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科幻片美国2021

主演:基努·里维斯,凯瑞-安·莫斯,叶海亚·阿卜杜勒-迈丁,乔纳森·格罗夫,杰西卡·亨维克,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贾达·萍克·史密斯,佩丽冉卡·曹帕拉,克里斯蒂娜·里奇,朗贝尔·维尔森,安德鲁·卡德威尔,托比·奥伍梅尔,马克思·雷迈特,约书亚·格罗斯,布莱恩·J·史密斯,埃伦迪拉·伊瓦拉,迈克尔·X·萨默斯,马克斯·毛夫,帕鲁布·科里,弗莉玛·阿吉曼,安德鲁·罗斯尼,里奥·盛,特尔玛·霍普金斯,约翰·盖耶塔,Donald Mustard,基姆·利布莱利,查德·斯塔赫斯基,朱利安·格雷,陈虎,史蒂芬·邓利维,艾

导演:拉娜·沃卓斯基

 剧照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剧照 NO.1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剧照 NO.2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剧照 NO.3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剧照 NO.4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剧照 NO.5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剧照 NO.6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剧照 NO.13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剧照 NO.14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剧照 NO.15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剧照 NO.16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剧照 NO.17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剧照 NO.18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剧照 NO.19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3

详细剧情

  尼奥(基努·里维斯 Keanu Reeves 饰)和崔妮蒂(凯瑞-安·莫斯 Carrie-Anne Moss 饰)重回矩阵:在这里,一个是矩阵创造出来,周而复始的日常世界,另一个则是隐藏其后,真实的人类世界。为了弄清楚自己所处的“现实”究竟是真是假,尼奥不得不再次做出选择……

 长篇影评

 1 ) 系兄弟就来矩阵里砍我

三年前的春节档有部名叫《新喜剧之王》的电影上映。我最初知道有那么一部电影时,第一反应是:不会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山寨网大吧?后来发现居然真的是正儿八经的星爷作品。

《黑客帝国4》那种“横空出世”的感觉就让我想起了当年的《新喜剧之王》——大部分观众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项目的时候,电影居然已经拍得差不多了,预告片也出来了,都准备上映了。《新喜剧之王》毕竟是中小成本的喜剧片,只要是星爷亲自把关,哪怕达不到他巅峰的水平,也不会差到击穿观众的心理防线。《黑客帝国》就不一样了,那是凝聚了当年两个导演半辈子的人生哲学思考,再依托好莱坞强大的电影工业体系制造出来的顶级科幻商业大片。三部曲已经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了,续集可不是一拍脑袋说拍就能拍出来的。

《黑客帝国4》看起来比较有诚意的一点是,除了导演回归(准确地说是只回归了一半),男女主角也回归了。不过我想华纳真正邀请的顺序应该是先男主角基努里维斯,然后导演,再利用前面这两位的面子邀请了女主角。这个早已完结的故事之所以时隔20年后又被拿了起来,而且不是翻拍重启,是沿用经典角色续写原本的故事,原因当然是基努里维斯近年来又凭借《疾速追杀》系列翻红了。而《疾速追杀》里面又时不时甩一两个《黑客帝国》的梗出来抖一下机灵。华纳大概想的是,反正被别人消费也是消费,那还不如我们自己消费,于是就让基努里维斯顶着约翰威克的造型回来演尼奥了。

经历大前年《终结者6》的打击,我对于《黑客帝国4》一直不敢抱有太大的期待,生怕它又是一部想要模仿《金刚狼3》依靠献祭男主角来提升逼格最后赔了主角又折票房的尴尬之作。《黑客帝国4》最后的结局出乎我意料的圆满,对于很多人来说算是弥补了《黑客帝国3》悲剧收尾的遗憾。

只不过大团圆结局释放的善意又被整体制作的敷衍给抵消了,总体符合我对它的低预期——看之前我觉得能达到《木星上行》的水平即可,看完之后发现确实是连《木星上行》都不如。不过毕竟本片有基努里维斯,所以还是讨厌不起来。

整体上不看好本片,但心底还是略微有一丝幻想《黑客帝国4》能稍微往《超感猎杀》而不是《木星上行》的水平靠近一点点。这丝幻想最终是破灭了,不过很高兴看到本片出现了几位《超感猎杀》的熟人。

不知道裴斗娜是不是被本片稀松的动作设计吓跑了,毕竟她在《超感猎杀》里面的人设是格斗高手,而且用的是东方武术,与三部曲的打斗风格比较接近。如果她也能加盟,那么新一代船长的职位估计就落在她头上了。甚至我觉得裴斗娜演船长的话,也就不需要再搞一个年轻版的墨菲斯了,凭她的气场和身手,俨然是女版墨菲斯。脑补一下初代电影墨菲斯和尼奥在训练程序里面的道场切磋,把墨菲斯换成裴斗娜,是不是毫无违和感?

当然现在的女船长杰西卡·亨维克我也挺满意的。最早看到这个演员是在《星战7》里面,她演反抗军的一名飞行员,戏份不多,但是惊鸿一瞥已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后来再追《权力的游戏》,也会格外关注沙蛇的戏份。

关于这个女船长的名字Bugs,我第一反应也认为是系统漏洞、错误的意思。但是当她露出兔子文身,我就知道这个角色的名字其实应该翻译作“兔八哥”才对。兔八哥也是华纳的IP,而且兔八哥担任主角的《空中大灌篮》也跟《黑客帝国》系列有相似的命运,时隔二十多年突然被拉出来炒冷饭。

《黑客帝国4》有点像电视节目《王牌对王牌》的小品环节,找来当年的几个演员随便演一演,号称还原经典,整体带着两分情怀、三分恶搞、五分粗制滥造。但我觉得拉娜沃卓斯基导演又十分清醒,她知道自己拍了个什么玩意儿,但作为这个项目当中最有话语权的人之一,她又通过刻意与前作区别的影像风格来制造出一种自己与这部电影的疏远。因此观众可能会觉得这部新片很蠢,但不会显得导演很蠢。这就与华语片领域一些吃老本的导演形成鲜明对比了,没错,我说的就是刘镇伟。

如果只是想贩卖情怀,拍电影是非常费力不讨好的,不如像《哈利波特》那样搞个20周年特辑,即便把原作者都踢出局了,口碑依然很高。而且《黑客帝国》的导演就是原作者,绝不会有被踢出局的风险,毕竟姐妹俩又不像JK罗琳一样说错了话得罪了跨性别者,反而她们俩本身就是跨性别者,身份绝对安全。

说到《黑客帝国》的导演,鉴于他们曾经有过兄弟、姐弟、姐妹的不同阶段,很多人一直觉得要以适当的方法称呼他们是个技术活儿。其实我觉得不管哪个时期,都可以统称为“沃卓斯基二人组”。

