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教室

剧情片其它2018

主演:乔纳斯·达斯勒,汤姆·格兰门兹,米夏埃尔·格维斯戴克,罗夫·凯尼斯,布尔格哈特·克劳斯纳,莱娜·克棱克,弗洛里安·卢卡斯,伦纳德·施彻,戈茨·舒伯特,耶迪斯·特里贝尔,卡莉娜·N.维斯,罗纳尔德·策尔费尔德

导演:拉斯·克劳梅

 剧照

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1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2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3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4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5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6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13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14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15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16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17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18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19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3

详细剧情

  1956年,两位高中生提奥和库特在去西柏林看电影的路上见到了匈牙利十月起义的新闻报道。为了对起义的死者表示悼念,他们和同班同学们决定,一起在课堂上无视老师,突发沉默一分钟。然而这短短的一分钟彻底改变了班上同学的命运,许多人从此被东德安全局视为眼中钉,加以监视和迫害。在 班级被强行解散后,他们却决心在西德重新结集,不过是以作为逃亡者的新身份。

 长篇影评

 1 ) 告密为了生存,不告密为的是自由

或许不告密的自由才是最大的政治自由。这是德国电影《沉默的教室 Das schweigende Klassenzimmer (2018)》留给我的最大观感。

告密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关乎利益,有时甚至是生存。由于同情1956年匈牙利十月起义,东德一所中学的毕业班学生公然在课堂上以“默哀”的方式来表示抗议示威,这被当局定性为“反革命”。当局要求学生们供出事件的带头人,否则全班同学不得毕业。这种以“告密”换“前途”的损招,没有吓倒学生们,但却吓坏了学生们的家长。学生们虽以“迫不得已的谎言”拒绝告密,但在与当局的对抗中却牵出家长的“告密史”来。

泰奥的父亲参与了1953年的动乱,为何被给予在斯大林施塔特重新来过的机会?库尔特的父亲为何能成为城市委员会主席?显然这是他们告密换来的。故事不可谓不精彩。然而,正是在这种精彩中,我们看到人们对待告密的态度:告密就是告密,无论基于什么理由;以及告密对人精神的折磨: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也无论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其他的利益,那都是时刻萦绕心头挥之不去的耻辱。所以,当泰奥问及他父亲参与1953年动乱的事;库尔特问及他父亲关于埃里克父亲被吊死的事,为何他们的父亲都避而不谈或选择沉默,我们就能理解了。

当我们看到这班中学生坚决抵制告密时,我们是该蔑视他们上辈的懦弱还是应该庆幸他们这辈人的勇敢?其实可能都不该。人性到哪个时候都是一样的。当有选择时,人们不会轻易触及道德底线的,当无选择时,为了生存和利益的行为又何须予以指责?在这个问题上,应受指责的可能永远是外在的环境,因为当有地可逃时,没人愿意选择告密而让内心受煎熬的!(文/石板栽花 2019年4月24日星期三)

 2 ) 自由究竟是什么

电影的前半段节奏是真的很棒,事件的发生、人物的交代以及风暴的来临,一种政治惊悚感很快就呈现了出来;但是到了后半段,在库特质问他父亲是不是供出了Eric 的父亲时,整体节凑明显开始乱了,叙事群体庞大以及叙事要素涉及太过广泛的问题一下子就藏不住了。在主叙事背景之下,又涉及了爱情、友情、亲情、背叛、信仰和忠诚等等一系列议题,并且这种议题的呈现是部分片段呈现出来的,很多都是作为一个结果点到为止。莱娜这个角色给我的感觉是剧情需要一个女主角儿设定的,他的存在只是在证明1 两人的友情多么坚定 2 提奥的做事态度发生了转变;但是这对主要戏剧冲突的影响并不大。本来是想打四星,但是看完回味了一下觉得这部片子真的有很多难能可贵的地方,即便是放在经典电影的范畴内比较也不过分。

