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情人节

爱情片中国台湾2020

主演:刘冠廷,李霈瑜,黑嘉嘉

导演:陈玉勋

 剧照

消失的情人节 剧照 NO.1消失的情人节 剧照 NO.2消失的情人节 剧照 NO.3消失的情人节 剧照 NO.4消失的情人节 剧照 NO.5消失的情人节 剧照 NO.6消失的情人节 剧照 NO.13消失的情人节 剧照 NO.14消失的情人节 剧照 NO.15消失的情人节 剧照 NO.16消失的情人节 剧照 NO.17消失的情人节 剧照 NO.18消失的情人节 剧照 NO.19消失的情人节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5 00:33

详细剧情

公车司机阿泰(刘冠廷/饰),是一个动作慢吞吞、连手表的时间、地震的感应都比别人慢的奇葩。他每天都会去邮局,找柜员杨晓淇(李霈瑜/饰)寄一封不知道给谁的平信。柜员杨晓淇和阿泰完全相反,是个凡事抢拍的超级急性子,唯独感情生活毫无进展,年近三十还是母胎单身。情人节前夕,杨晓淇被天菜阳光男刘老师(周群达Duncan/饰)搭讪,终于情窦初开的晓淇和刘老师天雷勾动地火;想不到一觉醒来,刘老师再无音讯、而且情人节居然已经过了?!每天来寄信的阿泰也再也没出现过...毫无记忆的杨晓淇,开始了一趟寻找真相的奇幻旅程...

 长篇影评

 1 ) 影评|《消失的情人节》——上帝力量的咸猪手

影片有着经典的AB面叙事,喜剧表面下隐藏着悲伤的情节,想法不错的奇幻设定,只可惜这个故事逻辑漏洞过于明显,形式的精心设计也许是影片唯一的优点。

如果把影片拍成纯粹的两个人的爱情故事,这个漏洞或许可以部分忽视,但影片后段晓琪父亲的出现表示创作者试图解释世界观,也是影片深挖价值的开始,但是这个开始没有阐明问题,却引出了更多的问题。

单纯的爱情电影可以不讲究逻辑合理性,但如果影片一定要上升到哲学思考,那么逻辑的严谨是最基本的要求。

影片的世界观是,部分的人类由于日常缺少了时间,因此会有“利息”,既在特定的时间中,其他人静止,只有他们可以活动。另一些人则刚好相反,会比“标准人”多静止一天。细细想来,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残酷的设定。

平日里比其他人慢一秒的人在这一天变成了所有“标准人”的上帝,所有“标准人”都变成了待宰羔羊。

这个设定让我最直接想到的就是《进击的巨人》的世界观,其残酷程度不输于前者,但其实也是一个可以展开精彩故事的设定,只不过需要一个黑暗的故事。

影片中男女主角的所谓的“爱情”也经不起推敲。男主角只不过是一个被女主角遗忘的路人,并且除了自我陶醉的给女主角寄信以外并没有为她付出过什么,充其量算是暗恋。

与渣男的对抗更多的是出于情敌的嫉妒,甚至在时间静止时带着女主角出游严格来讲是强迫性质的,这也是上面提到逻辑漏洞的体现。

所以,影片最后女主角见到伤愈的男主角,为何要感动的?喜悦的?还是出于什么感情的哭出声来,讲不通。

披着浪漫爱情故事外皮的只不过是贯穿人类历史的男性凝视,男主角看似痛恨渣男、惩戒咸猪手,但他与这些人的区别只不过是,他拥有一只上帝力量的咸猪手罢了。

 2 ) 陈玉勋官方回答整理

【为何要帮广播DJ做马赛克?】

我几乎每个角色的型都反覆想很久

一开始我是想要他是感性型的,像光禹那样(光禹别杀我,救命啊)