看完《黑客帝国4》全片,我仍不太清楚本片的导演到底是知道观众想要什么,还是不知道。说不知道的话,她把男女主角带了回来,确实是弥补了老影迷当年的遗憾;可要说知道的话,那她又怎么会放任第四部的动作戏如此划水。对于一个《黑客帝国》影迷来说,不管让你20年如一日地痴迷于这个系列的最终核心魅力是什么,最一开始吸引你的一定是酷炫的动作戏。这就好像两个人搞对象,最终能一起生活几十年肯定是因为一些内在的东西契合,但是一开始能走到一起,合眼缘是最重要的。

现在的好莱坞大片打斗风格越来越写实,我一度也以为上世纪末的香港武指热潮彻底翻篇了。可是去年的《尚气》让我看到,那种香港功夫片的套招对拆仍能发挥其魅力,所以《黑客帝国4》延续三部曲的动作戏风格完全没问题,不必因为过去十年来动作片领域的革新而感到不知所措。何况《黑客帝国》的大量动作戏都是发生在矩阵的虚拟空间里,带一点杂耍或卡通的感觉也毫不突兀。

然而这一次的动作戏似乎是卡通得过头了,尼奥解锁的新技能是放龟派气功,而且使用起来毫无节制,从头放到尾。就算是卡通感,观众希望看到的也是富有设计感和韵律感的,而不是像开挂一样一抬手敌人就躺一片,太极宗师闫芳直呼内行。

我年轻的时候,电视上有那种互动点播频道,有人打电话进来就可以选择节目播放。我是从来没点过的,都是别人点什么就跟着看一点。当时节目单主要就是Flash动画(《大话三国》之类的)、MV(F4的歌曲居多),还有一些电影片段。我记得点播《黑客帝国》的特别多,主要就是崔妮蒂的360度回旋踢、尼奥闪子弹、男女主角带很多枪闯大楼等片段。

后来就借了影碟回来完整地看了一遍,瞬间就被这个故事吸引了。那些年也正好是我刚开始玩网络游戏的时候,所以对于《黑客帝国》的设定接受起来一点也不困难——这就是一个超大型、超逼真的网络游戏。进一步想,如果《黑客帝国》揭示的就是世界的真相,那么整个世界就是这么样一个网络游戏。

我也曾跟我爸一起重看《黑客帝国》,他的注意力就完全在打戏上,我给他讲解世界观设定他都听得心不在焉,似乎不太感兴趣。我爸的学问和理解力当然比我强得多,但是成长经历不同就注定了《黑客帝国》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思维狂欢。

至于年轻一代观众,如今早已是个随便什么人都能聊两句元宇宙的时代了,光是流行文化和电影流域,也有《刀剑神域》《头号玩家》《失控玩家》等涉及类似话题的作品,虽然未必如《黑客帝国》三部曲那样严肃深刻、给人极度逼真的压迫感,但也确实稀释了年轻观众深入探讨虚拟与现实的界限之类问题的热情。如果一个从小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年轻观众今时今日才第一次看《黑客帝国》三部曲,恐怕很难有我们那代人当初那种仿佛打开一扇新世界大门的奇妙体验。

在我玩网游玩的最起劲的那些年,我也会觉得游戏角色就是我的化身,我的意识进入他的身体,我以他的形态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可是近年我又有了些新的感悟,越来越觉得玩家和游戏角色的关系不是那么回事。游戏角色固然会按照玩家给的指令做出行动,但他或许也有一套自己的逻辑给出这么做的理由。玩家和他的游戏角色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心里有着不同的盘算,但是最终殊途同归,导致同一个行为结果。玩家操控游戏角色砍怪是为了拿经验、爆装备,而游戏角色本身却可能觉得自己是出于使命感、正义感等原因。玩家和游戏角色并不是完全思维同步,只是结果同步。

反过来想,我们认为自主做出的选择,也可能是另一维度的某个玩家以某种方式影响我们做出的。在下达这一指令时,他不必像觉醒前的尼奥一样,全身浸泡在一个舱室中,而是有可能正悠闲地吃着泡面。硬掰着游戏角色的手脚强迫他执行指令,他马上就会察觉到不对劲,也许宁死都不肯配合。悄悄地引导他以为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选择,让他产生自我意识的幻觉,这才是高明的玩法。《黑客帝国》系列当中先知对尼奥的引导,也许就是现实世界中我们与我们背后的玩家之间真实的关系。

正因为《黑客帝国》三部曲的世界观设定太像游戏,所以这次续集干脆就说它是游戏。当然观众都知道这肯定不是真相,要不后面怎么打得起来。然而前面的“三部曲游戏说”太过合理,而推翻这一说法的又都是老观众已无惊喜的重复套路——特工去公司抓人、墨菲斯跳大神、红蓝药丸、手穿镜子,故事推进上,感觉就是导演喊了一声“直接来吧”,然后就到了下一幕,观众跟不跟得上、接受不接受都无所谓。

尼奥的形象让一部分观众觉得与游戏制作人的身份设定不搭,但我觉得还好,这一看就是老出席游戏发布会的业内人士了。

华纳出了烂片,通常观众都不会迁怒于导演和演员,而是追着公司骂。导演是怎么把自己择出来的,上面已经说过了。至于演员,尤其是尼奥和崔尼蒂这对搭档,老观众都是抱着看到就是赚到的心态,也不会苛责他们。

其实基努里维斯不止演华纳的烂片可以被原谅,由于观众缘太好,他现在演任何烂片都可以被原谅。前一阵子还有一部质量欠佳但观众丝毫不怪罪主演的电影上映,就是古天乐的《反贪风暴5》。我觉得基努里维斯和古天乐还挺像的,都是踏实演戏、低调做人、热心公益。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他俩合作主演一部电影。

 2 ) 《黑客帝国4》真拍砸了吗?我们有一些不同意见

剧透预警

本文部分整理自铥铥科幻电波Vol.171

2000年是个神奇的年份。

那个最好的时代诞生了3部幻想里程碑:《哈利·波特》《指环王》《22世纪杀人网络》。

也就是《黑客帝国》。

在铥铥科幻电波Vol.59&61,我们曾说,《黑客帝国》是一次“阿宅的完全胜利”。

当年,沃卓斯基姐妹用极度中二的意象、高度前瞻的思考和绝对先锋的视听语言,完美融合商业性与私人性、大众文化与亚文化、先锋与通俗,制造了一场掀翻所有人想象的赛博暴雨。

20年后,《黑客帝国4》迎来了史上最汹涌的差评。观众认为它“差到可以载入邪典历史”“一次成功的怀旧,没有新东西”“是对当今以IP为主导商业片风潮的一个巨大中指”。

某种程度上,它面临着类似《指环王》重映(或整个赛博朋克类型)的困境:

审美和技术巨变,当初的命题褪去神话色彩,显得不合时宜,设定‍也难以继续,故事还要怎么讲下去?

