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与火同行

恐怖片法国1992

主演:雪莉·李,雷·怀斯,梅晨·阿米克,达纳·艾希布鲁克,大卫·鲍伊

导演:大卫·林奇

 剧照

双峰:与火同行 剧照 NO.1双峰:与火同行 剧照 NO.2双峰:与火同行 剧照 NO.3双峰:与火同行 剧照 NO.4双峰:与火同行 剧照 NO.5双峰:与火同行 剧照 NO.6双峰:与火同行 剧照 NO.13双峰:与火同行 剧照 NO.14双峰:与火同行 剧照 NO.15双峰:与火同行 剧照 NO.16双峰:与火同行 剧照 NO.17双峰:与火同行 剧照 NO.18双峰:与火同行 剧照 NO.19双峰:与火同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0

详细剧情

  Twin Peaks 电视剧 前篇  强烈建议先观看二季电视剧

 长篇影评

 1 ) 写在《双峰》回归前:蓝玫瑰的秘密(未完)

《双峰:与火同行》怕是目前为止最被低估的林奇作品了,当然其中原因和它的观影难度必然有直接联系:1. 观众必须得在看过《双峰》的两季剧集(1990-1991)之后,才有可能理解本作的内容;2. 本片也是林奇的叙事风格走向极端化的开始,不再遵循《象人》、《蓝丝绒》或《我心狂野》中的以线性为主的叙事,而是逐渐进化成为后期代表作《妖夜慌踪》、《穆赫兰道》中更加“混乱”或者所谓更“故作玄虚”的叙事风格。但是,这并不代表这部作品就不应该被观众重视起来,本作在1992年的戛纳电影节上被嘘,MTC仅有28分,票房成绩也相当低迷,直到非常多年之后才重新被审视和欣赏,但非常多的观众(这之中包括了不少《双峰》或者林奇作品的粉丝)依旧对本片抱有成见,这在《双峰》即将回归的节骨眼上,并不是件好事(你不想看到新一季也被这么嘘吧)。事实上,《与火同行》就像林奇其他的代表作一样,展示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和电影功力,甚至在某些程度上,还超越了电视剧版《双峰》(至少大多数不是林奇执导的几集差不多已经被秒杀),不少人对电影的意见是“相对剧集没有新料”,那不仅说明看得不够仔细,而且完全没有意识到,只有在Laura Palmer这个核心角色的视角看过这个世界,它才是完整的,这也是林奇选择拍前传而不是续集的原因。

接下来大量剧透

林奇在宣传第三季《双峰》时,反复强调了观看或重看《与火同行》(Twin Peaks: Fire Walk With Me,下文将简称为FWWM)的重要性,因为新一季的风格已经和原版剧集相差甚远,更加接近于FWWM甚至《妖夜慌踪》和《内陆帝国》,这想必也是为什么林奇如此强调要重看FWWM的原因,同时,解决FWWM所抛出的种种疑点也将成为新一季的一大核心之一。 众所周知,FWWM是《双峰》剧集的前传,分为两部分:1. Chester Desmond探员在双峰镇附近的Deer Meadow镇调查Teresa Banks的谋杀案;2. 一年后,Laura Palmer遇害前一周内发生的故事。

在FWWM的开场字幕,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逐渐远离的巨大的电视机特写,没有内容在播放,随后电视机便被某个人(Leland/BOB)砸烂了,我们知道了那是Teresa Banks遇害的那刻。开场就砸碎一个电视机,听着很像林奇的一个玩笑,说:咱们要把电视剧(的风格)推翻咯。

林奇:砍我的剧是不是?

DEER MEADOW

FWWM的第一部分可能是最让人伤脑筋的部分了,即便是《双峰》剧集的粉丝,也会有可能因为看到风格大变而气急败坏,甚至有媒体当时看片后说,这半小时的剧情就是用来把电影院的人清空用的。然而,FWWM的第一部分显然并不是在我们熟悉的双峰镇发生的,林奇可以说有意识地用Deer Meadow镇营造了一个和双峰镇完全不同的环境:冷漠又暴力的警长和警员,和双峰镇中那个警局堪称天壤之别;小餐馆Hap's的老板脸上一脸严肃,餐厅甚至没有招牌菜,而双峰镇RR Diner的Shelly和Norma则热情好客,里面的招牌菜式一只手都数不完;在双峰镇,房子都装修得很漂亮,住着一户户家庭,而在Deer Meadow,我们唯一看到的住宅区,是个连热水都不通的拖车停车场;更重要的事在于,不同于Palmer案对双峰镇的震动,Teresa Banks的死亡对这个小镇毫无任何影响,尸体无人认领,更没有人为她哀悼,所有人都在用一种冷漠到恐怖的“理性”来对待此事,或者根本不在乎。这种气氛与剧集截然不同,后者的那种有点童话般的配色也在FWWM中彻底消失。

SHE IS MY MOTHER'S SISTER'S GIRL!

林奇在FWWM中用了一种不同于剧集的冷幽默,包括他本人以FBI局长Gordon Cole在开场的客串戏份:他对探员Stanley说,“Chet(即Chester Desmond)有自己的M.O.,MODUS OPERANDI(处理方式)!”,显然也是在指代他自己,毕竟用一段诡异的舞蹈给自己的探员交代任务,是再Lynchian不过的做法,在这里我认为观众并不需要过于纠结,因为这就是林奇会做的那种奇怪的事儿,而且在之后,Chet就自己把“秘密”给解码了。当然,有个叫“Blue Rose”的东西并没获得解答,但林奇也以自己的方式在之后的剧情中给出了暗示,观众要做的就是观察。Deer Meadow部分的关键内容并不是处理Teresa Banks的尸体的部分(哦,还有一枚戒指),因为这部分看过剧集的人都知道会发生什么,而神秘的部分出现在这个叫“肥鲶鱼”拖车停车场的地方,并且介绍了新角色Carl Rodd(由林奇的老搭档Harry Dean Stanton出演,这是两人第一次合作),这个角色在第三季《双峰》也出场了。

Chet一共到访这个停车场两次,第一次是为了调查Banks的拖车,在那里他们证实了一枚戒指的存在,这个绿色戒指将是这部电影最重要的物件,上面刻有剧集中象征Black Lodge的猫头鹰山洞标志。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地方,我们看到Carl Rodd站在那思考着什么,随后,22分48秒,镜头突然切到了一个带有“6”字样的电线杆,并伴有诡异的嘟嘟声出现(这个声音之后也会得到解释),随后镜头切回到Rodd,他说出了一句诡异的台词。事实上,林奇在此时绝对是有意挖坑,因为FWWM原本要引出另外两部续集电影来对双峰世界做出最后的完结,可惜由于FWWM的票房太差,并没有成行,当然现在有了第三季,填坑的机会也来了。