提奥和库特这两个男主所代表的对待沉默事件的态度推动着事件向前发展,一个是激进,是事件的领头人;一个是圆滑,是矛盾到来时团体内的调和者;电影两代人都涉及到了背叛、告密和暴乱,提奥的父亲参加了53年的暴乱,埃里克和库特的父亲都是告密者的身份。教室的沉默事件把两代人拉上了大银幕,同时据此重述着以前的故事。提奥的父亲参加过暴乱,后被下放到农业合作社,所以再次涉及到政治事件时他教儿子明哲保身,不要重蹈他的覆辙;库特父亲的事电影没讲完,只是提了一嘴,可以猜想的是库特父亲和埃里克父亲都在集中营待过,苏联人进来时库特父亲把埃里克父亲给告了有了高升的机会;而埃里克的父亲以前在红色前线待过,被俘进入集中营后因为自己的软弱为了保身卖了自己的同伴;历史的车轮很快转了一轮回,他们的孩子到了和他们相同的节骨眼上,埃里克选择了做告密者,并且做了两次告密者,第一次说出了电台的位置,因为自己的父亲是反抗纳粹的英雄,而现在他也要为自己的信仰做一些事;第二次是供出了库特,原因是不想让自己父亲是告密者的事情登上报纸。库特在家人的逼迫下没有选择让埃里克做替罪羊,而是潜逃西德做实自己领头人的身份来让大家得到开脱。提奥本来有充足的理由带领大家把罪名全部按在库特头上从而都能参加毕业考试,一是库特走前自己告诉他让他帮忙,二是他父亲苦劝他不要逞强,但是他选择的还是自己的意愿,发出自己的声音,然后收到了制裁。

埃里克的做法与他父亲无异,提奥虽然违背了自己父亲的意愿但是选择的也是他父亲之前暴动时的做法,库特完全站在了自己父亲的对立面。前一者和后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没有听到客观的声音,没有真正听到与见识到匈牙利事件的惨象。这里很明显导演在表达自由的空气对于人的重要性,提奥、库特还有收听广播的同学们意识到了,也感受到了,见识到了苏联统治下的暴政,他们最后选择逃去西德也是在于认清了这一切之后对于这个国家彻底的失望,他们都说要去西德参加考试读高中不仅是不想表达与自己不同的声音,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认清了在这个国家即便读完高中进入大学学习也没有什么多余的意义,正应了给他们放电台的那个老人所问的:“你们有没有想清楚过自己要这个高中文凭有什么用”,他们理解到,也就不在乎了,所以在做后选择了站出来。

所以,自由究竟是什么?在这里,自由就是不被胁迫,不被威胁,不因为发出不同的声音而被制裁,也不因为没有唱同一支歌而被指责。

 3 ) 你们这群人在培养一批卑鄙小人

1⃣️想要自由却成为了国家的敌人,我们这个所谓“自由”不过是体制允许范围内的自由,任何碰触到权力的自由都是反抗

2⃣️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Erik究竟是爆发失败的人还是灭亡牺牲的人

3⃣️柿子还是挑软的捏,无权无势的人想要活着真是不容易

4⃣️其实蛮心疼Erik,明明当初他是反对的人,他也是想要坚持信仰的人,结果一天之内信仰倒塌,信任的人欺骗他,自己做了一个背叛朋友的人,还要面临十年的监禁,也许这就是反抗的牺牲者

5⃣️Kurt的妈妈,虽然戏份不多,感觉有点柔弱,但她无疑做了正确的决定

6⃣️Kurt决定承担责任,离开东德,感觉此刻他Charlie附身啊

7⃣️Kurt的爸爸,虽然之前一直是一个较为负面的形象,但他确实是爱Kurt

8⃣️面对教育局调查员的威胁,这个班的同学选择了维护自己内心的正直,尽管面临的是被开除。这一幕想起了《死亡诗社》,Oh captain, my captain!

9⃣️校长觉得这是白白牺牲,没有提供任何支持。不会啊,怎么可能没有任何用处,这就是“希望”呀,就是人们心中比钻石还珍贵的东西呀。就像《火影》里的玉呀,“只要有树叶飞舞的地方,火就会燃烧,火的影子照耀着村子,新的树叶就会发芽。”就像那首诗:“希望”是个有羽毛的东西,它栖息在灵魂里,唱没有歌词的歌曲,永远,不会停息。这些努力就算是很小的尝试也会在人们心中发光啊。