《黑客帝国4》真的拍砸了吗?我们有一些不同看法。

01

沃卓斯基没有放弃

整个2021年,如果要评选年度最赤诚创作者,一个是庵野秀明,另一个就是沃卓斯基姐妹。

痞子用滚烫真心道出再见,而沃卓斯基姐妹拍着良心讲述了某种相信:

相信这糟糕的世界上,还有东西值得坚持。

它不像《不要抬头》般吞下红药丸,对现实竖起中指彻底躺平,也不像《头号玩家》般给你蓝药丸,为阿宅构建一座大型童年回忆游乐园。

我们在《黑客4》中收获的感动,是创作者的自觉和底线:沃卓斯基没有放弃。

《黑客帝国》老三部曲如此完整、先锋而迷人,因为导演已经将自己对哲学、信息技术、御宅文化等一切中二元素的热爱推到了极致。

她们认为“叙事”的意义,就是创作者向全世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然后把后续交给观众。“这些透过我(们)说出来的故事,已经不属于我(们)。”

沃卓斯基不想制作续集,制片方不同意,只好在电影里喊话——

抱着什么样的期待和理解进入这部电影很关键。

乍一看,《黑客4》仿佛“Matirx主题乐园粉丝深度游”,情怀糊脸,想要的新东西却没有,预期的落空让很多人失望,创作者在片中表现出的愤怒和不甘,也让观众感到冒犯。

但《黑客4》没有止步于愤怒。

面对糟糕的环境,它咒骂了所有人,但又小心翼翼地守护了某种东西。

这部糟糕时代的英雄电影,用创作者最后一丝坚持问了一个问题:

你还相信吗?相信爱与英雄梦想吗?

02

爱与英雄梦想,你是否相信?

“我们创作里最关键的元素,就是自我定位与转变,而在其下支撑所有创意的基础元素,就是爱。”——莉莉·沃卓斯基

萦绕《黑客帝国》系列的两大关键词,是“爱”与“中二”。理解本片的关键,就是厘清这两个关键词如何与前作互文。

1、爱,支撑自我定位&转变的基础元素

《黑客4》诞生于拉娜·沃卓斯基某天半夜醒来、思念去世父母的巨大悲痛。

“我的大脑开始构思一个能够抚慰人心的故事。在这之后的一个晚上,两个已经死去的角色——尼奥和崔妮蒂,在我的睡梦中重生了。”

献给母亲和父亲:爱是万物的起源

“爱”是《黑客帝国》始终如一的主题。虽然整个系列爱情戏不多,Neo和Trinity看似并无太多火花,对“爱”的执着探讨却一直潜伏在水面之下。尼奥和崔妮蒂的爱情在老三部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事件发展,改变最后‍‍后的结局。

而《黑客4》再次表达了一种相信:

相信“爱”可以穿越时间、生死、自我怀疑和糟糕的世界,穿越制片方对创作者的逼迫,成为无法磨灭的存在。

为此,导演在设定、叙事、结构、视听语言等层面使用了各种方法,这里举出三种——

第一,“握手”意象。

Matrix的架构师(本作中的蓝眼镜心理咨询师)洗脑尼奥的说辞是:用指尖触碰到的东西才是真实的。

结果,崔妮蒂和尼奥正是通过握手才激活了对世界真实性的怀疑。‍

影片每次重点呈现他们联系,不是用“亲吻”或“拥抱”,而是用《创造亚当》般指涉人神相连的“触碰手指”。

对“触碰”的强调贯穿全片

第二,前作中两个AI相爱诞生的后代——黄衣小女孩萨蒂,长大了。

机器在进化的过程中产生人性、诞生的具有灵魂的爱之结晶,可以稳固地存在,并左右故事走向。在第四部里,萨蒂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关键时刻帮尼奥‍救出了崔妮蒂。

第三,身份对调。

《黑客帝国》三部曲是一个古典的英雄成长故事:男孩受到感召,踏上了‍拯救世界的道路,并经历了自我的重生。‍‍在这种传统的男性英雄叙事里,崔妮蒂打破了某种常规。

她以冷峻的中性气质展现了性别的流动性,在尼奥怀疑自我的时候,用一个反向的‍‍童话故事里的吻——一名女孩亲吻男孩,让他复活——告诉他,我爱你,我相信你。他们的感情没有炽热的山盟海誓,但有始终如一的坚定。

在剧作结构上,崔妮蒂的结局必然是死路一条,献祭自己的生命来唤醒英雄,完成自我成长,拯救世界。 第四部中,崔妮蒂终于觉醒了。作为一个女性英雄,脱离叙事套路,在过去男性英雄应该觉醒的时刻承担了最重要的 magic moment。

她不再拥有至美的硬朗线条,‍不再骑着摩托车穿着紧身衣打打杀杀;‍她结了婚,有一个看起来挺普通的老公,有两个缠着她的孩子,还有了一个完全不相称的新名字——蒂芙尼。

彩蛋:老公是《疾速追杀》导演

尼奥则成了胡子拉碴的落魄中年,眼睛失去光芒,因为所有人都告诉他:你疯了。你设计了一款名叫Matrix的游戏,崔妮蒂只是游戏里的幻想角色。尼奥不再相信世界、相信自己,是崔妮蒂改变了一切。

这个笑容令人心碎

《黑客4》的第一个magic moment,就是尼奥和崔妮蒂的咖啡馆见面。他们曾经为彼此牺牲,‍现在又‍忘了对方是谁,‍不断否认自己,怀疑世界,‍却一见如故。

仅仅坐在那里便是无条件的信任,这就是“爱”的完美诠释。

再看亿遍QAQ

这次,是崔妮蒂主动握住尼奥的手,开口说第一句话,当救世主不再拯救世界,只想拯救爱人,又是崔妮蒂带他飞翔——她不再是辅助角色,而是事件的核心。

经历了身份、事业和情感的重大变化,沃卓斯基相信“爱”永远值得被表达和赞颂。电影中‍几乎每个情节都像漫不经心的恶搞,唯有在表达两人感情时,你会感到导演在用力。‍这种magic moment构建在前三部对爱情始终的坚信之上。

至此,《黑客帝国》水面之下的冰山主体再次浮现:不管技术怎样发展,‍世界怎样虚幻,‍我们能够守护的最真实的东西,就是“爱”。

2、中二,完成自我定位&转变的外在表达

这里说的中二,是说整部电影英雄叙事背后的导演意图:我们就是喜欢宅文化。

《黑客帝国》,史上最成功的阿宅商业电影,沃卓斯基毫不掩饰私人趣味,完美融合了港片(中国功夫)、美漫(超人)和日漫的中二精髓。在角色、意象、元素上明显指涉西方神话哲学,像EVA一样玩宗教梗,像《攻壳》一样掉书袋,最后,把这些最古老的元素跟最新的计算机概念结合起来。

尼奥,被选中的弥赛亚,黑超+立领大衣,徒手挡子弹,可以飞檐走壁,会中国功夫......上升路径取决于“是否相信自己拥有以上开挂般的中二能力”。

重返Matrix 60年后,尼奥飞不起来了。

他猛戳镜子,只碰到一块固体;桌子上的TGA奖杯、Trinity手办,是向现实妥协的证据;他在心理咨询师面前像孩子一样委屈。

基努·里维斯那张随时跳戏到John Wick和强尼银手的脸,完美诠释了中年英雄的痛苦:

当一切神圣使命褪去光环,英雄如何自处?