FWWM中的拖车停车场
第三季中的拖车停车场

Chet第二次到访停车场引出了FWWM第一部分最神秘的“Blue Rose”情节,这次他独自一人,为了保密,还误导Rodd说自己要去一个叫Cliff警员的拖车(不少影迷在问这个Cliff是谁,其实就是开场在Deer Meadow警局的那个家伙,被Chet教训了一顿的那个。)当然,Chet根本没有要去这个警员的拖车,观察镜头和剪辑会发现,他事实上往反方向去找了另一个拖车。此时,带有“6”字样的电线杆伴着嘟嘟声再次出现,Chet来到了他的目标,并在拖车底下发现了戒指,就在他要触摸戒指的那刻,画面被冻结,他消失了。Chet造访的拖车,原本属于两位Black Lodge的灵魂,他们正是在剧集第二季开头出现的Tremond夫人和她的孙子(变“奶油玉米”魔术的那位,至于为什么他们俩是Lodge的灵魂这个很快就会揭晓),加上在拖车底下发现了山洞戒指,更加确定了所谓的“Blue Rose”案件,就是指一切和Black Lodge相关的案件(对于Blue Rose,第三季《双峰》的第12和14集已经给出了非常清晰的解释)。

PHILIP JEFFRIES & JUDY

随后镜头切到了费城的FBI总部,我们见到了我们熟悉的Cooper探员,但他显然心事重重。他站在监控摄像头前面,不断走到附近的监控室,似乎认为自己将出现在里面。这时一个新角色从电梯中走出,在FWWM甚至目前整个双峰世界最神秘的角色:David Bowie饰演的Phillip Jeffries探员就是这时登场的。他与Cooper一起出现在走道上,这个时候当Cooper走进监控室,却发现自己的声影还出现在屏幕上。有理论认为,Cooper在闭路电视里看到的这个人,其实是Cooper的doppelgänger,于剧集第二季第22集在Black Lodge出现,并代替了这位探员在现实中的身份(具体体现为被BOB附身),这个理论我不敢确定,但这必然和Jeffries的突然现身有直接联系。显然,Bowie的戏份要等到FWWM的续集才有解释,但因为这没有发生,他的戏份,以及这个叫Judy的人物是谁,都成了一个不可解的谜(第三季的第17集中,林奇本人饰演的Cole亲自揭秘Judy的“身份”,但......)。我们所知的,只是他对Black Lodge的理解,他甚至曾亲自造访“便利店”上方的会议,并从The Man From Another Place(即小矮人)处了解了一些关于戒指的东西。

事实上,这段是FWWM中我最喜欢的段落,这是最经典的林奇戏码,充满了不可理解的神秘和无法掩盖的酷。林奇在2014年的蓝光修复版中正式推出了《双峰:遗失的碎片》(我们称它为TMP),一部由FWWM中的删减片段剪辑而成的长片,在其中Bowie段落的前应后果得以首次展示:他在1987年出现在阿根廷首都Buenos Aires的一家酒店,收到了一封来自“Miss Judy”的信,随后进入了酒店电梯然后消失了;下一刻已经是1988年,他出现在FBI总部警告Gordon Cole,告诉他关于“便利店”上方的会议的内容(which令众探员无法理解),随后又消失了;下一刻他又一次出现在1987年的那家酒店,身后的墙壁被灼烧,之后他再也没有出现(除了1988年的那一下)。

不管这些内容看上去多么奇怪,至少说明了关于Black Lodge的一个重要特性:非线性。我猜测,在Black Lodge中,时间的概念将是更低维度的存在,因此Lodge内的人物可以向不同时间点传递信息(通过梦境或者类似Jeffries的这种方式),Jeffries很可能是于1987年进入Black Lodge,造访了“便利店”上方的会议,后来穿越时间来到了1988年的FBI总部,由于他出现在FBI总部时举止诡异,步伐迟缓,在再度消失前的几秒钟甚至整个人呈痛苦状,以肉身穿越时空对他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在TMP中,他重新出现在阿根廷的酒店时也呈现了同样的状态。除此以外,FWWM中Jeffries的段落还给出了另一个暗示:除了造访“便利店”上方的会议,Jeffries在进入Black Lodge的时候还亲自遇到了在剧集结尾进入Black Lodge的Cooper(鉴于Jeffries可能是于1987年消失并进入Lodge,更加确定了Lodge的非线性,不过不确定Jeffries遇见的是Cooper本人还是他的doppelgänger),所以他在FBI总部见到Cooper时一脸震惊地质问Gordon:“你觉得站在这的是什么人??”

Dale Cooper,Phillip Jeffries,Albert Rosenfield
It's above a convenient store!

“便利店”上方的会议在Bowie的段落也得到展示,这个神秘的地方在剧集第一季第三集著名的梦境中首次被介绍,Lodge的灵魂MIKE说“我们住在便利店上面”。这个段落表现为很典型的Lynchian式诡异,其中我们能看到的人物有画面前景桌子前坐着的The Man From Another Place和BOB,画面背景的Tremond夫人和她的孙子、The Jumping Man、还有两个身份未知的电工。其中,我在这里摘抄一下The Man From Another Place的主旨演讲(其中只有后两句出现在了FWWM中,前两句来自TMP):

THE CHROME REFLECTS OUR IMAGE. FROM PURE AIR, WE HAVE DESCENDED, FROM PURE AIR, GOING UP AND DOWN, INTERCOURSE BETWEEN THE TWO WORLDS! GARMONBOZIA. THIS IS A FORMICA TABLE, GREEN IS ITS COLOR. Tremond的孙子:FELL A VICTIM. WITH THIS RING, I THEE WED. HAHAHAHAHA...... ELECTRICITY.

第一句话,我的初步理解,应该和Lodge的灵魂可以透过镜子看到有关,如Leland/BOB和Cooper/BOB,甚至还有Laura/BOB:在FWWM结尾重现Laura被害的时候,BOB的目的不是要杀,而是要将Laura附体(虽然因为戒指的原因没成功,这个稍后说),于是他在Laura面前放了一面镜子,Laura凑上前看了看镜子,她的脸有一瞬间变成了BOB,Laura随之惨叫着(这就和剧集S02E22中Laura的doppelgänger无意义的惊叫产生联系了)。

第二句话比较好理解,Black Lodge是存在于另一维度的世界,而“Going up and down”应该和穿越时间有关。

第三句话向我们介绍了GARMONBOZIA这个东西,别查字典了,不存在的。在The Man From Another Place说出这个词后,镜头立即切换到了一盘奶油玉米(正是剧集第二季中Donna给Tremond夫人和她的孙子送餐时出现的)。到了电影的结尾,我们会发现这个GARMONBOZIA不是别的,正是以奶油玉米的形式存在的,Black Lodge中恶灵的“食物”(就像Coop爱喝咖啡一样)!(他们以人们的痛苦和悲哀为“食”,GARMONBOZIA正是它的代名词,所以Black Lodge中的恶灵总是不停地杀人,解释了Tremond的孙子接下来说的那句话)

为什么要提绿色的Formica table?就FWWM而言,我完全不知道,但林奇在电影中喜欢利用绿色来展示邪恶和恐怖,最经典的便是《内陆帝国》最后通向兔子被“诅咒”的47号房间外面非常恐怖的绿色走道,在《蓝丝绒》《妖夜慌踪》和《穆赫兰道》中,透过大量的道具和装饰中令人不安的灰绿色,林奇也展示了黑暗阴冷的气氛。BTW,接下来提到的戒指也有这一样的绿色。

“有了戒指,你我相连”,无疑暗示了所有触碰或携带有这个戒指的人的命运,这包括了失踪的Chet探员,Teresa Banks,以及之后即将和戒指打起交道的Laura Palmer(以及第三季中的某人)。

最后这句“电”,我们稍后补充。

那么最后的疑问便是:Judy是什么鬼?