但到底是要什么样子呢?角色不出现,只听声音的话会很无聊

那是个穿汗衫的阿北还是个时尚帅哥、还是个文青?太帅或太有魅力又会抢掉两个男生的光彩

想来想去都不太对

后来我发现问题的症结了

以前我们听广播是看不到主持人的,只听得到声音,广播DJ就会带给我们很大的神秘感和想像空间

以杨晓淇的观点,她是不知道这位DJ的长相,那就不应该让观众看清楚这位DJ的长相

所以我决定帮他弄马赛克,也取名叫马赛克

想把他的脸直接用化妆化成马赛克妆,和造型师讨论了许久,实在太难实行,就直接在他脸上打马赛克

因为杨晓淇也是个会幻想的人,就让她去猜想马赛克本人是长什么样子,让他每次出现,马赛克的部位都不一样,最后有个镜头让马赛克没跟到,终于一瞬间露脸

然后就要面对竹升了,我老早就决定这个角色找他演,找了一个这么好的演员,又不让人家露脸,这导演是变态吧,不管怎样我还是必须先跟竹升讲清楚

我:竹升,我决定把你的角色打马赛克

竹升:蛤.....好呀....好呀....呵呵呵,很棒呀

他真是个很敬业的好演员,这样一个好演员就算不露脸也是能演得很好的啦

他这个角色一直到剪接完、配音时我都还在改他的语气和写他的台词,反反覆覆一直改,时常想到新的主意就写了新的词,然后传给竹升,要他找时间用手机录不同语气给我听,我就把他新的声音套进影片再剪接看看效果如何

我知道我的后期制片都觉得我疯了,我善变很难搞,但她们还是很努力地帮忙做

视觉特效公司也做了许多种不同大小密度的马赛克给我改来改去

竹升明知是个没露脸的角色,还是非常认真的满足我无理的要求

真的很感谢他们

我真的很龟毛又机车,为什么拍喜剧这么龟毛啦

【为什么想到壁虎伯,他的意义是什么?】

我写剧本写不出来时,看到家里有壁虎,觉得壁虎这种小生物很奇怪。每个出现在家里的小生物都有其目的性,蚊子是来吸我血的,蚂蚁是来偷吃东西的,蟑螂和喇牙是来吓我的,那壁虎干嘛住在我家,要吃蚊子外面很多呀,而且牠非常低调,低调到比卧底的间谍还低调

我们在家里也常会找不到东西,以前都怀疑是掉到黑洞或四度空间去了,看到壁虎后让我开始怀疑这家伙是不是跟遗失那些小东西有关,难道都是牠捡走的

这部电影有个重要的题目是「遗失」,遗失的那些东西究竟到哪里去了,是不是被收集起来了

那个低调卧底在人家里的壁虎好像很适合当这个收集者的角色,而且很切合主题

我们成长的路程也会遗失了一些东西,例如纯真、善良、同情心、想像力、热情…等等,编导像壁虎伯一样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放在电影里,端出来让观众失物招领,有感觉的就可以拿回去,没感觉的也可以pass

其实壁虎伯也就是这部电影的编导

我对过去美好事物和人情味的渐渐消失是十分不舍

能够被说老派,那至少是很幸福的,代表经历过美好的年代

要退休的壁虎伯是真的老派呀

【阿泰怎么知道杨晓淇住哪里?】

他再度遇到小淇之后,一定不想再失去她的消息,知道她在邮局上班,也就会想知道她住哪里,所以他其实是有跟踪她,就像跟踪小淇和刘文森去看电影一样

这张照片本来要放在片尾相簿里,但就是怕有人觉得他太变态才拿掉,其实不说明也很好理解

找这个景也是为了能从外面就看得出小淇住哪一户

至于跟踪算不算变态,我问过很多女生,她们都说如果是像金城武、乔治克隆尼那么帅就不会

这我也没办法替阿泰说什么

年轻时很多人都会追逐着爱慕的对象,会想知道她的一切,有点像粉丝,你说这种行为是变态吗?

我觉得是痴啦,不是变态,有些人心地善良但行为表现像个痴汉

阿泰是个慢吞吞但很专一的怪咖,小淇一开始也是觉得这人超怪咖呀

人有很多种,好人恶人都不是单一面向的

【阿泰怎么知道小淇在东石邮局等他?】

363天后的情人节前一天晚上,小淇call in给马赛克,谈到了自己请调到东石邮局

阿泰复健的过程也是每天听着马赛克的节目,期待着有一天能听到小淇的声音再度出现在广播里

那一夜,阿泰听到小淇又call in广播,隔天就前往东石邮局,买了一碗绿豆豆花要给小淇

一路上他都想逃回去,但小淇爸爸的请托是他再见杨晓淇最好的藉口

拜托别问我他那碗绿豆豆花是哪里买的

我也没吃到,不知道好不好吃

【小淇爸爸为何要离家,后来为何又说回不去了?】

问这题的多半是年轻人和女性,老男人问都不用问就能理解

禀持着拍电影要多跟观众沟通不然以后观众也不鸟你的精神,我还是说一下爸爸这角色的设定好了

爸爸的离家或想轻生没什么好不能理解,许多人走的时候是不会留下只字片语的,他都放弃这世界和这一生了又何须多言

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要别人快乐一点、看开一点,问忧郁症患者为何想不开,却没真的想理解他们内心的问题,生活担子已经很重了,没有力气在挑别人的担子