多年的自我催眠、否定、无力、不甘,在“我可以”和“我不行”之间反复横跳、心力交瘁的疲惫,冲出屏幕直插心脏。这也是《黑客帝国》中闪现的福柯理论:当你怀疑世界的时候,其实是怀疑自己。而对英雄来说,怀疑自我最为致命。Matrix强制尼奥活着,但让他再也不相信自己,朋友、同事、医生......无数NPC诱导他完成自我规训,通过定义“你疯了”“我确实疯了”把他隔绝。

《黑客4》呈现的中年英雄心境真实到扎心,就像每一个大喊“我还相信光”的中老年阿宅,拼尽全力抵抗庸常。

沃卓斯基没有放弃每一个宅梗和比喻:

片头数字雨干脆变成了日文,大方承认“我们就是喜欢日漫”。

离开虚拟世界的途径升级了,不是打电话,而是通过“windows”。

沿用老三部符号体系,兔子、猫咪、水流,舰长第一次认出偶像救世主,就是在擦玻璃——第一部中尼奥/Thomas Anderson被老板训斥后隔着玻璃擦掉水流的动作。

跟前三部相比,本作的尼奥只会发射龟派气功。

他不相信自己能飞,是崔妮蒂飞起来拽住了他,傻乎乎荡在半空还互相提问:“是你在飞吗?‍”‍“好像是。”

《黑客4》的中二全方位从里到外,笨拙、愚蠢、傻到爆炸,却打破第四堵墙,让主角、创作者和观众“三位一体”(trinity)般重叠。

面对糟糕的现实,很多人会放弃,沃卓斯基仍在任性坚持。她们骗过了所有人:别信,这就是个烂片。然后才袒露真心——

记得吗,中年救世主蹲在马桶上,看到厕所墙上一句话:

It is so much simpler to‍‍ bury reality than it is to dispose of dreams. 埋葬现实比摆脱梦想更容易。

沃卓斯基选择了更难的路,‍拒绝被磨平,浑身长满了刺,跳起来讽刺所有人。痞子说,阿宅回到现实吧,而沃卓斯基说:你为什么不再相信另一个世界,不再相信新的可能性?

20之后应该有这样的中年英雄电影,告诉我们:无论世界怎样,你都要相信。

03

《黑客帝国4》的时代性

尽管导演完成了一次声嘶力竭的呐喊,我们还是难免失落:这个时代,《黑客帝国》的续作注定只能是大型行为艺术,从此跌下神坛吗?

英国‍作家约翰·罗斯金说,“伟大的民族在三种手稿中写下他们的自传,这就是行为之书、语言之书和艺术之书。如果不读其他两本书的话,其中任何一本都无法读懂,但三本书之中只有最后一本是值得信赖的。”意思是,艺术是时代的反映,而且几乎是最没有办法‍‍撒谎的那一种。

为什么《黑客帝国》难以复制它在1999年的成功,必须理解时代的巨变。

一是技术的变迁。

2000~2020,这20年,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信息技术爆炸期。

当年还在拨号上网,如今已经讨论元宇宙。《‍黑客帝国》的前传故事在03年动画版The Animatrix里交待得很清楚:最初,人类跟机器人爆发了战争。人类切断了机器人的能源——太阳,机器人就建造了矩阵,把人类圈养起来做电池。

当年,这个构想很了不起,是因为它把“人机关系”放在最极端的对立情况下,进行了一场思想实验。“20年前,我们期望互联网对人类是一场革命,对真实与虚假,对机械与肉体之间,对肉身和精神,希望它开天辟地,摧枯拉朽”。

20年后再一看,这种设定已经无法成立。我们几乎已经身处Matrix,每个人都用全部生命盯着屏幕,用观看时长和转评赞来为网络世界贡献一点点微弱的‍电量。

所以第四部做出了一个重大调整:人和机器不再二元对立。

尼奥醒来时感叹,折腾这么多年,还是回到了原点,船长说,不,我们没有停滞。在尼奥沉睡的几十年间,人类可以控制机械生物,和它们建立牢固的情感联系。同时,虚拟世界可以向现实世界投影了。

一种是“粒子型法典”,帮程序以实体形式进入现实世界,操作机械甚至参与战斗。

握手/触碰的意象不断出现

一种是“转基因”草莓,人类种出了草莓等自然作物,不用再吃恶心的合成食物,但草莓的基因序列却来自Matrix数据库,回应了第一部经典的“吃牛排”桥段——我知道牛排是假的,但Matrix告诉我的大脑,牛排好吃。草莓接替牛排,在第四部中继续探讨“存在的本质”、搅动现实和虚拟的边界:如何证明草莓的味道不是假的?尼奥真的回到现实了吗?

二是创作环境的变迁。

99年,《黑客帝国》引发的狂潮不只有观影热潮,‍还有全世界哲学家和哲学爱好者的疯狂讨论。当时,沃卓斯基思考世界真实性的理论武器是鲍德里亚、康德等,她们借由先哲抛出严肃思考:我们的生活之外是不是还有别的东西?

可是今天,“如何证明世界是假的”成为网络段子,关于存在的思考被网络大众娱乐文化消解,一如《黑客4》中,尼奥为了人类解放付出的一切被“廉价化”“娱乐化”,‍‍变成了一款电子游戏。每个人都可以振振有词地解读它、‍评价它,每个人都对造物主指手画脚:你可以这么改,下一部这么搞。如果艺术也是“创造新世界”,那么创造出来的世界到底属于谁?‍尼奥在游戏公司会议上感到的困惑,是他作为救世主的痛苦,也是沃卓斯基作为导演‍‍的痛苦。

《看电影》主编阿郎说,观众对《黑客帝国》对前几部的印象会变成一种期待,强加到这部电影之上。当初那种对人类未来走向的思考和视觉语言的震撼,现在会减弱,造成期待度和可看性很低。但是它好在一点,就是仍然紧扣着网络和人类的关系,在思考:网络到底是一种解放,还是一种退步。

《黑客4》没有放弃对网络的思考。

用第四部对《黑客帝国》系列进行解构,对信息技术的20年‍变迁给出新的回应,就是沃卓斯基姐妹的答卷。

这不是一部创造新世界的电影,而是一部让新世界中的人们思考自己存在的电影。它真正触动了我们的少年之心:你是否相信你坚持和热爱的东西是有意义的。同时,它也是一声给创作者和每个人的警钟:网络时代,什么样的艺术作品值得被留下?你是否只想看大数据投喂的猫咪视频?

Wake up。

这正是赛博朋克从诞生之初的问题,《黑客帝国》灵感源头之一、95版《攻壳机动队》里素子的最后一句话:网络如此宽广,我要到哪里去?

它不再只是一句孤高追问,而应该是每个人正在面对的,平凡的终极命题。

💊

本文部分整理自铥铥科幻电波《黑客帝国》特辑

 3 ) 第一部分吐槽华纳,第二部分展示三部曲和平结局,第三部分华纳想要的大场面

对,这个续集真的不是大家想要的,不是观众想看到的。但是看过之后的人,都能明显看出来,这也不是导演和主创们想要的,甚至更不是他们想拍的,他们压根不想拍!