在第三季开播前的25年间,网络上存在着太多的不同版本的解释,实在是眼花缭乱,可谓是关于FWWM最热门的话题了。那么让我们再回顾一下那个场景,Jeffries探员进入办公室,他说:

“那么,我现在不会谈Judy,事实上我完全不会提到Judy,我们得把她放一边去。”

那么,存在多少种关于Judy的解释呢?

(以下内容部分来自Wrapped In Plastic杂志第75期中的文章“Judy, Judy, Judy”,全文请点此:http://abovethestore.blogspot.jp/2009/04/judy-judy-judy.html?m=1

1. Judy是剧集中陈冲的角色Josie Packard的姐妹,这一说法来源于FWWM的编剧Robert Engels,但是这一设定来自FWWM的早期剧本,在拍摄和最终剪辑中可能已被推翻,有意思的是,在陈冲最近的一封以Josie的名义写给大卫·林奇的公开信中,提到了Judy是她的双胞胎姐妹,鉴于陈冲并没有回归,这可能也只是她的想法。

2. Judy是另一个BOB的受害者,这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说法,也就是她成为了Laura和Teresa之前的第一个受害者,而Jeffries探员是负责这个案件的探员(就像Chet/Teresa,Cooper/Laura),而Jeffries正是在调查当中也像Chet一样失踪了,或像Cooper一样进入了Black Lodge后昏了头。但是,鉴于Teresa和Laura的凶手都是Leland/BOB,难道Leland在这之前已经杀了人?更奇怪的是,在FWWM的结尾,有一个镜头展示了可能是Black Lodge中的一只猴子,它轻轻地说了一句“Judy”,这显然暗示了更多。

3. Judy就是Laura Palmer的灵魂在Lodge中的身份。在诡异的猴子的镜头后,出现了剧集试播集中标志性的死去的Laura被发现的镜头,很可能这就是Laura = Judy的暗示,不然,大卫·林奇为什么要莫名其妙地加入猴子的镜头呢?虽然在TMP中有几段内容和这个理论相悖,但我个人是比较支持这个想法的,因为林奇总是反复强调Laura Palmer作为双峰世界的核心存在的重要性(毕竟FWWM也是Laura的故事),最著名的言论便是“解决Laura案就等于杀死《双峰》”,如果林奇要延续Laura的存在,那么衍生出Judy这个高维角色便是一个方法。我们已经知道了Laura的灵魂在死后极有可能进入了White Lodge(见剧集S1E3和FWWM结尾),在这个高维空间中,只要一个人进入了Lodge,她/他就会永远呆在那并无视时间的存在。那么,Jeffries在Lodge中很可能已经见过她,并从她这里获取了不少信息,而这个时候Laura还没有被害,FBI的众探员也就无法把Lodge中的这个角色和双峰镇中的女高中生Laura Palmer相关联。还有一条线索在TMP中,涉及Jeffries在消失前说的最后的话,他准确报出了Laura被害的日期,但他无法说出更多,因为他怕是也不知道现实中的Laura是谁,他很可能是试图报出这个看似随机的信息,指望他的同事能替他找出其中的意义,但遗憾的是,耳背的Gordon Cole探长估计是没听到。

当然,以上都不是林奇本人的想法,他在第三季中可以说既解释了Judy的谜团,但同时又大大加深了整个事件的神秘,要知道这位坑王挖坑的终极目的,就是挖更多更多的坑。当然,对于林奇而言,没有什么比下面出场的这个人物更为重要,她才是整个双峰世界的核心。

LAURA PALMER的最后七天

林奇颇为有序地将Laura Palmer生命中的最后七天展现了出来,大多数的剧情我们在剧集中多多少少了解过了,以至于不少观众认为,再回头去讲Laura的故事有点多余,然而这恰恰是林奇的本意,他不愿让Laura的人生只能被一些第三方(如Cooper探员、Donna、James、Harold Smith等)来阐述,最好还是让她直接站立在摄像机前,让观众直接进入她的世界。这也是剧集的两位创作人的分歧所在,Mark Frost更倾向于挖掘双峰镇的历史、一些更神秘的黑暗,正如他在最近出版的《双峰:神秘史》中做的一样,他希望拍摄一部续集,延续第二季后的故事;而林奇则恰恰相反,他对Laura Palmer这一角色的喜爱胜过任何其他人或物,这也是他为什么选择拍一部前传而不是续集的原因。仔细观看剧集会发现,在剧集第二季第10集后,随着Laura案的终结,Palmer家族彻底消失了,就像林奇一样。但在林奇亲自执导的最后一集中,他不仅在红房间里带回了Laura Palmer、Maddy Ferguson和Leland Palmer,甚至还有Laura案的另一位受害者Ronette Pulaski。最重要的是,林奇还带回了Sarah Palmer,这位我们从第二季第10集后再也没有见到的深陷悲痛的母亲,虽然她的戏份基本相当于客串,但正是她介绍我们进入了恐怖的Black Lodge。这些人物都已经确定回归即将开播的第三季,不管林奇准备如何处理,必然会是一大核心元素,对于林奇来说,没有了Laura Palmer和她的家庭,双峰对他就不存在了。

《与火同行》彻底砍掉了绝大多数双峰剧集中的支线(林奇确实拍摄了他们的故事,但基本都删减掉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遗失的碎片》),将故事完完全全锁定于Laura身上,营造了一种极度压抑的气氛,甚至甚于第一篇章的Deer Meadow,要知道这是她人生中可能是最悲惨的七天。林奇直接呈现了Laura作为一位性侵受害者被压抑的生活(这也是Laura走上人生岔路的核心原因),一种实实在在的恐惧被呈现在银幕上,令习惯了剧集相对轻松的风格的人们来说是一大考验,在Palmer家的房子里,Sarah抽烟留下的烟蒂可绕烟灰缸两圈,Laura饱受Leland/BOB的折磨,Leland自己也被这附体的魔鬼折磨,没有人会和你大聊咖啡、派和甜甜圈,总之,这里只有黑暗,你也可以从相对调暗的摄影风格、空镜头和骇人的大特写中看出。