🔟Theo和家人告别,这可能就是永别啊,结局大部分同学一起逃离东德,仅仅 5 年之后,柏林墙就建立起来了。其实这也是一种因祸得福吧

电影是个关于信任与背叛的故事,而且是真实故事改编,不禁让人觉得胆寒,被信任的人背叛,被身边的人伤害,被朝夕相处的同学出卖,被信任的老师施压,人心是有多么可怕,才会背叛出卖曾经的朋友亲人。《霸王别姬》里不堪重负的三人最终如人们所愿相互诋毁,相互辱骂,最终以程蝶衣和菊仙前后自杀告终。在这片土地上,在那段被中国人选择遗忘的时间里,zf捕风捉影的事情还少吗,人们之间相互出卖的行为是多么常见,父子亲人朋友爱人之间,越是亲近的人“提供”的信息越有价值。谁能想到曾经可以全身心相信的人有朝一日会是那把伤害你最深的利剑。还是《闻香识女人》里的老帕说得好,“你们这些人以为做了正义的事情,但你们是在培养一群卑鄙无耻的小人”“我不知道查理今天缄口不言,是对是错,我没有权力裁决。但我知道,他不会为了自己的前途而出卖他人,朋友们,这叫正直,这叫勇气”

 4 ) 2分钟的宿命

故事是历史的巨浪在一个普通学校的展开,始于火车,终于火车。

真理在手,就从一切不同中获得优越感,这就是我们要的真理吗?如此真理,恰恰脆弱到连两分钟的沉默都无法容忍。

影片中所有的父亲,都是硬弩着的,他们虚弱无力歇斯底里笨拙软弱。所有的母亲,可有可无,毫无踪迹。但是他们恰恰都是合格的父亲,合格的母亲。

艾里克父亲形象的崩塌,是一切的隐喻,我们渴望一个强悍的父亲,我们渴望一个指引方向的父亲,我们渴望一个给我们力量的父亲。我们渴望从他过去的历史中获得启迪。

可是父亲啊,你在哪?

请允许我们崩溃。

这几乎是全世界的宿命,始于崩溃,接着逃出既定的故事框架,然后呢? 故事仍在发生。

最后,历史只是成了宿命展开的背景。

我们渴望改变,大雪纷飞,我们离开了,这是一切的开始。

我们渴望改变,大雨滂沱,路在何方?

 5 ) 2分钟,20人命运全被改写

震撼人心的故事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ID:ttyingtan

文:香蕉姐


多年前,一部反思独裁统治的电影《浪潮》,让香蕉姐印象极为深刻。

2008年德国电影《浪潮》剧照

一场出于玩乐心态的课堂实验,最终沿着不可控的方向滑向“独裁”与“纳粹”的深渊。

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者,战败后被迫分裂的受害者;

德国似乎从未停止过对历史的反思,相关佳作也是层出不穷。

今年上映的一部口碑不俗的新片《沉默的教室》,就和《浪潮》有异曲同工之妙。

课堂上一次玩笑性质的事件,竟酿成巨大的悲剧,甚至改写了他们每个人的命运。

烂番茄新鲜度86%,也是不错的成绩。

故事发生在1956年的东柏林。

那时候,柏林墙还没有建起,东西德还可以通行,只不过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查。

一辆由东德边境开往西德美占区的火车上。

来自东德一所中学的毕业班学生泰奥和库尔特在接受警察的检查和盘问。

(左边泰奥,右边库尔特)

两人去西德是为了拜祭库尔特的外公,他生前曾是纳粹党卫军里的装甲掷弹兵。

当然,两个青春期少年,冒着穿越边境线的风险,还有一个目的。

那就是在西德的电影院观看在东德看不到的大尺度电影《丛林女神莉亚娜》。

(1956年西德电影)

电影放映前, 按照惯例,会播放几分钟的新闻。

当时新闻播放的正是发生在匈牙利的武装暴动,史称匈牙利十月事件。

匈牙利十月事件:1956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发生在匈牙利的由群众和平游行而引发的武装暴动。

在苏联的两次军事干预下,事件被平息。事件共造成约2700匈牙利人死亡。

西德新闻将暴动者描绘为自由斗士,他们燃烧占领国旗帜,声称要把苏联赶出匈牙利。

这让几个东德学生异常激动。

因为他们同样厌恶占领在他们土地上的苏联军队。

两人回到东德,发现当局对匈牙利十月事件的报道完全不一样。

他们将暴动定性为“由法西斯分子领导”“反革命暴乱”,目的是“反对社会主义人民政权”。

为了进一步了解匈牙利事件,学生们决定结伴去找老埃德加,柏林RIAS广播台的报道。

柏林RIAS广播台,即美国占领区广播电台,是冷战期间美国设在西柏林美国占领区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

建于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以向柏林附近的德国居民提供新闻和政治报道。

他们对从RIAS广播台听到的消息,很惊骇!