第一部分:吐槽华纳

有可能就是导演邀请基努时的真实对话

从第14分钟到第30分钟,整整15分钟,都是主创组在吐槽华纳,并且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都展示了出来,比如“不是我们想拍,是华纳逼我们拍的,不然就取消合同”,“三部曲已经很完美了,第四部要讲啥?”,“华纳说了,有没有我们这些原始团队,都要拍”。

所以,主创团队估计觉得,与其让别人毁了自己的牌子,不如自己砸了算了。

华纳的要求

主创们的想法

游戏的创作者在讨论续集要讲什么主旨的时候,其实就是电影背后的主创们在告诉所有人,我们讨论了,也认真考虑了,三部曲很完美,我们想要延续三部曲的精神,在三部曲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哲学,更多的创意;但是华纳说了,要原创性、要新鲜感,要枪枪枪,要混乱,要打斗。所以,我们也不知道第四部要拍什么

太矛盾了!!!!!!!

最开始精神抖擞的主创团队

最终无奈的主创团队写照1

最终无奈的主创团队写照2

为了自己将要毁掉的经典,留下了眼泪

其实从剪辑也能看出来,在讨论游戏续集的时候,剪辑插入了尼奥无奈的生活,从开始精神抖擞的锻炼、面对生活,到最后颓废,其实也是代表了整个创作团队的心路历程,“我们很无奈,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拍,又要毁掉自己的孩子,我们也很伤心”。

主创团队的心声

1小时25分时,流浪者默夫的吐槽,其实也可以看作时主创的吐槽,“华纳,你毁了所有称我心的东西,三部曲本来很优雅,本来很有风格,也有对话内涵,不是一上来就打打打”

第二部分:展示心中的结局

尼奥的牺牲换来了和平

人与机器/合成物的共生

1小时到1小时15分钟之间,这其实就是在展示主创和观众们心中三部曲之后的世界,尼奥的牺牲换来了和平,一部分机器/合成物觉醒,和人类一起打造真实世界,人类的世界越来越好,两不相干。这不就是大家心理的结局吗?本来很完美,直到华纳要拍第四部。

第三部分:华纳高层想要的大场面

从开始营救崔尼蒂开始,就是华纳想要的续集了,技能咻咻咻,子弹突突突,人群多多多。无脑上就是了,华纳想要的,主创就随便拍出来就好了,毕竟这是工作,不是艺术品。

人人人

撞撞撞

挡挡挡

接着挡挡挡

所以,最终形成了这么一个割裂的怪异的前后没有什么关系的拼合怪续集。

所以,华纳领导层三巨头赶紧下课吧!毁了DC不说,还要毁黑客帝国,下一个还要毁啥?

 4 ) 《黑客帝国4》:电影已死,下一部拍Catrix

“离开这里!彻底远离这里!永远离开我们自出生以来所过的生活,要在一个一切皆有可能、有秩序的地方扎根,这就是我奋斗的目标,而且,我认为自己已经完胜了。但在后来的几十年里,我发现我错了!这世界上的事情一环套一环,在外面有更大的一环:从郊区到整个城市,从城市到整个意大利,从意大利到整个欧洲,从欧洲到整个星球。现在我是这么看的:并不是我们的城区病了,并非只有那不勒斯是这样,而是整个地球,整个宇宙,或者说所有的宇宙都一样,一个人的能力,在与能否隐藏和掩盖事情的真相。”

见意大利Rai台将在2月8日开播《我的天才女友》第三季,剧情接第三卷《离开的,留下的》,故事终于行进至荒凉的中年,想到书中这段扎心感慨。叹好一句“一个人的能力,在与能否隐藏和掩盖事情的真相。”简称 “和稀泥”——稀里糊涂过日子的能力。下午就见黑客帝国4放出了片源,就用两个半小时(中间穿插了一顿高仿贵州豆豉火锅)看导演拉娜·沃卓斯基和稀泥。

看完了。我敬拉娜·沃卓斯基是个妹子。而且至死是个朋克。

简单说说。

《黑客帝国》三部曲是我的挚爱,我对沃卓斯基姐妹的脑洞抱持有些傲娇的欣赏态度。就是:嘴上说她拍片纯属自High,出一部看一部,甚至包括烂片之王《木星上行》。

《黑客帝国》系列新拍的这一部《矩阵重启》,让我感受到了导演受制于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受制于自己肉身的痛苦和她打碎、重组自己的艰难。

关于之前三部曲的解构和分析太多了。新片子出来估计也是一样。一个新鲜事物(生命体也好、作品也好)抛出来就摆脱不了被解构,这是表达者被误解的宿命。对创作者来说,陷在解构者的种种逻辑自洽中是无奈的。这部片子,我更倾向于从性别角度去理解。要强调的是拉娜·沃卓斯基的身份认同——她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才艰难完成一个跨性别同性恋女性的意识觉醒和自我认同。

Neo就是作者自己。当初拍《黑客帝国》三部曲,拉娜在片子里给出了官方解释:

“这里有太多我。也许太多了。”

在一个以男性为主导的、性别以二元结构划分为主导的世界里,Neo是一个“突变”。就像母体中尚未觉醒的他在办公室桌子上摆着的异形手办——左右不靠,雌雄同体,意识层面究竟是该向左,还是要转向右?这是个问题。

片子里借墨菲斯口中说出:向左向右的选择,本身就是幻觉。蓝药丸和红药丸,选哪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给一个选择的权利,而决定早已先于选择,也就是Follow the white rabbit——跟随潜意识。

人们讨论了那么多年《黑客帝国》说什么:佛学、基督教、意识、潜意识、资本主义,反资本主义、等等。如果让她自己来详细解释,我想,她想说的或许是这些:

就像游戏设计师安德森(Neo在母体中的名字)创作的游戏《Matrix》,它从来都只跟“我”(创作者自己)有关,跟星球上少数的、一小部分人(跨性别者)有关,而Trinity,那个理想中的女性集合了圣父(母)、圣子和圣灵,代表着三位一体。也许那是理想中的、最终形态的爱——

每个个体发现自己的本自俱足,并相互扶持。

从这个意义上讲,三部曲是导演自己的《奥德赛》,她的自我发现之旅。

但对第四部的《矩阵重启》,导演自己说了,资本好手段,老娘压根就没想拍啊。之前《Sense 8》的故事设计的好好的,想好好拍,网飞爸爸不给预算了,最后只能拿粉丝钱,搞成有头没尾的Fans Movie。老娘不想炒《黑客帝国》的冷饭,华纳爸爸非得要拍,胳膊拧不过大腿,那就拍吧,反正也没必要跟钱过不去,反正拍完了你们也当个Fan Movie得了。

甚至,导演在片子里借游戏创作团队的讨论开始自黑:

黑客帝国成功是因为子弹时间么?再来一个。

是因为飞檐走壁白鹤亮翅躲子弹帅么?再来点更帅的。

是因为构建了什么劳什子哲学话语么?再深刻一些。

反正拍都拍了,就玩High一点吧。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要把人老色衰一脸颓相的基努·李维斯和凯瑞-安·莫斯拽出来重启矩阵。拉娜是有自己御用演员的。比如基努里维斯,比如裴斗娜。基努早年就是男人中不太Man的那类,凯瑞-安·莫斯也不是特别女性化的女人,再把《Sense 8》除了裴斗娜的演员班底拖过来,让酷儿的前辈们带着新一代的酷儿,从拨号上网的时代一起走向手机屏幕和元宇宙的时代。

多热闹!