更令观众疑惑的,是林奇在这种压抑之上,还继续展现了他的神秘。这天下午,Laura正要去送餐,神秘的Tremond夫人和孙子现身,并给她一副“好看”的画,上面是一个空房间,门半开着。这天晚上Laura把画挂在了墙上,梦到了它,是的,林奇喜欢拍摄梦境,这也是他拍摄的最出色的一场梦境之一。这幅画里面的领域无疑属于灵魂的世界,在第一人称视角中,我们穿越画中的一间间屋子,它们是Black Lodge的一部分么?它们与“便利店”上面的地方相连么?Tremond的孙子打一个响指,我们在火光中(淡入淡出的剪辑)进入了红房间(所以我们可以猜测,“火”是进入Black Lodge的终极介质?因为在剧集中你需要烧焦的机油作为物理介质来打开门,不过毕竟,与火同行嘛),看到了小矮人打量着桌子上的山洞戒指,Cooper走了进来。小矮人机灵得很,他又说了一些有意思的话,最重要的信息是“I am arm”(我是手臂),也就是说,他就是MIKE(“独臂人”砍下手臂以停止杀戮)。矮人发出了嘟嘟声,和第一段中电线杆中的嘟嘟声相呼应(又一个暗示:Black Lodge和“电”的关系,和“火”的关系类似,在之前Philip Jeffries消失的时候,有一阵强烈的通电的声音,配以一个快速移动的电线镜头),在电影后半段“独臂人”现身时,嘟嘟声又出现了。

Cooper的现身连接起了第二季的结尾,在被自己的doppelgänger袭击后,Cooper显然还在红房间里晃悠,最后他来到了这个特殊的房间,对Laura说:“不要拿戒指。” 显然,我们随后会发现,Cooper并不知道他在说什么。更诡异的是Annie Blackburn的出现,她以剧集第二季最后受伤的样子出现在Laura床边,告诉她“Good Dale is in the lodge and he cannot leave. Write it in your diary.” 这句警告式的台词看上去挺明显的,但Annie出现在这里本身是最奇怪的地方,毕竟她应该一个多月后的未来,正在医院休息呢。Annie的玄机会不会在第三季揭晓也是一大谜题,毕竟饰演她的海瑟·格拉汉姆并没有回归。 (Annie的结局在马克·弗罗斯特的书《最终档案》中被揭开,该书也同时揭秘了第二季到第三季这四分之一个世纪间双峰镇人物的大小事,但同时扩展了第三季所带来的新谜题。)

未完待续

众所周知,第三季《双峰》已经回归了,在这季完结之后,我会在这里讨论一些两部作品之间的联系,敬请期待。

 2 ) 对双峰的反向补完

“有人问我,如果静坐这么棒又带给我这么多至福感受的话,为什么我的电影这么黑暗,而且有这么多暴力?在今天的世界里,有许许多多黑暗的事物流窜,大部分的电影反映出我们所处的世界。那都是故事。故事总会有冲突。有高有低,有好有坏。”
                  —— 大卫·林奇

      毫无疑问,<Twin Peaks>在ABC的压力下草草收场,在剧情与线索之中留下了大量的空白地。因此这部电影可以看为是林奇在原剧结束之后的补充以及再创作。除了Boyle和Fenn以外,绝大部分与原剧中Laura有直接关系的演员都又出场了,可谓是给双峰迷填足了胃口。

      但虽然目的是补完,表现手法却与原剧大相径庭。回顾林奇自己的一些文字和对他的采访,这部与火同行里的手法才是他原本的意图。在<Twin Peaks>里,让我们着迷的是那种暧昧的罪恶,在光鲜衣着靓丽面庞和温柔光线之下的内心的真正的黑暗。但照林奇的文字看来,这可能是向电视观众群体的口味做出的一种让步。而在这部电影版里,林奇才因摆脱电视台的压力而足够自由地把自己原先的设想打在这个有些神秘主义的故事上。

      照他自己的说法,并不想让作品看上去让人感觉舒服,就是要不舒服。

      在故事脉络的交代上,电影版花了二十多分钟讲了Laura案之前的关联案,因为出现的是原剧中没有的人物,所以风格很自然地转为冷冽。除了他标志性的红色和奇怪的暗示,林奇尝试了些冷幽默,而不是原剧中的滑稽幽默。核心人物Leland的塑造也有区别,原剧中是温文尔雅且恰好和内心不可告人的罪恶形成巨大的反差。这里,直接就把紧张的情绪给展现出来,纠结也都是写在脸上,没有原剧里那么耐人寻味,但确实是如林奇所想,带来巨大的不安感。

      本来我就觉得扮演Laura的Lee挺亏的,作为原剧中绝对的线索人物,第一季最开始基本就一个死人的脸,后来换个角色好不容易混到荧屏前,结果又悲催地死了一回。电影版算是个补偿,绝大部分戏份都给了她,当然电视剧里不能出现的限制镜头也是一个接一个。我这才发现Lee在昏暗的灯光中确实是又不少魅力的,虽然不是丰乳肥臀,但金发之下那半睁半闭的眼睛挺诱人。与之对应的是取代Boyle的Kelly,完全没有原剧中Donna的风采,从长相和举止上,都无法和Boyle相比。而MacLachlan因为自己的原因则减少了很多出场镜头,也并非原剧中睿智文雅带一丝孩子气的造型,而是充满了不解和担忧。

      剧情过半之后,悬疑的部分已不存在,林奇则着力把他脑海中不安的惊悚给直接表达出来,恶魔附体,尖叫,哭泣,淫乱,黑暗,血,光,和红房间里无处不在的诡异,和那个能串谜的The man from another place。

      作为一个忠实的双峰迷,是无论如何都会给五星的。

 3 ) 问题

1. Chet Desmond有自己的modus operandi

modus operandi指的是标志性的行事作风,必须要有重复性和一致性,尤其在刑事犯罪的证据范围内适用。Gordon对一脸纯朴天真搞不清状况的Sam Stanley说Chet有自己的modus operandi,很难让人不怀疑是为了便于(和Sam一样摸不清头脑的)观众在Chet失踪/身份变化后凭借他的M.O.辨认出他来。

那么Chet的M.O.是什么呢?和Agent Cooper的呆里呆气可可爱爱不同,Agent Desmond人狠话不多,调查方式直奔主题,就连听见the Arm的声音、找到绿戒指、从而进入红房间消失的进度都比Cooper要迅速,但这更像是纯粹为了比照Twin Peaks/Deer Meadow和它们对应的FBI探员的【性格特点】,并不是M.O.;唯一能称得上M.O.标记的是,Chet在车上向Sam解释Gordon的奇葩哑谜,能够看见别人看不见的拖车外流浪老妇人,凭直觉找到土地里的戒指……他的探案方式和Cooper是如出一辙的,依靠直觉的灵感和超自然力量的指引。即使换了身份,换了性格,剧中时间线上Chet首先出现展示了他的探案手段,然后他消失了,接替他继续探索Blue Rose cases的Dale Cooper有着一样的探案作风,片中Gordon提醒Sam要注意Chet Desmond的modus operandi,几乎就是林奇在提醒我们Chet Desmond和Dale Cooper本质上是同一个人。他们的姓名首字母,C.D./D.C.,也证实了这一点。

或许整个Chet Desmond & Dear Meadow的故事唯一意义就是为Dale Cooper & Twin Peaks做参照,因此Chet的消失之谜也许无需深究——第三季不是给你交代清楚Cooper消失又重现的始末了么?发生在Desmond身上的故事八九不离十也是那么回事儿。

//www.youtube.com/watch?v=032Nwr5EeGY 看完这个Missing Piece突然觉得上面都没必要,Desmond的M.O.就是不睡觉叭(。)