苏联出动装甲部队镇压受压迫人民的自由意愿;

匈牙利自由斗士伤亡惨重,超过一百人阵亡,其中包括匈牙利国家足球队队长费伦茨·普斯卡什。

这让这群充满理想主义的热血青年,悲伤又愤怒。

他们还得知,欧洲委员会众议院为此倡议,为了纪念阵亡的匈牙利民族英雄,默哀两分钟。

原本一件与他们无关的事,青年学生出于义愤,感慨一阵也就算了,或许过几天就会忘记。

这样他们也会和大部分东德毕业生一样,按照父母的意愿考大学,就业,结婚,组建家庭……

但是,命运的车轮偏要把他们卷入政治的洪流中。

库尔特一时兴起,上历史课前,提议全班同学默哀两分钟,为了纪念那些牺牲的同志。

于是,上课的时候,无论老师怎么提问,全班同学鸦雀无声,一个字也不说。

历史老师以为大家在抗议他,羞愤万加,夺门而出。

其实,大家同意库尔特默哀的提议,更多是出于游戏心态,或者只是为了显得合群。

你看,在举手表决时,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气走老师后,全班表现的也是玩笑得逞后的欢乐……

整个事件不过是一群易受煽动的热血青年,由于厌恶苏联占领者,同情匈牙利牺牲的同志,整出的一场恶作剧。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事情却按照他们未预料的方向愈演愈烈……

事后,历史老师把毕业班的违纪情况报告给了校长。

校长考虑到这届学生都是优秀的毕业生,坚定的社会主义者,本打算不了了之的。

谁曾想此事惊动了地区教育局。

恐怖的事情发生了。

又一次上历史课时,学生们被一个一个叫去校长办公室。

先是莱娜,后是埃里克,再是泰奥……

原来在东西方关系紧张的时局下,这些学生玩笑性质的默哀行动,竟被当局当做反叛者抗议示威。

一夜之间,他们成了整个国家的敌人。

虽然大家统一口径,一致声称他们默哀只是为了悼念逝去的足球明星费伦茨·普斯卡什。

试图说明这次莽撞的事件仅仅是出于体育精神,与政治无关。

然而,当局有的是方法治他们。

女官员凯瑟勒以东德报纸为据,证实普斯卡什并未死亡,整个班级收听敌台的秘密被揭发。

除此之外,当局更是发挥了他们控制民众的各种手段,离间、胁迫、利益诱惑……

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们相互出卖,供出谁是带头人!

强硬的教育部长拿出对付阶级敌人那一套,威胁说:

一周之内说出带头人的名字,不然整个班级将在全国范围都不能参加毕业考。

女官员以亲人要挟莱娜,要求她说出领导者,否则奶奶的工作,全家的唯一收入来源就保不住了。

甚至为了达到目的,不惜颠覆一个男孩的信仰,摧毁他的精神世界。

在埃里克心中,父亲就是反抗纳粹英勇牺牲的英雄,如同神一样的人物。

但是女官员却告诉他,他的父亲曾与纳粹勾结,出卖同伴,被苏联军队当做叛徒吊死了。

为了让埃里克相信,还拿出照片佐证。

随后,撂下狠话:

如果不说出带头人,就要在报纸上公布埃里克父亲的不耻历史。

这对埃里克来说无疑意味着从天堂到地狱的转折,他也因此走向了“毁灭”。

(剧透预警)

其实到最后,学生们有没有供出带头人,已经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当所有人被绑在一条快要沉没的船上,说出带头人,就会获救。

面对这样的人性抉择,你会怎么做?