《黑客帝国4》所处的时代里,现实的议题已经变成了平权,显然没有之前对人类命运和意识觉醒的覆盖面大,但现实问题不值得关注和解决么?

再说说,为什么《黑客帝国4》的剧情是Neo要去救Trinity。

母体里的Tiffiny不开心么?有老公,有俩孩,偶尔骑个摩托安全放飞一下“自我”,不放肆地合规地生活,不好么?虽然喝咖啡的时候也小抱怨一下:为了合规做这些事。哎呀活得不知道真假。

救不救的成,想不想觉醒,谁都没把握。

说回来,救是因为爱,但爱能唤醒一个人的真实自我么?是救赎么?冒着毁掉爱的人的平静生活的风险?冒着牺牲一些被你影响的觉醒的人的风险?去撬动一个只在你看起来虚伪的世界的壳?

这的的确确是一种自恋,也是一个渴望世界大同的艺术家的天真和不妥协。反正爱就爱了,不救也没法演了,人们需要童话。

形而上思考,也还有那么一些。

当“元宇宙”的概念深度渗透进人类社会的未来,机器被赋予了Free will(自由意志),原来的乌托邦锡安的一小撮幸存人类和少部分人工智能和谐共存,建造了一个小小的、新的乌托邦,叫Io。Io不关心解救人类,只时开始注重生态,虚拟生物天空,种种草莓,挺讽刺。平权不再激烈,关注意识改变,而是走向了田园生活和大自然。

从《Sense 8》就能看到的对平权运动的反省,对人类种群进化的思考,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在这片子里多少也是出现了。

废大楼里Neo遇见的那些破衣烂衫喷法语的游民,就像1970年代旧金山的花童、老嬉皮和自然主义者,他们就像是未来元宇宙里反对姿态更彻底的原教旨主义者——“以前的艺术、电影、书都要更好,那时候还有所谓原创!” 多么固执、无奈的呐喊。

那个新一代的先知——Sati,吐槽Io的将军,老一辈的女权运动、酷儿领袖,说她更关心种植水果不是解放思想,是一种放弃和倒退。

以上,都是看到的一些有趣的点。

但《黑客帝国4》的整体格局真的、真的不大,看出来沃卓斯基对人类的态度也悲观。当大多数人不再思考改变世界,我们缩在母体(元宇宙)也好,躲在Io也罢,都开始强调活在当下,及时行乐,圈地自萌。你奈我何?这世界上的大多数还是不需要自由。Neo和Trinity飞了那么一下又怎样?还是回荒漠用水笔画彩虹去吧。

总的来说,《黑客帝国4》就是一个胡搞搞瞎搞搞,人机互助吐吐槽,资本爸爸很自大,特工反水求自由,试图用一段黄昏恋改变世界的粉红肥皂泡泡童话。拉娜·龌龊司机把渴望世界和平的少女心勉强而无奈地延续了下去。但在这个娱乐至死的世界里,即便她这么干,我也还是为她的忠于自我,敬她是个朋克到底的妹子。

毕竟我们还有基佬美学。

电影已死。如果哪天她拍了《Catrix》,我想,我还是会看的。

 5 ) 在“回忆杀”之中,暗藏的隐喻与玄机

作为《黑客帝国》系列的老粉,当绿色版的华纳LOGO出现,当标志性的那段嘹亮的小号声音响起,一下子就回想起了当年受到的那些震撼,那种头皮发麻的感觉。你敢信,仔细一想距离上一部《黑客帝国》电影已经整整18年了!

先给大家来一组【回忆杀】~

真实世界肉身版的Niobe

矩阵中Niobe的战斗形态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中老去的Niobe

老三部曲中的Niobe,应该是有特效妆的加持,演员不可能老化这么快的。

《黑客帝国2》中首次登场的梅罗文嘉

在《黑客帝国2》中首次出场贵族范的“法国佬”梅罗文嘉,在自己的小帝国被尼奥打散之后,彻底在矩阵里流浪加入了“丐帮”,造型反差感特别大。怀念老三部曲中的经典造型,优雅永不过时。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中长大后的Sati

《黑客帝国3》里孩童时期的Sati

《黑客帝国3》中由程序所生的印度小女孩也长大了,在矩阵里伪装成店员,带着红框眼镜默默守护觉醒之前的尼奥。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矩阵里戴着红框眼镜的Sati

而老三部曲最重要的两个角色墨菲斯史密斯,两位演员都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参演最新的这部《矩阵重启》。不过不要紧啊,二人都以雕塑的方式出现在了新作当中,尤其是史密斯非常隐蔽。

关于【细节和隐喻】

好了,回忆结束,让我们睁大眼睛回到这一次的电影中~

咖啡馆

注意这家咖啡馆的LOGO

困在矩阵里的尼奥常常回去公司附近的一家咖啡馆 ,值得注意的是咖啡馆的名字Simulatte,很明显是模拟simulation和拿铁latte的组合词,就连下方的图形Logo都做成代码瀑布的形状。

I/O城

在《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当中,锡安Zion已经成了过去式,新的I/O城是由人类和机器共同建造的,这里不再奉行人机二元对立的思想。I/O本身就是计算机用语,I/O输入/输出(Input/Output),分代表IO设备和IO接口两个部分。跟锡安Zion这种人类宗教相关的名称不同,人机共建的城市分为也更加融合。

本体论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尼奥吃的药(倒转过来看着方便)

心理医生(反派伪装)给觉醒前的尼奥也就是安德森Anderson开出的蓝色药丸,Ontolofloxin指涉的是Ontology一词,不光是哲学概念中的“本体论”,后来也已经延伸到了计算机人工智能领域。

作品彩蛋

《黑客帝国》引导尼奥的讯息

《黑客帝国》开场出现的白兔子纹身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里Bugs的兔子纹身

尼奥在觉醒前BGM里响起过Jefferson Airplane的"White Rabbit",《爱丽丝梦游仙境》那只白色兔子也是《黑客帝国》系列里的重要意象。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里Sati看的《爱丽丝梦游仙境》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中的走廊(注意背后的字母)

《黑客帝国3》里的娃娃脸机械大帝

尼奥在办公楼里的这场戏,可以看到墙上的单词完整版Deus ex machina,这是《黑客帝国3》里机械大帝的正式名称,当然这个词原本的意思是“机械降神”。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开场对崔尼蒂出场的重现