有些映后观众问到,我都有尽可能地回答

简单来讲小淇爸爸是个慢半拍又内向的人,不善于沟通,心事都往肚子里吞,他的个性也让他的工作不是很如意,升迁很慢,同事们只是把他当笨笨的好人看待

到了中年后,对老婆小孩都无话可讲,每天重复讲一样的话,演着人夫人父的角色

经常在半夜惊醒,感觉对身边的一切很陌生。失眠,想到自己年过五十人生已经走下坡,年少时有的梦想完全没有实现,这一生是他想要过的吗,他几乎都在为别人过活,从来没有认真追求过自己想要的,到了中年,他连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都不清楚了

某一天晚上在帮小孩做炒饭时突然想结束一切,不想再演了,应该就像把电视关掉那么简单吧,于是他忘了手上的锅铲,立刻出门,遇到了女儿,随便应付一下女儿继续走,看到一栋高楼门开着就走进去,居然顺利到了顶楼,就在他爬上围墙要往下跳时,发现下面的一切都是静止的,这奇怪的现象让他对世界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他的人生想结束前被按了暂停键,他不想再继续播放同一部片了,他想直接换频道,过不一样的人生,要变成另一个人

于是他走了,离开原来的生活,放逐自己,四处流浪

过许多年他才发现,火车出轨还是火车,不会变成飞机,他还是他,都已经年过半百了,不可能变成另一个人另一种个性,而对家庭的愧疚让他也无颜回去了

其实这个不理解真的没关系啦,解释再清楚,不理解还是不会理解,在这部电影里有得到自己喜欢的那一部份就好,这世界那么多种人,不可能理解所有人

【为什么阿泰要把他们的头转向窗外?】

出去旅游不要滑手机,多看风景

【小淇为何那么节俭?(我们的观众好投入,什么生活细节都问,简直当真实纪录片看)】

小淇每个月要付房租

弟弟妹妹都在中南部读大学,她要贴补弟妹的学费和零用钱

每个月也要汇一点钱给妈妈,以前举家迁回新竹娘家时,妈妈要供养三个小孩,也跟亲戚借了一些钱,虽然妈妈的老家有地方给她们住,但还是必须贴点房租意思意思,妈妈也是四处到各家米粉厂打工

小淇读大学有申请助学贷款,也是要还

高中时,爸爸失踪,让她家陷入经济危机,小淇对未来总是有不安全感,因此她拼命存钱,担心哪一天家里又有什么意外,必须急用钱

最大的梦想是出国去玩,但只能看看回收别人的明信片过过干瘾

附注:妈妈也许比较适合脸圆圆的李警官,但对的人总是在不对的时机登场,这就是人生呀

【为什么一开始那张明信片要选吉里巴斯?】

小淇没钱出国玩,看到要被送去回收的明信片有漂亮风景就会带回家贴在墙上,也po在脸书上骗人她去那边玩

因为吉里巴斯是个奇妙的地点,刚好位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交接处,国际换日线经过,同一个国家可以相差一天,跨过去就多一天,跨回来就少一天,本来是有两个日期的国家,后来才硬是改成同一个时区

它有世界的尽头之称,也是快要消失的国家

非常符合本片

本来有一度我把小淇和阿泰父母都写成去那边旅游或度蜜月,两个妈妈在那边怀孕,一个刚好往东跨过国际换日线,一个刚好往西跨过,所以这两个小孩长大后一个多了一天,一个少了一天

后来觉得光讲这件事就可以拍一部电影了,好麻烦就算了

【为什么在片尾字幕放了一首这么贵的西洋老歌?】

买这首歌除了花很多钱,还联络了三个多月才得到授权,买到时大家都很开心,因为这部电影没有这首歌不行

在结尾时我需要一首老歌而不是一段音乐,国语老歌的歌词都找不到贴切的,某天乱点youtube突然听到这首小时候常听的歌,马上被雷打到,就是它了

只有这首歌能搭配阿泰最后的情绪,尤其是转到后面的相簿时,完全吻合阿泰成长过程里的孤单岁月,想哭又想笑的荒谬人生,酸楚中还带着一点温暖

本片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段从结尾到相簿了

也很感谢我们的剧照师吴马克拍了那么多动人的照片

不知大家对这首歌有没有感觉,应该也是年纪大的观众比较有感吧,年轻人的老歌可能是2000年时的流行歌曲,我的老歌是1970左右

这部电影有很多冥冥之中被命运安排好的事,这首我6岁时候的歌,居然在五十几年后放进了我的电影里

谢谢Bee Gees,谢谢Robin Gibb

至于这首歌放在结尾有什么含意或设定?