2. Cooper对Laura说,不要拿绿戒指

戒指第一次出现是在Teresa Banks手上,她死后掉入拖车下的草丛,被Chet Desmond发现——然后我们知道Chet就失踪了。结合FWWM和第三季里任何人只要戴上戒指死去就会进入红房间,戒指也会落到红房间的地板上,被Mike回收。虽然Chet又没有任何理由会在此时死去(?被Deer Meadow的那帮倒霉警察谋杀?毕竟他们的deputy是个毒贩子),但我们接下来发现戒指的确被Mike回收了,所以戒指估计还有别的运作方式,能使Chet进入红房间、甚至像Phillip Jeffries和Cooper一样被困在里面。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Mike和Cooper为Laura准备的意图是相反的?Mike回收绿戒指,在Laura遇害当晚拼命地想打开车厢门,把戒指丢进去、滚到Laura身边,因为他知道,出于某种观众不知道的原因,Bob/Leland在Laura戴上戒指后就必须杀死她,而死亡能使Laura解脱。另一方面,the Arm在FWWM里说,戴上戒指等于wed the Arm——考虑到the Arm和Mike是一体的,wed the Arm等于wed Mike(刚好the Arm也是Mike的左臂,而左手无名指正是婚戒的位置),即与Mike结合,Laura在戴上戒指后能够抵御Bob不被他附体,或许正是因为Mike/the Arm作为Bob的某种意义上的“控制者”,赋予了她这样的力量。

然而戴上戒指死去的Laura进入红房间后,却没有与Mike/the Arm见面,而是来到了Cooper身边。虽然总说Cooper有White Knight syndrome,他对【拯救Laura】这个动作本身的执念之深很可能影响了他的判断——他或许不知道什么才是Laura真正需要的;但无可否认的是他与Laura之间有强大的、有益的联结。他最后是和Laura的守护天使一起在红房间里注视着Laura的,他甚至比空中漂浮的那个带翅膀的五毛特效更像Laura的守护天使。除此之外,Cooper在一年前就预言了陌生女孩Laura的死,Laura在梦里看到the Arm和Cooper的交谈、提前25年知道Cooper将被他的doppelgänger取代、听见Cooper对她的警告——“不要拿那只戒指”。无论这个建议客观上正确与否,Cooper对Laura所说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善意的。

相反,此时的Mike在做什么呢?他先是驾车恐吓Leland/Bob、指责他打开了仓库拿走了garmonbozia,全然不顾Laura在副驾驶目睹这一切被吓得半死;在Laura死后,又把Bob召唤到红房间,回收了Leland身上Laura的鲜血,并称之为这次收割的garmonbazia——值得注意的是这些garmonbazia与其说来源于Laura,不如说来源于Leland,亲手杀死自己女儿的恐惧和痛苦是无与伦比的,而之前性侵女儿的行为Leland总可以自欺欺人地归咎到Bob身上。Mike或许只是想要更多的恐惧和痛苦为食,而Laura作为一个奇怪的例子,她遭受Bob的折磨却仿佛并未生产多少garmonbozia,甚至在目睹Bobby杀人后——死者似乎是Deer Meadow警局的deputy——她丝毫没有感到惊慌,而是笑了,甚至说“you just killed Mike”——这里的Mike显然不是指前两季那个高中生,或许指的正是红房间里的Mike,暗指她不再害怕她的控制者了。因此,或许只有她的死,才能让Mike一次性收割到大量恐惧和痛苦,补偿之前他控诉Bob/Leland从“仓库”里取走的garmonbozia。第三季里Mike的形象太正面了,一直在帮助Cooper,然而FWWM里他对Laura实在算不上好意。

又或许Cooper的警告是出于自私的目的?如果Laura不拿那颗戒指,Leland/Bob会继续折磨她,她不会死,Cooper就不会来双峰镇调查,也不会因此被困在红房间里25年——只要Laura之死这一事件被从时间线上抹去,Cooper就能立刻从红房间里解脱。然而这是不可能的,我们的Agent Cooper是不可能干出这种事情的哈哈哈哈,所以我宁愿相信Mike让Laura拿戒指的行为,一方面用死亡解脱了她的痛苦,另一方面也是一种错误的引导——看完电影我才发现自己非常喜欢Laura Palmer这个角色,之前看三季剧集都对她没什么兴趣,而Fire Walk With Me里她像是一个即使永远生活在痛苦和阴影里,也依然可以坚持下去的人,的确称得上勇敢而可爱,所以死亡未必是唯一的通路,但是《双峰》这场梦的开始又需要她的死亡。

 4 ) [Film Review] Twin Peaks: Fire Walk with Me (1992) 7.5/10

After completing all three seasons of TWIN PEAKS, the TV series, one's final closure is this cinema prequel, aka, the last days of Laura Palmer, made in 1992 after the first two reasons, and was intended to herald an expanding Black Lodge universe, which was ill-fatedly scrubbed after the film’s dead-on-arrival reception.

The meat of Twin Peaks story is affixed to a prologue taking place one year prior in a God-forsaken town Deer Meadow, where FBI agent Chester Desmond (Isaak) mysterious disappears when he tries to retrieve a lost ring belongs to the murder victim Teresa Banks (Gidley), which triggers the concern from FBI Regional Bureau Chief Gordon Cole (Lynch) and agent Dale Cooper (MacLachlan), with the latter presciently foretells that another killing is imminent. The prologue gives us a glance of Lynch’s original conception of its botched sequels, what happened to Agent Desmond,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David Bowie’s Special Agent Phillip Jeffires, who has gathered first-hand information about the eldritch rabbit hole, would have spirited us onto a Lynchian journey in another continent.

Back to Twin Peaks, FIRE WALK WITH ME, is a watchword of Laura Palmer's (Lee) scourge, delineating roughly the last week of her life and pruning less pertinent threads, Lynch emphatically puts Laura under scrutinies and Sheryl Lee gutsily takes it on herself to reify Laura’s distraught psyche to a thoroughly haunting and transfixing effect, a vulnerable, terrorized, traumatized girl whose only rebellion against the creepy demon willing himself to overtake her is to give herself up to the complete abandon, when one’s heart is dead, who cares about the body? It isa crying Oscar-caliber achievement goes criminally unsung, also Ray Wise stirringly amplifies his demonic impersonation of Laura’s father,altogether, their effort speaks volume of what we habitually turn a blind eye on:incest and sexual abuse, human's original sin.