注意银幕上的两处破损

开场崔尼蒂面对两面镜子的破损,似乎跟大银幕那段的破损呼应上了。

最后再来唠唠时下最热的话题【元宇宙】

电影最早的计划是2021年5月上映,比Facebook开发布会要早。而且当时的设想,《黑客4》是和《John Wick 4》同一天上映,不但要玩“系列IP宇宙”,还延伸到基努李维斯演员身上的“电影宇宙”。

2005年发行的电影改编游戏《黑客帝国:尼奥之路》

早在老三部的时候,主创就开发了尼奥之路和矩阵OL。这次更是搭配了虚拟引擎5的游戏演示。你看,今年炒火的“元宇宙”这事,《黑客帝国》老早就在搞了。

而《黑客帝国:矩阵重启》不论是从开场对第一部场景的重现,还是影片结尾“Wake Up”经典片尾曲的响起,都很容易让观众误解,似乎只是对第一部的重复。

但如果你仔细对比其中的两个重要角色,就会惊奇的发现,《黑客帝国:矩阵重启》甚至是对第一部完完全全的重写


*后面段落有涉及到情节上的轻度剧透,大家选择性阅读*


《黑客帝国1》中崔尼蒂一吻唤醒濒死的尼奥

第一个要对比的就是女主角崔尼蒂,她在第一部剧情中的作用,是在最开始引导尼奥,中途辅助和支持尼奥,最后关头的一吻帮助尼奥创造奇迹完成重生和觉醒。

《黑客帝国1》结尾史密斯被教做人

第二个就是特工史密斯,他作为强有力的反派,除了推动剧情增强紧迫性之外,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丈量尼奥的能力水平。一开始他追杀尼奥后者完全没有还手之力,到最后被尼奥教做人,从而彰显觉醒后的尼奥的能力。

《黑客帝国:尼奥之路》崔尼蒂和尼奥能量爆发

而在《黑客帝国:矩阵重启》当中,两个角色几乎被重写。崔尼蒂不再是尼奥觉醒的“药引子”,第一部中那一吻被重新提炼出了重要意义,从预告片就能看出来,两人之间蕴含的巨大能量玩出了很多花样。

《黑客帝国:尼奥之路》结尾两人重现了信仰之跃

崔尼蒂在新作中不在是需要尼奥保护和拯救的角色,事实上在高潮段落的重要节点里,尼奥和崔尼蒂是同样关键的。《黑客帝国》第一部中的信仰一跃场景,也在新作中经典重现,不过这一次出现了让人非常意外的结果。

放心~《黑客帝国:尼奥之路》里尼奥和史密斯的打戏也有经典复刻

史密斯也同样如此,在台词中他用“二进制”的概念,重新诠释了自己和尼奥之间的共生关系。没想到吧!新作中的反派可不止他一个人。

详情可以去搜培根悖论唠唠嗑关于《黑客帝国》的解读

《黑客帝国1》的剧本我们在之前的解析视频里曾经分析过,它基本完全符合《千面英雄》一书中提到的英雄之旅的神话故事模型。简单总结来讲就是三个特征,一次旅程:发现自己、开启自己的旅程。两个世界:平凡世界与非凡世界。三幕结构:英雄远征、被传授奥秘、英雄归来。

《黑客帝国:尼奥之路》中的崔尼蒂的形象比老三部里高大的多

而在《黑客帝国:矩阵重启》这个模式完全被打破了,尼奥不在被“众星捧月”,其他角色也都被挖掘除了各自不同的意义。

《黑客帝国:尼奥之路》中尼奥鸭梨山大~

最后要说的就是,《黑客帝国》系列可能对无数的影迷来讲,都承载了太多的意义。无论如何也得在大银幕上爷青结,静候1月14日国内院线上映!

 6 ) 英雄成熟但迟暮

开头很抓人。前半小时让我觉得:这才是创作者功成名就之后应该讲述的故事——站在高处审视过往的成功,同时和普通人一样为现实中的一地鸡毛而烦恼——而不是像La La Land那样,成功后的直男含泪回顾当年的辛酸无奈,就差给加个副标题《我在LA都挺好》了。

重启游戏并开会那段让我笑得很开心——原来全世界的出品公司都是一样的。不从内容本身出发,不重视原创性,成天想着走捷径,拿大IP炒个冷饭。营销会上的图表、大数据、热词,内容会上一堆策划把一堆jargons像杂耍球一样扔来扔去……都太熟悉了,原来创作者的困境不分国界。

中间段拉跨,主要有三个原因:

1)大段解释性台词太多; 2)打戏无新意; 3)(也许是华纳为了省钱而找的)年轻卡司没有气场,带不动戏。

当年的Morpheus和Smith,那种声线多么厚重,表情多么凝练,光是一张脸就让你感觉有了不得的事情要发生了。最近的两部90年代大IP翻拍,《狮子王》和《黑客帝国》,充分说明了演员的声线和台词功底是多么重要。

最后将一切归结于旷世爱情,虽和三部曲一以贯之,但也着实让我扶额。只能说男人至死是少年,即使变成了女人也没用,死死抓着一点情怀不肯撒手——这电影要是中年女导演拍的,绝对不会出现“世上最强能量来源于亚当和夏娃爱而不得的渴望”这种世界观设计。更尴尬的是,亚当和夏娃都老了,看两个中年人如此用力地为了彼此不惜毁灭全世界,我得出了一条金科玉律:影视剧中呈现中年人的爱情,必须是无奈或是反讽的,或至少必须带这两种色彩之一,不然就是硬逼着观众抽离。

整部电影都弥漫着一种英雄迟暮的沮丧感。导演借着角色之口,骂华纳不懂行乱做决定,骂当今主流文化是毫无新意的垃圾,甚至把上帝从不善良但严谨的“建筑师”改成了擅长gaslighting(咱也用个热词)的变态心理分析师。与其说Neo是导演的自我投射,我感觉Niobe可能更像:曾经锐气满满的少壮派,以打破规则为乐,现在地位崇高大权在握,自己制定规则后变得严厉保守,把类似自己当年的行为定性为“造反”。随之,原版“黑客帝国”故事的强烈爽感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迟暮英雄回首当年的唏嘘和试图寻回少年感的强弩之末。