说,意味着背叛;不说,自己连同家人都会遭受灾难。

影片最后以一种令人振奋的方式表达了态度。

全班同学团结一致证明:默哀举动是大家一起做出的决定。

这一幕很容易让人想起电影《死亡诗社》的结尾,学生们反抗校方,站在桌子上向基汀老师致敬。

因为基汀老师曾这样站在讲台上,提醒大家:时刻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

1989年电影《死亡诗社》剧照

电影以这种集体的方式告诉统治者们:

请不要低估我们,我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有益的;

我们会判断,会选择,会反抗……

这样的结局,大家可能会觉得有些理想主义,但这部电影可是和《浪潮》一样,都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事实证明,现实往往比电影更戏剧化。

以上照片里的人正是电影里学生们的原型。

在真实事件里,班里差不多所有学生在1956年底,离开了他们的家人,到西德参加了高中毕业考。

这一由玩笑引发的悲剧也改变了他们一生的轨迹。

除了学生们的行动,影片对待历史的公允、真诚态度也是非常令人动容的。

电影里,有一个细节很打动香蕉姐。

泰奥拿花生敲了一个苏联士兵的脑袋,一群苏联士兵追上来,香蕉姐以为他们要暴揍泰奥一顿。

毕竟俗套剧都是这么演的。

没想到,被打的苏联士兵先是问了泰奥多少岁?

泰奥回答:18岁。

他说:我21岁,我也没兴趣待在这地方。

曾经占领东柏林,致使骨肉离别的苏联军队固然讨厌;

但他们也是被政治利用,远离家乡亲人,被迫履行职责的无辜民众。

除此之外,影片中还有一个重要议题——父辈与子辈的矛盾。

二战结束,德国被分裂为东西德,东德在苏联统治下的那一代人妥协软弱;

而年轻一代充满理想与正义,深谙自由的可贵。

在这种情况下,父子冲突是德国人必须要面对的伤疤。

影片中当局者为了胁迫孩子们,牵扯出父辈的历史,硬是把隐藏的伤疤翻出来让人物去抉择。

类似这样反思历史,直面过去的主题,一直是德国电影的重要一环。

相关题材的电影更是佳作迭出,随便一举都是经典:

《希特勒的男孩》、《朗读者》、《浪潮》、《逃出柏林》、《窃听风暴》……

在电影里,他们面对历史,观点往往不偏不倚,给人留下思考的空间。

2006年电影《窃听风暴》剧照

在现实里,德国面对极权历史,也一直在忏悔、反思、重建未来。

虽然他们的反思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曾集体沉默、回避历史、否认罪责。

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德国才开始全面反省纳粹历史。

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认罪的镜头,已成为德国反思历史的经典象征。

“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

德国不仅用道歉表达忏悔,还用实际行动补偿。

2001年6月,德国议会批准成立资金为45亿美元的基金,用来赔偿纳粹时期被迫为德国企业卖苦力的劳工。

2002年,德国赔偿金额达到1040亿美元,它每年还继续向10万受害者赔偿624亿美元的养老金。

也许所有的道歉和赔偿都无法弥补受害者家庭的损失。

但至少他们得到了公平的对待,而不是无视、否认、诋毁。

就像今年一部涉及慰安妇的韩国电影《她的故事》里表达的那样:

对受害者来说,他们最需要的就是:

一句道歉,以及公平的对待。

文/香蕉姐

2018.11.8/青岛


(更多原创影评,微信搜索ttyingtan,或保存图片,然后扫描识别二维码关注,后台回复片名 沉默的教室看 片儿)

 6 ) Schweigende

从泰格尔国际机场到查理检查站,我便认定柏林是欧洲一干城市中最不能令我打起精神的了,与空旷的街道,燥热的天气甚至是沉默的的哥无关,在古城林立的欧洲经历了二战与冷战摧残后新生的柏林颇显得鹤立鸡群,既没有华沙式的重建,也少了巴黎风的典雅,经历了世界杯的大辱,唯一能令这座城市骄傲的足球霎时间成了每位柏林人心照不宣却又闭口不谈的话题...我居住的酒店离查理检查站只有不到一百米,这里曾是东西德的的边界检查站,自1961年以来,这里历经长达28年的封锁,经历与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现在伴着第一缕晨光人们鱼贯穿行在路口,真是幅奇特的场景,仿佛那里从不曾有过隔阂;伤疤或许早已柏林人生活的一部分:列车穿行在曾经的界线,人们悠闲地倚靠在残破的柏林墙,波茨坦广场早已高楼林立...他们从未刻意隐瞒,也未曾忘记曾经的耻辱与悲欢......当“真实事件改编”几个大字赫然出现在屏幕上,总能带我回到这里,无法忘记在柏林的回忆,也无法忘记那些看到的听到的故事,那些鲜活又残酷却是真实的故事。