Lynch’s trademark nonsensical touches in the beginning gradually morph into apsychedelic horror (suffused with tawdry iridescence, exploitative nudity and nocturnal killing) when the film inches toward that bloody foregone conclusion peppered with frantic editing and benighted screaming. For Lynch’s votaries, the movie is par for the course of earning the reputation as a filmmaudit, yet, assessed under a broader spectrum, as a singular piece, it still holds its own with Lynch’s peculiar conceits pumped up in high voltage, an eerie, spine-tingling voyage into a cosmic myth, the puzzle is unsolved, but redemption elevates itself in the final shot, rest in peace, Laura Palmer, an angel mired in the temporal vice.

referential points: Lynch’s MULHOLLAND DRIVE (2001, 9.3/10), WILD AT HEART (1990, 7.4/10), BLUE VELVET (1986, 9.0/10)

 5 ) 《双峰镇》絮语

当1990年《双峰镇》播出的时候,大卫-林奇已经是凭借强烈的个人风格蜚声美国电影圈的怪才导演了,但直到25年之后,我才拾起这朵美剧界常开不谢的奇花,确实有些遗憾。我接触的第一部林奇的作品是大名鼎鼎的《穆赫兰道》,这部本该拍成电视剧的作品却因种种原因变成了一部电影,那些由梦境和现实交织成的纷繁奇诡的场景第一次让我领教了林奇的功力。无独有偶,早于《穆赫兰道》21年播出的《双峰镇》,本来只是林奇电影生涯的又一次疯狂的个人实验,结果却在一番重塑之后蜕变为美剧史上的一座丰碑。
  尽管照剧情简介来看,《双峰镇》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悬疑类剧集,甚至可以说当下有许多的美剧都或多或少的对其进行了借鉴,但大卫-林奇对《双峰镇》的塑造可不仅仅只是罗织一个复杂而单纯的犯罪故事那么简单,神秘主义的引入对于《双峰镇》而言几乎是一次内核上的脱胎换骨,那些精神分析和梦境再现像一层永远揭不开的薄纱,引诱着观众一步步向前探索。
  作为剧情发展的核心,故事紧紧围绕着双峰镇——一个靠近美国北部边、幽闭又怡人的小镇展开,这种类似封闭空间的格局设定对于一部悬疑类剧集而言简直不能再完美:空间的大小恰到好处,角色的数量设置和戏份安排都处在一个自由度与可控性兼顾的很好的范围内。在第1季中,除了针对谋杀案的描写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笔墨被分配到对人物复杂关系的展现上,也因此,细枝末节层出不穷,悬念丛生又扑朔迷离,虽然劳拉遇害这一案件是剧情的焦点,但在剧情发展的初期,观众尽管看得仔细,也很难分辨某一人物或某一支线究竟与主线有怎样的关联。一般来说,这种大面积的铺排是比较难掌握的,容易顾此失彼留下漏洞,影响整部剧的逻辑观感和整体体验。就这一点而言,《双峰镇》对于火候的拿捏还是非常到位的,剧情的推进不缺少一波三折但又步伐稳健,只是到了第2季的收网阶段,纵然是林奇功力高深,也因为兼顾某些未完成的支线部分,将笔墨分散,造成了剧情上一定程度的“失焦”。在劳拉案这一段主线剧情结束之后,有一阵子,全剧好像突然没了方向,前期设置的众多人物和众多事件并未得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结局”,于是在稍作调整之后,新的主线“守夜门”撑起了全剧的走向。虽然支线剧情都渐渐被修补完全,但其中也不乏仓促草率之处。这样一来,直接的反应是《双峰镇》在第2季出现了不可避免的水准滑坡,不仅风评如此,影响了出品方后续动作的意愿,甚至连本剧的一众演员对此都有不小的怨气,以至于在之后推出的电影版前传《与火同行》中,剧本被重新安排,许多角色的戏份也不得不另作调整。尽管理想是美好的,但是在影视工业机器面前,再精美的艺术品也不得不为了商业作出妥协,《双峰镇》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此。
 
  说回到剧情方面。《双峰镇》最吸引人的地方当属它将悬疑与魔幻巧妙结合形成的独特风格,由一起看似单纯的谋杀案展开来的,是一幅扎根于宗教、哲学、神话传说以及各种玄想理论的神秘主义画卷。如果说第1季对奇诡的展现只是冰山一角的话,那第2季则演变成了大卫-林奇对这锅熔炉的的大力翻搅与猛火烹煮,《与火同行》则是把实验品呈盘上桌的最后一道工序。在第1季中,劳拉的被害让小镇平和安宁的外壳出现了一道裂缝,随着FBI探员库珀的追踪,小镇隐藏的黑暗渐渐暴露出来,无一例外,几乎每一个出现的角色,都有可供窥探的秘密,在这些秘密一步步浮出水面的过程中,人性的复杂和纠结也一而再再而三的显现出来,观众虽然明白劳拉之死并非单纯的谋杀,但探员库珀的梦境以及其他角色的亦真亦假的幻觉等等无法解释的神秘现象却没有明确的所指。而库珀依靠梦境的指引寻找线索排除嫌疑对象的查案方法,虽然完全不合常理,但在林奇精心设置的大环境里,却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到了第2季,剧情发展明显开始加快速度,库珀的梦境越来越光怪陆离,梅蒂的幻觉也越来越真实可怖,直至案件告破,剧情的陡变对于观众的冲击依然是震撼而强烈的,假如林奇本人愿意的话,《双峰镇》在第2季的第9集就完全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划上句点。之后“守夜门”和云顿-厄尔的故事、《与火同行》前传,其实只是对前文这一部分内容的双向补全,从而使整个故事更加完整。
 
  《双峰镇》给我留下印象和感触最深的地方在于,“邪恶”以及它所带来的不可抗的宿命论高压,贯穿角色乃至人类生命历程,给人一种难以言说的悲凉感。在《双峰镇》的故事里,“守夜门”是邪恶的渊薮,那入口处的红色幕布就像一张血盆大口,吞噬一切人性的善良与光明,释放出源源不断永无休止的黑暗和邪恶。鲍勃象征着人类无休止的贪欲和杀戮性,他侵占人的心灵,留下一个永远无法填补的黑洞,除了祸害宿主,他也让周遭的人难以逃脱。劳拉在生父的阴影下反抗无门走投无路,即便她竭尽全力想要保全自我的人格,但最终仍然免不了消极的自甘堕落。“邪不胜正”的理论之于《双峰镇》而言并非铁律,这种宿命论的终极体现在第2季的结局更是令人绝望。即便是正义的化身——探员库珀,也因为坠入爱情而迷失了方向,虽然鲍勃对他说“错了,你不是我要的人”,并答应放他回到现实世界,可是最后,库珀却被人性里的邪恶所化身的另一个自己束缚,被困于守夜门。他在迷宫般的红色幕布里穿行,身后面目狰狞的自己穷追不舍,也成为《双峰镇》中最经典,也最令人毛骨悚然的镜头之一。电影版前传《与火同行》则专注于还原劳拉被害的全过程,邪恶的力量之强大在这里达到了另一种极致,观众明明已经知道电影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却要看着罪恶一点点吞噬一个原本清纯可爱的人。影片的后半部分,白天和黑夜的切换异常频繁,时间的流逝快得让人抓狂,劳拉一步步看着生父现出原形,却躲无可躲避无可避。看似荒诞的现实每天都发生着,却无人知晓,无处诉说,恐惧的心理活动异化到现实中的场景比之剧集版而言更加惊骇。剧集版的常规角色缺了不少,但“守夜门”里的精魅鬼怪出现的频率却大大增加了。虽然在《与火同行》的片尾,以死而得到解脱的劳拉终于能够破涕为笑,但守护她的天使却低低的漂浮在地狱的房间里,双眼不知望向何处,这种强烈的对比带着一种极其诡异的美感,又或许,这是林奇对于第2季那惊世骇俗的反理想主义结局的一种另类补偿也未可知。除去劳拉的故事之外,双峰镇里其他人的生活也并非就无甚事端,马泰尔一家、唐娜一家和詹姆斯、奥黛丽和她的父亲本杰明、楚门警长和乔西、雪莉和鲍比、诺玛和艾德、安迪和露西......这些人物的结局也只有极少能算的上圆满,在那些勾心斗角和爱恨情仇的来来去去中,他们的悲欢离合,从某种程度上说,勾勒出了当时美国社会生存的群像:混乱的家庭和邻里关系、尔虞我诈的利益斗争、青年人追寻自我的勇敢努力、男女之间的虐恋苦情......这些琐碎的细节和生活片段,虽然分散了全剧的注意力,但假如没有它们,就不会有这样一个有血有肉,搏动在美国的大地与丛林之中、充满人性之恶又富含人性之美的双峰镇,也不会让这部剧集在这么多年里,一直都屹立于美剧的经典之林。
 