我想的是电影里面看不到的,那是我的

你的就自己感受吧

【许多观众问,公车窗边贴的张老师和小淇爸爸有什么关连?是隐喻什么吗?】

嗯.......这.......完全是我们美术组的自由发挥,跟导演、编剧和小淇爸爸无关,美术组应该都喜欢看柯南

【胖弟胖妹不是没过情节吗?怎么又去参加比赛?】

阿泰多了一天,小淇少了一天,其他人都没多没少

小淇少的这一天就是情人节(星期天)

阿泰等于过了两个情人节,那个世界暂停的一天是他自己的情人节

小淇在情人节当天早上搭公车时,世界暂停了,当阿泰离开小淇房间,把公车归位,骑脚踏车去归还时,世界又开始运转,这时间也就是接续情人节早上小淇搭公车坐色狼旁边时,只是这时小淇不在公车上了,因为之前就被阿泰抱回房间了,胖弟胖妹发现小淇不见了以后,继续去参加比赛

小淇醒来已经是情人节隔天星期一了,她整整消失了24小时,从星期天早上08:35到星期一早上08:35,她都不在这世界上

所以,第一段的标题,「消失的人」除了爸爸和刘文森以外,讲的是杨晓淇,她才是消失的人

这样有清楚吗?

不要问我小淇不在这世界上那她去哪里了?

爸爸有说,有人多一天,就会有人少一天

其实我也常不在这世界上

【和尚之谜】

和尚是什么?

和尚是理解

人因为不被理解而感到寂寞,寂寞时总是渴望有个人可以作伴谈心

小淇爸爸是个非常寂寞的人,身处繁忙运作的拥挤世界和时间暂停的静止世界对他来讲根本没差,一样寂寞。但是当这世界暂停只有他一个人能活动时,遇到了另一个能动的人,这是找到了同类,那个孤独感有人可以理解了,有人理解你,就不会那么寂寞了

和尚是朋友

寂寞的人对空气讲话太悲惨,阿泰用写信来对小淇这个「朋友」说话,小淇的「朋友」是马赛克

我想要让小淇爸爸也能得到一点温暖,他也必须有一个朋友,他比小淇和阿泰更寂寞

这朋友当然可以是一只狗或一只猫,但我希望他是一个很特异的存在,可能只有小淇爸爸看得到,也只有他理解小淇爸爸

和尚是天使

他可以是类似西方神话中的天使或精灵,也可以是一只友善的妖怪,友善的妖怪已经有个壁虎伯了。我又不想拍一个有翅膀的天使来接爸爸,觉得会像cosplay,想来想去还是和尚好,最能代表小淇爸爸的心境,也有心灵导师的意思

和尚是自己的投射

佛有四大皆空、修行的意义,是小淇爸爸某部分的心境,但他又不想出家,他随遇而安、我行我素。如果他想出家,那上车的时候就会是他作和尚的的打扮

和尚当然不是来接爸爸去西方极乐世界的法师,爸爸如果死了就不会有后面那张和小淇的合照

那和尚到底是什么?

有形的来讲,他是个得道高僧,可以穿梭时空、来去自如,和小淇爸爸意念相通,小淇爸爸去外地采了野菜,要去永安渔港,和尚就会知道要去接他

他为什么要骑机车?因为他就是喜欢骑机车呀,溜滑板或轮鞋、开车都可以,但是他就是喜欢骑机车呀,骑车载人很方便,世界暂停也不用戴安全帽

无形的来讲,和尚就是「理解」,一个理解你的人

有些观众看这一段会感动,是因为你觉得「被理解了」

那这段不感动也不理解的人怎么办

没关系啦,这是电影里没出现的背景,当然不好理解,也不重要,真实生活有人理解你就好

会写这么多寂寞,是因为写剧本真的很寂寞呀

 3 ) 你怎么会那么傻啦~

《消失的情人节》击败《同学麦娜丝》获得金马2020金马奖是可以被接受的。

《同学麦娜丝》中黄信尧刻意致敬了前两部作品,构建了黄氏世界观,勾勒出一个可以用“甘霖粮”来描述的社会轮廓。三部曲中,尽管陈委员可能偶尔客串驾校教练阿文,但瓦勒里始终保持了极具风韵的形象,一如影片一脉相承的现实主义气质:消亡突然且悄然发生,在这之前是回光返照,而之后是压抑与平静。

