严格限定在一天一夜也是个挺大的挑战。影片最好的还是这个复杂情绪的拿捏,混合了极度伤感的欢聚(居然有点够到小津的境界了)。应该有奖拿啊!

18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北影节|能在电影院里看优质的电影实在是太好了,让人对电影充满信心和感激。 群戏调度及表演堪称一绝,尤其是小女孩的表演真是惊艳,全片最精妙的在于在热闹的一天里不显山漏水的绝望和苦涩,直至最后我几乎被小女孩瞪的无法呼吸,她在质问,而我和她周遭强颜欢笑的大人一样给不了答案。以及,摄影和声音都做的非常出色,让这样的微妙情绪得以落地。

21分钟前
  • 郭潤家
  • 推荐

仅维持住技术层面的流畅,摊煎饼的拍法造成视角涣散,又无法如《阿尔卡拉斯》那样直戳阶级痛点,让一家人在分裂的迂回中重新聚拢,于是更像是对开篇即成定局的人物关系进行调味剂般的扩写。

26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较差

为西班牙裔小朋友的眼睛加一星呜呜呜呜呜。希望有电影节设立一个最佳小朋友奖,然后首先授予全体西班牙裔儿童最佳小朋友终生成就!!!

28分钟前
  • Windbell
  • 力荐

#13thBJIFF No.4 @英嘉 其实,这是一部恐怖片。外表作为一种家庭影像,四比三画幅以及手持(DV)摄影,外显的特征努力地营造正常的家庭氛围。但全程人物忽略摄影机的存在以及最后女孩突然地直接注视,毫无疑问地将观看者指向死去奶奶的魂灵。魂灵萦绕着原先的家庭周围,注视着这个家庭的幸与不幸,在深深凝望女孩之后却被女孩所注视。

33分钟前
  • 三岛
  • 还行

值得褒奖的地方在于全体卡司无比自然的表演

37分钟前
  • Lycidas
  • 还行

图腾大概一直在变,对小女孩Sol而言,父亲即将倒塌,驱魔形如儿戏,手机里说世界末日是必然的,老去的女人戏说自己是女巫,表演时口型对唱,仿佛自我已注入那个哀怨高歌的女人,又有猫、蜗牛、螳螂等等一切灵物,沉重的死亡之前,还有奔涌的爱来照耀强撑的活力。所以最后镜头一转,万物寂静,烛光飘摇,那一刻很有抽离的味道,挺妙的。小演员真是挺不错,看着看着就会升起一些疼惜的感觉。三星半。#北影节13#16,资料馆

38分钟前
  • Mr. Infamous
  • 还行

#BJIFF2023# 太生活流,有些又太形式,讲的也不深

42分钟前
  • HAL
  • 推荐

第13届北京电影节第26部。这么一大家子在有限的时空内全都交代的很清楚,细节铺陈到位,情绪戳人有力,调度丰富不刻意,这拍的不好啥拍的好?小女孩好孤独,佣人好暖。

45分钟前
  • 雕刻时光
  • 推荐

生日会却迟迟不见主角,明明是庆祝却更像告别。女巫要祛除墙上的煞气,父亲要撤下墙上的旧作,姑姑做好了蛋糕却端不出去,跟妈妈的双人歌剧却把人看哭。热气球坠落仿佛不祥的征兆,问手机世界末日却不回答。我攒下罗望子种子,听蜂鸟震动翅膀,生活的磨难不会把我们打倒,我的墨西哥牛仔今天不是末日。

47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卖点是小女孩视角,可全片拍得最流畅的地方是小女孩缺失的一段。

51分钟前
  • 核蛋Klakt
  • 还行

老实说还是比去年卡拉西蒙的金熊之作《阿尔卡拉斯》差很远的(这俩在电影节选片策略上是一样的)。人去楼空的三个空镜收尾挺加分。@Berlinale73

55分钟前
  • 红酒与谋杀
  • 还行

在与女孩长久的对视里,我们以图像完成一种古老的告别仪式。导演群像的掌控力和个体情感的言说都够完整。

58分钟前
  • 十二辰子
  • 推荐

影片体现出导演出色的场面调度能力,节奏很舒服,未来可期。

1小时前
  • 第四公民
  • 推荐

3.5 像Dogma95的某些律条/作品在2023突然重现。情感浓度很高的家庭群像,散点视角、全程近景/特写、从未间断的嘈杂声响,还原出童年特殊一夜的所观所感。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是他的最后一个生日宴,包括他自己,但所有人还是佯装欢乐。而真正受伤的孩子,则往往是在一个瞬间突然长大的。演员的群戏绝佳,导演技法扎实,但太“满”了一点,导致我到后段才艰难代入。最后女孩脸庞的定格、搬离后的空镜,如同一记重锤。/北影节

1小时前
  • 徐若风
  • 还行

西语电影人怎么这么会拍家庭和小孩啊!!!!!!!!!

1小时前
  • 蓝詹
  • 推荐

散点透视,烛光摇曳,生死之影。

1小时前
  • マツハラ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