  2015年,大卫-林奇宣布《双峰镇》将重启第3季,同时也意味着,当年的一众演员们,历经了岁月洗礼,就要重新回归这个大舞台了。第2季的结尾,劳拉-帕尔玛对戴尔-库珀说:“25年之后,我会再次见到你”,如今,约定的期限将至,时光将再一次带我们回到那个记忆中的小镇,有些不圆满的事情,或许也将重新圆满。现在的美剧界,老剧再续或翻拍已属寻常,对此,有人并不赞同,也有人强烈支持。而我觉得,经典的定格固然是影史的一道靓丽风景,但多年以后,故人再聚首,于剧于人,都是幸事一桩。Twin Peaks,2016再见。

 6 ) 一切都在等待同一个黑暗

“我是一只玉米地里的火鸡。”火鸡是女主本人的象征,如同《游戏规则》里被枪击吓得四处逃窜的兔子一样直接指向了故事里的群体。女主作为父权压抑下的娼妓,受着四方威胁:先是来自母亲的威胁,母亲在意识到父亲具有的恋女倾向后感到威胁,呈现出与女儿争宠的局面。另外还有一个戴着面具的小男孩,面具上只有一个长鼻子,私以为长鼻子本身指代阳具。弗洛伊德:女孩在见到男孩生殖器后意识到的被阉割的事实,这进一步为充当男权社会的客体作基础。

前二十分钟其实看着稍显沉闷,但越看到后面才意识到其提供的信息对于解码何其重要。轮回的对金发女孩的谋害可视作一场无休止的迫害和谋杀,罪魁祸首是父权。验尸时发现死者指甲里藏有纸片,而在后面我们可以得知手指是作为父亲触摸女主的首要方式,是其恐惧来源。而谋杀未必是简单字面意义上的谋杀,它可以是来源于女孩的一场想象,一场梦,真正拿起刀的人可能是女主本人,也可能仅是来自女主的自省意识和潜意识(片中也有台词:这一切仅仅只是一场梦)。但其失堕和疯狂的根源却是父亲的极端压迫甚至猥亵(其实她也极可能被父亲性侵过,毕竟电影中也有提到12岁这个关键节点,我想这一猜想并非完全荒唐)。

双峰镇,这一充满性意味的名词。女性的身体在男权社会中经常作为被消费的客体(在好莱坞尤其明显,参考梦露),女性在男权社会中被强行异化成他者与客体,受到不平等对待,成为被伤害和被侮辱的。

火,其实并非永远是危险的,在孩子眼中它可以是惊异且美丽的(看看孩子没少玩火就知道了),另一方面,火也是危险的,而片中女主为逃避来自父亲的压抑和迫害借重的两样东西:drugs和sex,恰恰带有火的这两种属性。首先,它们是迷人的,而外来的压抑更加强了他、它们迷人的光焰(压抑并非一直呈现被压抑者完全得不到,更呈现出一种越得不到越想要的倾向),那么如果被被压抑者抓住了空当,体验过这种惩戒下的极乐,便往往会一条路走到黑,成瘾成癖,在这个意义上,也即是片名所谓的“与火同行”。

有母亲形象的女人给了女主一幅画,画上是半掩着的门,这个符号也多次在林奇的电影中出现(《内陆帝国》啦,《穆赫兰道》更是完全重现了这么一个场景)。参考《诗人之血》:门,通往另一世界。在林奇这,进入门内,便是进入了潜意识,进入了梦室。

接下来是戒指,私以为这代表了婚姻,也即是女主得以光明正大逃脱父亲压抑的手段,但这不过只是从父权社会转向夫权社会,从一场谋杀兴高采烈地奔向另一场谋杀:女性依旧作为客体被消费被迫害,这也从反面加强了女主堕落的念头。

梦中,床上的死尸呼喊求救,女主在潜意识里将自己连同自己的处境外化为他者,寻求救赎。梦,是愿望的实现。这促成了女主的第一次失堕,她来到带有枪招牌的酒吧,而枪本身就极具性意味。

酒吧里,我们可以视金发女主和黑发同伴为两位一体。戴锦华大致意思:在传统好莱坞影片中,金发女郎和黑发女郎各自有固定的所指:金色代表迷人美丽危险的,黑色代表温顺柔弱待保护的。当黑发女郎也渐渐顺从了身边的男子,女主才会真正完全第一次失堕。另外,影片也暗示了女主的女同性恋性取向,而这恰恰威胁到了日后可能存在的婚恋(父权社会要求下)。这也作为最后刺死女主的另一把短刀而存在。

第二次失堕是与父亲不认可的男子的偷情,而在偷情地点来了一个人抓捕他们的人,男子开枪把他打死了,而女主却只是一直发笑,丝毫不为所动。很可能这次杀害并不存在,仅是女主的一次想象(参考《我心狂野》,女主在和男主的一路狂奔中见到了车祸,这是作为一种自省和焦虑的存在,主体在逃避和解放过程中,担忧着过去压抑的威胁与日后可能存有的不确定、不能预知的风险,这将驱使主体作出两条解决之道:与自己和解并回归原有秩序或者走向更深的毁灭),参考杜拉斯的《琴声如诉》可以完全理解这一手法,我认为这个文本影响了日后许多电影。

Bob,这一次多次提及的名字却始终没有一个实在的指代来填充这一空白,我在这要提出一个看起来有点荒唐的猜想:Bob即是Dad的反面,而梦恰恰是与现实相反的,那么,来自Bob的上身和谋杀威胁就是来自父亲。看过《穆赫兰道》的人或许会原谅理解我这看似荒唐可笑的唐突。

女孩多次望向墙上挂的画,里面是一位天使在给小孩子们递食物。摄像机多次给女天使身上的翅膀特写,这唤醒了女主的母性本能。而母亲,正好作为最纯洁的形象与妓女对立(另外,戈达尔《随心所欲》贞德与妓女的对立)。女主作为失堕天使被迫走上了完全相反的道路,惊异于火,投身于火并走向毁灭,回到男权社会意义下的所谓正途始终成为她想要却得不到的理想。人,是失落了光羽的天使。