与之鲜明对比,《消失的情人节》是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成年童话。在我看来它能胜出,也许是因为阿尧三部曲中的“甘霖粮”竟轻松地通过嬉笑之中的母女唇语说出来了——比起丧事丧办,丧事喜办且办得有模有样自然更加高明;当然了演员滤镜也是很重要滴。

没人能看到会说话的壁虎,也没人能从这个时空偷走一天,除非他在做梦。在梦中杨晓琪从壁虎的lost&found铺子里找回了进入另一个梦境的钥匙,她骑着电瓶车外出,丢失了行李箱但找到了旅行的意义。拧动钥匙打开邮箱,她终于发现吴桂泰的梦境。吴守护了一片神秘的海滩,杨晓琪抵达这个秘境时化身耶和华,亚当由刘冠廷扮演(如果此时吴桂泰导演的是《伊甸园的禁果》而非《创造亚当》,再来打拳也不迟呀)。鼻青脸肿的刘冠廷长得还真挺像米开朗琪罗画中的亚当......

消失的情节尾声时,消失的人出现了。第一反应是:这个人不就是《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思特里克兰德么?好家伙又离家出走又打工又画画的,没跑了。最后他坐着和尚的电瓶车走了。同样是佛教,大佛里藏着叶女士;而此处和尚骑着电驴载着消失的人,消失在消失的情节当中。这样的殊途同归是巧合,还是说现实宗教的peace&love确实总是那么阴间?

女会计和弟弟在公交车上怼文森这段印象深刻,“你怎么会那么傻啦?”

你怎么会那么傻啦?可能这就是爱情吧,变傻也甘之如饴。

 4 ) 从消失的说到情人节

1、关于时间的感知力

从影片开始,导演就捕捉了一个非常私人化的对时间的感受,“一天也不是只有24小时嘛,有时候会变成48小时,有时候是5分钟,每个人对时间的感受才不是手表上看到的那一种勒!”(被台湾腔洗脑了……)

既然有人个性急,有人慢半拍,世界上有各种个样的人,那么当然就有各种各样的时间了,这个观察还蛮妙的,就像房间消失的袜子、玩具和钥匙被壁虎保管一样天真的想象力。这个概念本身比“谜——解谜”的过程甚至幸福在身边更动人,换句话说幻想部分的颇有个人风格,相较之下单恋故事的部分却简单到有点乏味。

2、有情人有情节,就是两情相悦啰?

致吴桂泰:怎么会有人坚持几十年寄信给收不到的人啊,你也像我一样小时候爱看的小清新纯爱片吗!要不要这么痴情啊!好歹给我说句除了谢谢以外的话啊!

to杨晓淇:怎么会有女生看了这些信就喜欢上陌生人还继续等待啊!!救命,他和买豆花一去不回的爸爸一样不靠谱啊!完全比三岁不见的布娃娃更难找啊!!

以上请帮我分别寄给男女主角,因为两个人的感情居然不是交互的,起码绝对不是用line交互的。他们隔的不止情人节一天,简直是8块平邮快递也送不到的程度。这样也能互相理解的话,果然心有灵犀一点通,有情人终成眷属啊。

(这片子里其他的男性除了区块链骗子,就是公车骚扰或者偷闻内衣,还有中年走失…… )

 5 ) 《消失的情人节》比起“我爱你”,更可怕的是“我忘了你”

本文首发自公号【食焦】

今天是白色情人节,对于单身狗来说,消失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消失的情人节》在第57届金马奖上,《消失的情人节》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著剧本、最佳剪辑以及最佳视觉效果5个奖项。

还是那熟到烂的剧情

我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台湾偶像剧了,剧情统一,都是恋爱脑的校园青春剧,总觉得看完会降智。

本片是冲着贴热情人节,还大量的获奖看的。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部奇幻片,讲的不是爱情,是时间与被遗忘。有点像去年的《被光抓走的人》。这种剧情,稍微处理不当,就会落入俗套,豆瓣评分到4分以下……而这部电影居然拿到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

快一点女主和慢一点男主,十几年过去后会有一天的时间差,也就是“消失的情人节”这一天。电影前半段用女主讨喜可爱的人物特征向观众抛出问题,后半段则以男主傻憨憨的生活与回忆,解释这消失的一天发生了什么事。当然,本片台味浓郁,绿豆豆花、平邮、胶片相机、公交车……剧中有大量慢生活的元素,与我们的生活节奏截然不同。

在我看来男主就是个变态

在消失的这一天,男主带走了女主的身体,对女主为所欲为!!!摆弄着各种pose拍照,玩弄一翻之后,还知道女主住哪,送她回家后还在她家里思考了一晚——要不要亲她!这不是变态跟踪狂?暗恋癖?