东德某毕业班学生临时以课堂静默一分钟的方式悼念匈牙利革命的亡者,全体学员由此沦为政治刁难对象,其家庭与个人命运被彻底改变;以学生、家长、校方和当权者四重视角强调事件复杂全貌,更细致展现集体内部分歧,延续德国二战史造成的代际冲突和政治迫力作暗线,个人与集权体制的矛盾关系制造张力;全片偏向性的视角(西方视角)是有目共睹的,在东西德题材的电影中屡见不鲜,遗憾的是本片没能找到最佳突破口,可谓是成也在此败也再次:有真实事件作为基础的改编显得非常有力,是极具有戏剧的煽动性与表演的爆发性的,虽然导演有意降低门槛,可依旧是站在现今的立场之上,也许因由历史的残留,营造出一种控诉层面的反思,在无意之中却扩展增强了故事的普适性,在剧中“纳粹”和“社会主义”总被相提并论,试想如果故事背景不是发生在某个前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在任何制度、主义、国家与地区都同样显得合情合理,观众轻易的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感觉,然而这样的弱化并没有持续太久,蓦然堆积的镜头打破了戏剧的平衡感,“不可动摇的真实性”在末尾居然有了戏剧性的转折,仓促的收尾和一些理想化的设定让刚刚到来的高潮戛然而止,特别是洒在提奥脸上那道高度理想化的“资本主义之光”;他们是你我一样的青年学生,为了继续生活被迫抛下一切背井离乡,他们投入的何尝又不是另一种未知呢?

青少年既能成为国家政治机器,也能成为国家政治敌人,因为他们年轻、有活力、热血、敢做...青年学生极易沦为各种形式的“工具”煽动,政治宣传,甚至是艺术!本片在真实事件的选材改编以及事件的可信度上都下足功夫,演员们的表演也为剧本锦上添花,但是除此之外电影留给我们的思考深度却有待商榷,少了一份观察,多了一份控诉;沉默的力量是无形的,全面客观的目光显得更加的难得、必要,没有任何一种制度在绝对意义上优于另一种制度,资本主义的欺诈煽动,和社会主义的镇压抑制有什么不同呢?“我永远无法理解人怎么会用枪把另一个人打死。”“因为找不到开枪的理由吗?”“不,因为死了就是死了再也活不过来了。”整齐划一的军人公墓和他们生前的主人没什么两样;21岁的俄国士兵与18岁的德国少年又有什么区别呢?父辈的奸佞与子辈的背叛,父辈的呐喊与子辈的沉默,父权的压抑,两者看似冲突的表面却有着内在本质的统一,“我们都生活在这片共同的土地”都曾有着共同的初衷与理想;个体的服从总被视作一贯的美德,信仰自由者是文化与制度的异类,遗憾的是,大多数,最终向现实屈服,朝着父辈们口中所谓的光明前途大踏步前进(早已习惯于无视路旁的白骨与哭喊)隐忍痛苦,却不知他们亦在谎言与背弃中成长,随着时光和呐喊一并消失埋没在长河的抗争中。

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给本片注入了意想不到的活力,片中的一众人物都代表着丰富多元的立场(简析):

子辈 埃里克:一位有着西斯拉夫姓氏的男孩,他那曾属红色革命卫队为革命捐躯的父亲是他心中的骄傲,并坚定不移的以此作为精神支柱;坚定的信仰者(以为)活在自己或他人编织(甚至可能是善意或无意的)的幻境,所有的疑虑都被积压,自我安慰也只是粉饰太平,真相引发的轩然大波,随之而来的是信仰崩塌带来不可逆转的毁灭;信仰危机是二十世纪欧洲非常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夹在东西阵营间的国家)以他为首代表经历了战争和混乱的人民,固守坚定,却面临信仰崩溃后的无所适从。

库尔特:富家子弟不知人间疾苦,为本次事件的核心人物,可以说反叛力量的中坚来源,有情有义的自由信仰者,缺少全面和对于事件后果的长远思考与目光,戴有典型的理想主义的光环;风暴的中心反而是最平静的地方,我们有更多的余地可以思考却无法拥有更多的选择与权衡,意义的衡量不在于怎样么想而在于怎么做。