宿命,是等待发生而非从呈外界强加式的降临。一切,都在等待同一个黑暗。潜意识和梦联向人暗示了自己的宿命,而人,带着惊恐万状的脸上路了。这一切要从《惊魂记》说起:前面一大段的女主偷钱后的驾车状态暗示了她意识到一定会有什么东西发生,行车过程也即是等待和焦虑的过程。终于,有恋母情结的精神病患者帮助女主完成了她的宿命,用刀和死亡印证了她的焦虑。

北岛。是父亲确认了黑暗,而黑暗通向经典的闪电。这诗句本身是得理解成青少年受到的来自父亲的压迫和他怀有的被阉割焦虑的,我却认为挪用到此非常合适:是父亲的压抑和猥亵残忍地画出了女主的宿命,是他迫使女主一次次走向堕落直到死亡,女主的死是对父权社会的控诉。但这,还会在接下来长久发生,双峰镇的故事永远不会休止。这需要我们去做出改变。

死神终于叩响大门。笼中的黑鸟四处逃逸(《群鸟》),却始终无法逃出生天。灾难终于降临。梦里的白色长发老男人和父亲终于合为一体(这是梦里父亲的形象,因其要逃避梦的审查机制而伪装成与生活里的父亲不同的形象:相对于父亲的黑短头发。是潜抑造成了这一形象,不变的却是永远的迫害)。杀人场面也致敬了《惊魂记》。猴子这一形象,可以理解成人类的原型:人类的历史,长时间处于男权主导社会,对于女性,永远不变的是父亲那面目可憎的形象。靠主权者自发作出改变是不切实际的,女性还需如梅雅黛伦镜头下的女性那样,带着失落的棋子(从男权主导社会中失落的女性本人)沿着沙滩狂奔远离,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在陆地上》)。若寄希望于男性出于怜悯或自省所作出的改变或施舍,终将暗无天日。

结局如浮士德式升天(浮士德:一位年老无力的但极力想追求美丽的瞬间(用女子来指代),不惜与魔鬼达成交易,在死后被天使群带走升天的人。其实我认为这个结局非常合理,并非简单地问为什么他作恶多端还能荣归天堂,具体得结合博尔赫斯的《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弓》和《威尼斯之死》来理解,这里不展开),女主终于在死亡中达成和解,戴上了戒指。那些想要的却得不到的,那些侮辱与伤害,终将在死亡中消散。

一切,都在等待同一个黑暗。

 短评

大卫林奇的“火”体系:木-原生质,啄木鸟-自然的警告,锯木厂-欲望机器,火-既毁灭机器又毁灭原生质,像《喧哗与骚动》。林奇的水则来自爱伦·坡,瀑布之下是静水,与死亡相关。电是被禁锢的火,由火而发,在全有和全无之间跳动,竖起橡皮头,也照亮一张张惊惧的脸。

3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力荐

她看上去阳光而健康,可内心却饱受摧残、濒临绝境。

7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最后Cooper手放在Laura肩头,两人在夜之门里看着天使笑的场景会一直记着

8分钟前
  • 墨殊
  • 推荐

无助的她。午夜Donna跟着Laura去小木屋那幕,让我想起初一那年被同学们带到昏暗小录像厅,大屏幕上女人坦露的雪白乳房和她的呻吟声,都令我突然晕眩,并且迟钝地明白原来误闯了三级片场。中途退场,但晕眩感跟随了我很多天。这个黑暗绝望的故事,大卫林奇用这样的手法表达,其实是种恩慈,比熔炉艺术。

10分钟前
  • 时以星
  • 推荐

一场事先张扬的谋杀案,一个更立体的劳拉·帕默形象,和一个更加神秘的双峰镇。

11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谁告诉我david bowie爷爷出现在哪一幕??

12分钟前
  • Mansunfan
  • 推荐

似乎有那么一点点意思,似乎有那么一点点懵懂;年轻的时候被父亲性侵,留下心理阴影,然后通过卖身换取毒品来摆脱阴影,自己深受其难,而不愿意自己的好友跟自己一样,最后死于自己变态的父亲手里,多么美轮美奂的一个故事,其实就是一个性变态的老男人所引发的一连串故事附上了各种隐喻与宗教与臆想。

15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倘若[与火同行]当年评价稍微好一点,雪莉·李至少也能达到娜奥米和邓恩的层级吧?林奇后期的美学观在这里已完全显现出来,不幸在当年是显得超前了一些。他最正确的决定是从劳拉的角度来叙述故事,一个已知自己悲剧结局的人在坠落前的挣扎显得无比感人,那种强烈的命运感压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20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让你不长记性!让你还看林奇的片儿!【扇!

24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还行

補完影集再重看一次FWWM,Laura跟Leland的角色更飽滿,電影有著影集裡相對感受不到的Laura的魅力和苦難,Laura真的非常美,Pink Room那段太棒了,音樂滿分!比起影集更直接面對性侵恐懼,令人耗弱的驚嚇與壓抑、墮落。原生家庭。"Laura Palmer"之重要性。

25分钟前
  • Nn
  • 力荐

应该先去看剧的,我错了,不应该大晚上看,吓死自己😂

29分钟前
  • 飘过一只路人乙
  • 推荐

把《双峰》谜团,浓缩成了一个罪恶血污的家庭悲剧,一场可以预知的凄惨死亡。出场人物三四十号,一边惊悚,一边挖坑,实在狂野。

31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精致音效在全景声下变得更加动人,这部电影已经是我最爱的几部电影之一了,当对一部电影、一个世界的真正热爱开始燃起,恐怕会是很难扑灭的,不少人对它的意见是相对剧集没有新料,那不仅说明看的不够仔细,而且完全没有意识到只有在劳拉·帕尔默的视角看过这个世界,它才是完整的。

34分钟前
  • TWY
  • 力荐

“你不了解我,连麦当娜也不了解我。”我是谁,我是周围恶的总和,我会看到天使,你们不会。

38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SIFF# 4K大银幕电视剧……看完就好想看《穆赫兰道》。

41分钟前
  • btr
  • 较差

林奇创造的双峰宇宙的时间线的开端,唯一的遗憾在于Laura在第一季中众人口中的风情万种的形象没有特别理想的建立起来,倒是她悲哀的宿命这点上传达的很透彻。提到宿命,“双峰第二季”结尾创造的惊悚绝望的氛围在这部“与火同行”中得以最好的延续。

44分钟前
  • SELVEN
  • 力荐

我的林奇电影no.2,和穆赫兰道并列画面华丽之冠,但必须先看完tv版才能充分享受。亮点:内外都流露敌意和负面情感而不像双峰镇那样表面撒糖粉的参照镇deer meadow;任何一个FBI探员;劳拉和精灵们的交流;圣女升天。

49分钟前
  • paradiso
  • 力荐

林奇果然应该巨幕厅看啊。又美又飞。

52分钟前
  • 张小毛
  • 推荐

小伙伴们以为我是来看双峰镇,拼命安利我美剧,不,你们太天真了,我就是来看那一分钟的david bowie的(比心

53分钟前
  • JUNWK1334
  • 力荐

相对剧集,背景补完式前传,但对于没看过剧集的人,这就是部涉及父女乱伦向的nosense movie。虽说是背景补完,但一些情节点设计还是相当令人惊喜,另,唐娜姐姐是不是不想露点就换演员了?

58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