比起“我爱你”,更可怕的是“我忘了你”

爸爸的消失,是因为家人的遗忘和忽视,甚至有轻生的念头,也没有人察觉,在回忆里,大家都只记得“爸爸要出去买豆花”,更可怕的是,十多年过去了,爸爸仍然记得,他欠女儿一碗绿豆豆花……

虽然觉得男主很变态,可是卖惨真的很吃香,暗恋十多年,定期寄出的平邮信件,大概是女主的生活节奏过于明快,已经把男主忘记得一干二净。而男主每天默默地开着公交车,接送女主。是笨拙的纯情,还是恶俗的猥亵就在你的一念之间了~

豆瓣上有一条总结本片我挺喜欢的:

斯以为情人节是“情人”与“节日”,编剧跟玩起的文字游戏,情人节还可以是“人”与“情节”。

 6 ) 一天

条目下看到一篇评论,作者一通掏心,讲了《消失的情人节》哪里不好,以及这部电影注定无法获得观众缘。

文章不无诚实地说,现实生活中,女性就是会被阳光热情、形象健康的马路骗子忽悠,对于不苟言谈的暗恋观察者,她只能感觉到,自己遇见了一个变态。更何况,电影里的女主角也被设置为相貌平平无奇,不无古怪。至于男主角,行为就更诡奇了。

如此肺腑之言,我都相信了,许多人就是这么想的。而陈医生所唱的,“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其实,也只能是歌词而已。

但反过来,人家导演陈玉勋一直就是拍这类台味浓,怪腔怪调的趣味电影,讲的都是形色小人物。较近的《健忘村》、《总铺师》,以前的《热带鱼》、《爱情来了》。有时候讲很大的洗脑话题,有时候只是贪恋人间烟火。如果你时间有限,那么,找《10+10》里的一则《海马洗头》就够了。

《消失的情人节》也不例外,它讲普通人中的失败者,女主人公不起眼,男主人公几乎是消失的隐形人。经过带有幻想的曝光与电影手法的发酵,为一段稍嫌车祸太多的纯情恋正名。

这些年批量出产的道德警察观众,他们油生的刻板印象中,失败笨拙的纯情,已然等同于万劫不复的猥亵,但时间暂停这种设定不专属于日系厂牌SOD,只需看15年前,风靡过豆瓣网站的《超市夜未眠》长片+短片版,就知道导演的偷天换日,哪怕有一些用情色打反差的内心纯情概念,早不是独此一家。

况且,陈玉勋过于积极主动地在爱情喜剧中,放置了咸猪手、杀猪盘之类的桥段,姿态已经足够亲民低调。他似乎意料到许多观众会思维逆行,不惜加上一堆喜剧佐料,放得太多,反而稀释了主题。

对于两个渴望爱情而不可得的年轻人,邮局平信所代表的慢节奏、公交车所代表的脱离按部就班生活轨道,那些快门定格住的爱情照片,都是失败者可望而不可得的心灵风景。它当然不是什么高妙的料理大餐,就是一碗加绿豆的豆花。

开头说的那位作者,也讲到这个豆花啦加什么绿豆啦,又不知道是什么玩意,看着就不稀奇。显然,原因出在《消失的情人节》完全只注重台湾市场,脱离了大陆语境,就好比拿了七夕,当本土情人节。至于绿豆豆花,只要在台湾夜市出没,有过一段时间的生活,那么,就能知道这种小吃只是简简单单的日常味道。再不然,哪怕是《新不了情》那么共情诉求明确的电影,支开男女主人公的,也不过是红豆糕,一个意思。

《消失的情人节》大致脱胎于摄影的一个概念,即1/100秒的曝光时间下(也可以更少的快门速度),世间景象、周围人物都在那一瞬间死去了,但又随着显影在上面活了过来。这个死去又活来的过程,只在那1/100秒的快门速度,反复擦写,重复,如同永恒了一般。观看过黑泽清的《暗房秘密》便可以得知,早期摄影的银板摄影术,把被摄者强制锁定在了一块钢板上,生与死都被模糊了。