提奥:在此我更倾向于将其认定为无政府主义者的代表,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上述自由的自由象征,这是一种更随性甚至伴随着动摇的自由,出于某些原因他们对于社会的残酷有更深刻的体会,人性的怯懦使他们容易动摇(也许是因为他们本就没有坚定的立场),主张保全精力养精蓄锐(群众中的代表),却也作为活跃分子和替罪羊。

父辈: 库尔特的父亲:光鲜亮丽的父权形象代表者,对于纳粹出身的岳父嗤之以鼻;却还有战争中“卑鄙”的幸存者这一特殊身份,背叛、出卖、卑微...却没有人能狠狠地唾弃他们,在残酷的背景之下所有的“幸存者”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卑鄙的”。

校长:工人阶级抓住某种机遇翻身做“主人”的代表,未曾忘记自己的出身也暂时没有被权利所侵蚀,却也是典型的利己主义者,懂得自我保护,妄图据守自己最后的一丝利益,不存在坚定的政治观念和立场,“维护利益的主义都是好主义”,他气愤地说道:“你们这么做能帮到匈牙利人民什么呢?”若是从利益而非本质出发来看待事件,那么多数事件看上去都毫无生机也就是“没有意义”,是非对错的界限也就变得不能么分明,他们管这叫成熟,我却不这么认为。

提奥的父亲:曾经的革命者,亲历53年工人革命动乱,却遭惩戒流放,宽大处理的背后却是今生都无法洗刷的“污名”;反抗无望,生活举步维艰放弃出路,满怀的一腔热血逐渐被时间平息;我们所期盼改变的一切最终被生活的残酷压倒转而消融在家长里短的辛酸。

老埃德加:在更迭的政权中被迫害的边缘人物(由于其同性恋者身份受到宗教、纳粹、入侵者、社会主义者的多重歧视迫害)饱尝疾苦,在青年学生身上寻得渴望已久的“自由”光芒,被抓时反而释然。

埃里克的养父:神父本应是庇佑众生的角色,却显得软弱;伴随着信仰危机神的地位逐渐动摇,政治的头脑容不下佩戴十字架的脖颈;宗教是统治者的工具也是叛逆的起源,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有发扬光大/赶尽杀绝。

基于本片主要作为男性主义标杆视角的观点,女性角色的存在被削弱,但是我们也能从中注意到几位看似隐藏在男性角色背后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角色: 莱娜:本片最为突出的女性角色,坚毅勇敢,但是比较遗憾的是个人认为塑造不是特别成功,在男主和基友的“光环”下游离,显得有些刻意,沦为一个依附的角色。

库尔特的母亲:女性总是最先觉醒的,因为有一个党卫军出身的父亲,她处处碰壁饱尝辛苦,沉默寡言,也不敢与自己的丈夫对抗,表面上言听计从战战兢兢,却是她,建议自己深爱的儿子远走高飞...“妈妈,真相有多重要?妈妈,为什么你什么都不说?”“离开这里,再也别回来。”

P.S:1956年匈牙利十月事件爆发时,匈牙利球星费伦茨·普斯卡什等人正随洪韦德队在欧冠首回合比赛中客场挑战毕尔巴鄂竞技队,球队得知国内局势动荡不安,球员们决定暂不回国,普斯卡什和柯奇士等选择留在西班牙。

 短评

我不相信社会主义制度就一定激发人的恶,资本主义同样会如此。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不过是执政理念,最终能有多少人支持,看的是执政手段与管理方法。我承认苏联的管理方法非常失败,但不必为此矫枉过正,否则出现的仍然是悲剧。比如给强奸自己的难民道歉这种,绝对是矫正过头到变态。真正理性的做法也许是对学生不进行政治宣传。你把这则真实的故事中的执政者,改成美国麦卡锡主义,改成穆斯林沙利亚法执法人,这个故事的力度都一点不会减弱,但问题仍然是你让年轻人看到哪个?所以,不对学生进行政宣是不可能的,那是不是这个世界就注定在不同的主义与教条中战争不断?不是的,你要教给学生的是思辨,是不盲目迷信,这才是他们以后生存下去的东西。所以这部电影只能是一部精彩的资本主义宣传片,因为现在德国人的思维是无法真正反思的。

3分钟前
  • 阿文
  • 还行

一场小小的反抗,却在特殊的高压政治时代背景下,演变成一场连作案。父辈的欺骗背叛,是青年一代信仰坍塌的最后稻草。一个国家,两种信仰,这种人为的分割终究是反人性的,和《再见列宁》、《浪潮》有异曲同工之妙。

4分钟前
  • 踢迩达
  • 推荐

其实吧,干脆把条目删了更方便...