 短评

这三颗星分别给黑客帝国 1、2、3 。拉娜和莉莉都不再是沃卓斯基兄弟了。

7分钟前
  • 张小北
  • 还行

华纳:你拍也好不拍也罢,这个项目一定要上马。沃卓斯基:ojbk。

10分钟前
  • To-Mars
  • 还行

矩阵重启没再请香港武术指导绝对是个错误

15分钟前
  • 如意萬重
  • 还行

3.5是懷舊+自嘲+少許新意的續集,沒有妹妹莉莉參與,拉娜還是丟出不少我覺得有趣的東西,符合當今世代的探討,也充滿對好萊塢電影工業的自我揶揄,淡化了哲學探討,強化了自我嘲諷,相隔多年再次回歸母體,一切都似曾相識,一切也都有了不少變化。4與1有不少互文與角色性別置換的轉變,1是崔尼蒂解放尼歐,4是尼歐解放崔尼蒂,軟性重啟的續集內核仍然是個愛情故事,機器人與母體永遠都無法拆散尼歐與崔妮蒂的連結,相隔多年再看到這一對破鏡重圓,穿著招牌皮衣,就是味道對了,但是沒八爺回歸參與的動作設計,場面只能用一團糟來形容,單純拉娜自己搞,就是混亂中又努力找回過去的動作感,看完只能說還是讓給專業的來吧,好壞參半的續集,劇情還不錯,但是動作戲稀巴爛,無法完全喜歡這部,但也挺開心看到母體重啟,潔西卡亨維克真的好正我超愛

16分钟前
  • Puff
  • 还行

电影已经死了,游戏也过时了,我们需要更多 cat videos。

17分钟前
  • 无糖吐槽
  • 还行

黑客帝国三部曲外传之寻找崔妮蒂。 讲述了一个深陷迷途的男青年,沉迷游戏世界不能自拔,然后在外接干预之下,清醒过来。但是为了挽救自己那个还沉溺在游戏的女友,毅然返回游戏中,和管理员做出艰苦斗争之后,成功把自己和女友都升成了神级装备,逼的管理员不得不向氪金大佬妥协,最终成功救回女友的故事。

18分钟前
  • W.史密斯
  • 较差

死后我来到天堂门口,看门的天使翻着我的生平,说:“让我看看,坏事,坏事,大坏事,说老实话你应该在地狱被烧红的铁签子穿过屁股。”天使又翻了一页:“这里,你曾经劝一位想看黑客帝国4的朋友千万别看,说有这钱不如去吃麦当劳。一位圣徒,请进。”

23分钟前
  • 拧发条鸟
  • 较差

我终于知道莉莉为啥不想执导了。这啥玩应?WHAT A MESS(捂脸)。生动诠释了什么叫狗尾续貂,哦不说狗尾都是侮辱狗。开头还好,越到后越支离破碎,感觉是拍着拍着不想拍了。各种尬炒冷饭,镜头晃瞎眼,动作戏一塌糊涂。剧情上也毫无深度可言,就完完全全爆米花化了,WTF. 多一颗星给我家基努里维斯。

24分钟前
  • Nyctophilia
  • 较差

没想到还有段《釜山行》...最后简直就是二进制版僵尸世界大战...

29分钟前
  • 伯樵·阿苏勒
  • 较差

先不提meta策略的有效性(《双峰:回归》曾经给我们作了榜样),失败之处在于它本应该是关于空间的电影,但却变成了心理现实主义电影(甚至连反派人物都从“建筑师”变成了“心理咨询师”);诚然,在《矩阵革命》的结尾,尼奥和史密斯在雨夜中毫无意义但又无比炫酷地打了十分钟的架后,沃卓斯基对于设计动作不再感兴趣,任凭其沦为好莱坞程式化的“无影像”,连续性的武打节奏变成了高速剪辑的碎片、飞溅的爆炸物和人体形状的残块,正如某角色所言,它失去了曾经的“优雅”,Matrix变得张牙舞爪,直白到吓人地展示其武装暴力与愚民策略的恐怖;因此,即便当沃卓斯基将主题切回到尼奥和崔妮蒂的爱时,这些连带的拖泥带水之物让捕捉这些情感变得不大可能(而这点在前作里就做得更好)。

34分钟前
  • TWY
  • 还行

看前特地又看了遍前三部,事实证明是对的。岁月的痕迹真的一目了然地残酷,这艘舰上的男女新兵的戏份尴尬地像硬塞进来的关系户,后半部分突然涌出一堆熟面孔以为自己在看Sense 8呢……不得不说乔纳森是真的帅!

37分钟前
  • 小林竹道
  • 还行

不知道现在是什么回事,恶评显品味?画质拉满,音效拉满,情怀拉满,成功延续矩阵传说,有什么该得打低分?

40分钟前
  • 潇湘水云
  • 力荐

黑客帝国剧组23年再聚首一起重温经典片段

42分钟前
  • 舞当派
  • 较差

这不就是第一部的中年疲惫版翻拍,基努的动作戏还是一如既往的笨重啊,基督味倒是越来越浓了

46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难得日本早于其他的确先上映了。非常失望。大量的情怀和闪回。整个调性和前三部曲相差巨大,显得过于玩闹了,而剧情一会又想深刻一会又很娱乐,显得非常割裂。叙事上非常meta,不同层级里的“角色“,一会儿在聊现实,一会儿在聊真实,一会儿在聊matrix里的游戏,一会儿在聊这个电影本身。然而大量意义不大的对白显得神棍又拖沓。此外,通过角色之口对影片中的对本影片隐(明)喻的游戏进行吐槽,对各种桥段吐槽,并不会让这些很烂的表现获得免于被喷豁免权。打斗戏和飙车戏都非常拉胯,属于可以直接跳过的内容。以及整个crew的扮相也太讨好了...当然等字幕出来还得再看一遍.//预告片还是很对味儿的 过去二十年了 不仅电影工业有了翻天覆地的革新 在生命科学计算机技术上我们都有了各种各样新的突破 在这样的新时代下黑客帝国如何展现其世界观魅力有待考察

51分钟前
  • Stan 少想多做
  • 还行

真正意义上的reboot,开始但不止于戏仿自己,也没有简单的重复或全盘否定,而是通过当今的视角再去批判性地重构(并突破binary)。尼尔和崔妮蒂的连结在新世界里被利用并沦为情感劳工(literally),但沃卓斯基还是执拗地去强调左翼式的爱与团结的必要性。这条脉络更多是延续了她们在《超感猎杀》里的思想(通过卡司也能一窥一二)。面对系统性的trolling,唯一的抵抗只有坚守阵地,而重启的黑客帝国无疑是让这些被认为“土”的事情重新变“酷”的一种尝试。

54分钟前
  • Methy
  • 力荐

黑客帝国三部曲系列加一个动画版已经完美闭环。如果你想看第四部,可以试试再看一遍三部曲,总是有新东西会触动到你!

58分钟前
  • Neo
  • 还行

拉娜·沃卓斯基疾呼:「电影已死!叙事已死!」官方吐槽,最为致命,一部讨论自由意志的电影,被多数人记住的只有Bullet Time。更讽刺的是,创作者也被挟入loop之中,沦为重复自己炮制续集的工具。「以前的艺术、电影、书都要更好,那时候还有所谓原创。」不难解释莉莉的缺席,所幸拉娜用部分的创作自由,打破第四面墙,让女性觉醒,完成那身份转变的飞翔。

1小时前
  • 推荐

非常怪异的电影,难以用好或坏描述。像侵入他人梦境目睹一些谲诡,过后了无痕迹,只留下一些让人胸闷的feeling。

1小时前
  • nacchan
  • 还行

人过中年只能靠气功了

1小时前
  • RITA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