至于永远比别人快和比别人慢的机巧设定,多出来的永恒一天,依然只能通过事后证物照片来呈现。快与慢,无非是在说,现实中的有些人,他们始终无法与周围社会协调同步,导致了过敏反应。

出走的父亲,人间蒸发,若在道德剧里,他是等待口诛笔伐的不负责任形象。或者变成泰国电影《时光机》中,那台废弃在家的钢琴。但成年人世界的真相,是有可得的给予,也就有不可得的缺憾。

《消失的情人节》似乎在讲接受、理解和原谅,当周围都忽视了一个人的情感需求,那么,他就处于原地消失,看不见的状态。余下的差别,只是真的失踪与选择性无视失明。电影采用聚沙成塔的方式,让永远比别人慢一点的角色,积攒到了老天赏饭我最大的一天。说到底,女主父亲,或者男主角,他们也不过是想在属于别人的365天之外,获得属于自己的一天。

你或许看到过这类故事,一辆不按照既定路线行驶的公交车,它径直按照司机想走的目的地去了。正如有些人可能还记得西雅图机场,那个29岁地勤工作人员理查德·罗素的故事。有一天,他开动一架客机,飞上了天空。他想去大海上,寻找那只逆戟鲸母亲——她背着死去的幼崽在海里游了1600多公里17天后才放开。最后时刻,他跟塔台道歉说:我希望这不会毁了你的一天……因为我的缘故,把大家的日子都搞砸了。

他被全世界知道的那一天,也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天。

说说这部金马最佳

 短评

俯拍倒地Ubike男然後起飛的那顆鏡頭很天才欸,也算是某種大場面了吧@@

5分钟前
  • nodot
  • 推荐

有人消失了单车,有人消失了豆花。有人消失了自我,有人消失了记忆。我是与你有时差的怪人,只能舔邮票留住时间。情人节这天,我用时间利息让世界静止,创造了与你恋爱的回忆,于你却没有意义。以为能靠肤色相认,你却如常对我说平信八块。人生是由回忆组成的,我的珍贵回忆于你却毫无意义,这是人生。

8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消失的情人节》首先名字就很像年度量产的青春爱情片,一开始看也觉得这什么鬼,浮夸演技,笑料尴尬,情节普通。但半小时随着剧情进入到主角的世界后,香了。影片有《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小荒诞和幽默,也有《想见你》那种谜团钩子的引力,搞怪和漫画风格的基调贯穿全片,但影片发生在稀松平常的邮局,公车,小出租屋等街角旮旯,正是这样真实的场景和普通小人物组合,和奇幻的设定形成奇妙反差,惊喜不断。不过在收尾的一些片段处理上,还是逃不出鸡汤台词怪圈,总觉得duck不必,此外虽然影片语境让表演有更多放纵空间,但演员在现实情感表现时,表演还是可以收一收的。

10分钟前
  • 大聪
  • 推荐

要给女孩子抹防晒啦

15分钟前
  • pinkwave
  • 推荐

“所有的爱情都是自我催眠。”

19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道德警察观众的刻板印象中,失败笨拙的纯情,已然等同于万劫不复的猥亵,但时间⏸这种设定,只需看15年前的《超市夜未眠》,就知道导演的偷天换日概念,早不是独此一家。况且陈玉勋在爱情喜剧中,放置咸猪手、杀猪盘之类的桥段,姿态已经足够亲民低调。对于两个渴望爱情而不可得的年轻人,邮局平信所代表的慢节奏、公交车所代表的脱离按部就班生活轨道,那些定格住的爱情照片,都是失败者可望而不可得的心灵风景。它当然不是什么高妙的料理大餐,就是一碗加绿豆的豆花。

20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你们根本不懂啊这个故事只要导演处理得稍微不好就会超恶俗,最后能将成片拍成这样还不配拿金马BD啊?!拿BP或许是不配,但也不妨将这看作金马对多舛2020的一点温暖寄望。“你可能会碰到很多很莫名其妙的事情,可是你一定要记得,我永远永远都爱你。”中途哭了好几次,为剧情而哭也为华语电影现今还能拍出如此轻松动人的爱情片而哭。距大陆上一次产出能看的爱情小品已记不清有多少年,我怀疑这片土壤已经没有适合爱情生长的养分了。