8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有什么比年轻愤怒、有意识的学生一代更有力量的呢。最后看到竟是真事改编觉得更加迷人

13分钟前
  • matchappuccino
  • 推荐

年轻人就是这样,热血而冲动,轻浮(简单的从已知片面角度判断问题和做出行动)、绝对(认为非黑即白)、无畏(不计后果,甚至生命)。人性又是这样,生死和利益面前,诚实、情感、道德、善良都变得脆弱。青年是有棱角的石头,生活为你打磨,大多成年人变得圆滑。影片只截取了他们人生中的一段,而未来他们又会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呢?是否为今天的坚持骄傲?或后悔?气氛非常好,令人感觉无形的恐怖。其实有些真实事件比较敏感,若不能真实还原就造成严重误解。

16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1.一个人叫造反 一群人叫民意。后面看的真燃 2. 对比下最近微博热搜上各种大学里学生会的种种行为 啧啧 我们这代年轻人不行啊。

20分钟前
  • 留半清醒留半醉
  • 推荐

意识形态套入的太过于仓促僵硬,使得人物的行为显得愚蠢而无意义。

23分钟前
  • 灰色幽默
  • 较差

我不知道什么样的政权好,也不知道需要的什么样的政权。但是我希望我生活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可以充分的享受各种表达自己欲望的权利,看新闻消息不需要利用其它的工具,人们能全面的了解任何一件事情,而不是只能听到一面之词。

28分钟前
  • 嘿嘿嘿
  • 推荐

最触动的是父亲在警察局看到准备逃跑去西德的儿子 那临别一握

33分钟前
  • 陆嘉辰
  • 推荐

至少还能用脚投票。

36分钟前
  • zci
  • 力荐

东德某毕业班学生临时以课堂静默一分钟的方式悼念匈牙利革命的亡者,全体学员由此沦为政治刁难对象,其家庭与个人命运被彻底改变。以学生、家长、校方和当权者四重视角强调事件复杂全貌,更细致展现集体内部分歧,延续的德国二战史造成的代际冲突和政治迫力作暗线,个人与集权体制的矛盾关系制造张力。

38分钟前
  • 小易甫
  • 推荐

一个纳粹之孙,一个红色战士之子,血统决定论是多么荒诞啊。喜欢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主人公乘上开往西德的火车,松了松领带,仿佛扼住喉咙的无形之手也消失了。

42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力荐

一部电影,三易其评。没事,你删一次我就再发一次。鲁迅先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反正我不会当灭亡那个。

45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发现当下很多人的心态其实和那位校长很像很像。正如他自己最后所说的那句“你们这样做,能帮到匈牙利人民什么呢?!”

49分钟前
  • blue三点
  • 推荐

边看边忍不住想:这是个多么微不足道的故事啊,讲得倒是有声有色。而我们有那么多惊心动魄的好故事,可惜一个也讲不出。至少现在还不行。

53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推荐

#Berlin2018# 非常柏林的东西德故事;中国观众尤其会感同身受(各种官僚党棍拿来都不用改词儿的),DDR统治下的收听敌台与上纲上线;好处是从调查展开而写了两代人(虽说不免太男性中心主义和血统论),并且和匈牙利事件有个不错的互文关系,年轻演员有颜;问题是拍得有点太行活儿,尤其第一幕太慢

56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豆瓣版“沉默的教室”:我的关于制度优劣的评价被河蟹了~~~~~

6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我也想有一个坐上短途火车就能通往的自由之地。

1小时前
  • 红毛丹
  • 力荐

“妈妈,真相有多重要?妈妈,为什么你什么都不说?”“离开这里,再也别回来”

1小时前
  • 西决
  • 力荐

集中营已经拆除,自由却远未到来;柏林墙尚未垒砌,观念已无法相通。21岁的士兵揪住18岁的少年,53年的事件影响着56年的沉默,父辈的攻讦转而子辈的出卖。壁垒面前谁是犹大,责难面前谁又是圣人。讲台上倡导自由的代表,轻易变成倡导的另一面。两分钟的沉默背后,又有多少声音消失于烟消云散的恐怖中。

1小时前
  • 西楼尘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