25分钟前
  • 烧信的玛嘉烈
  • 力荐

劉冠廷的行為其實跟變態沒有區別

26分钟前
  • JimmyLee
  • 还行

好可爱。台湾真美😭

28分钟前
  • Redux
  • 推荐

头一次意识到,情人节不只是情人和节,也可以是人与情节。而恋爱也只是回忆的创造,在彼此的回忆里,你可以是主体,也可以是脚注。快和慢,女孩和男孩,事理反应、生活节奏与感情投射全都错了拍,但有些对的故事,只能由他们完成。当世界被公式化之后,很多时候,不被关注与不被理解的人物身上,才有那些边界模糊的奇妙等待采撷,那一场哭哭笑笑的重遇,多少温柔骑了上来。湾湾的日子也很奇妙,快慢都能在这日常里找到自在。泰国虾多唱两次就可以洗脑了哈。

32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一个总比别人慢半拍的人,久而久之会不会比别人慢出24小时?快半拍和慢半拍的设定到了两个角色身上,并没有脑洞大开的使用,消失的一天这个设定也还是停留在一个奇幻的概念设定上,本质上还是一部台湾式的爱情喜剧,前半段女主角的性格很讨喜,后半段男主角的行为就很不正确了。女主角看到了那些信,对于“消失的这一天”,一点解释都没给,她就那么奇怪的接受了,并且爱上了那个人,并没有在“失忆”上给出合理的逻辑,电影就急匆匆的奔着happy ending而去。这片子属于创意很不错,编剧执行起来只是技巧在线,整体上还是缺了点更精巧有落实力的想法。三星半

3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女主角贡献了蜡像级演技。

39分钟前
  • 皮革业
  • 还行

拍了與自己以往文本題材迥異的《健忘村》一大失利之後,陳玉勳重回老本拍愛情喜劇,新作《消失的情人節》可以說是輕鬆可愛、並品見初心,將《熱帶魚》的那番傻勁套用於愛情上,並譜出一篇既可愛且風趣甜蜜篇章,前半段大霈那條劇情線很適合改編成舞台劇(其實陳玉勳的片子都蠻適合改編成舞台劇的),直到以劉冠廷為主的後半段一整個主旋律大轉變,而隨之更加濃烈的是它的奇想;一直都很對陳玉勳的電波啊,喜歡他電影中的純粹、喜歡他電影中的惡趣味。我們的生活步調不同,「要好好愛你自己,因為也有人愛著你。」致所有在感情上無論是成功或失敗的人,而這份關於愛的「真誠」,在現今的台片已經很少了,如今看了《消失的情人節》,這份真誠回來了、最初的陳玉勳也回來了。

40分钟前
  • 浪人麥特
  • 推荐

重逢的时候 跟着杨晓淇一起哭了 可爱的小眼泪

43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一听是做区块链的 十有八九就是骗子没跑了

46分钟前
  • V ə RONICA ✿
  • 推荐

可以!很可愛的愛情喜劇,燈光攝影美術佳,跟健忘村一樣,設定都有些獵奇,原以為劉冠廷才是主角,殊不知看了才知道女主角李霈瑜才是本片戲份最多的,整部片最魔幻也最好看的橋段就是24小時的時間暫停時刻,故事很簡單,其實就是一個男生暗戀一個女生的故事,但增添了家庭疏離議題、親情做探討,也許女兒終究不瞭解父親為何突然離開,但我想中年危機的男性觀眾,會對本片的父親一角產生強烈共鳴,玉勳導演的視聽語言依舊讓人看的很舒服,陳冠廷演傻大個純情男意外可愛,與之前的流氓氣息相去甚遠,沒在情人節上映可惜了,我很確定這部絕對會比什麼《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好看(即便我沒看過那部片)

47分钟前
  • Puff
  • 推荐

「你自己要好好過,因為有人愛著你」

51分钟前
  • 勒柯克
  • 推荐

快一拍女生和慢一拍男生,两个视角的正反打,其实就是“情书”的故事,但类型片元素掌控得不错,零元成本拍出奇幻效果。值不值得那么多金马奖另当别论,无语的是豆瓣竟然删光了今年所有的获奖信息...

5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整部电影都透着一股与世无争的可爱劲,不带预期反倒惊喜不断。片名拆解开来的两种视点,时间利息的设定也很讨巧。不知道是不是太久没有看喜剧了,观影中爆发了近三个月来最多的笑声。欸哦捏嘞,软糯的台湾腔Q弹甜腻,很喜欢。

56分钟前
  • 有鳿
  • 推荐

有没有人爱着你,其实取决于你有没有爱自己。“消失的人”与“消失的情节”,形式和设计感都挺有趣。居然是这样的一部浪漫爱情喜剧拿下了金马最佳,轻松诙谐,比标《被光抓走的人》+《爱情回水》,其实算还不错了。

60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