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夜

爱情片香港2023

主演:范冰冰,李周映,金英浩

导演:韩帅

 剧照

绿夜 剧照 NO.1绿夜 剧照 NO.2绿夜 剧照 NO.3绿夜 剧照 NO.4绿夜 剧照 NO.5绿夜 剧照 NO.6绿夜 剧照 NO.13绿夜 剧照 NO.14绿夜 剧照 NO.15绿夜 剧照 NO.16绿夜 剧照 NO.17绿夜 剧照 NO.18绿夜 剧照 NO.19绿夜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4 08:33

详细剧情

  中国移民静霞在首尔机场安检处工作,某天一个绿发女孩闯入了她的视线。这个对搜身检查毫不在乎的女孩让静霞着迷。为了摆脱各自无用的丈夫,她们冒险走进韩国黑帮的领地,与试图支配和占有她们的人抗争——她们学会了只依靠自己。

 长篇影评

 1 ) 期待完美复出!!!

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复出吧!!我的冰!!!

 2 ) 「绿夜」一个的绿色隐喻

掐着最后几天去了柏林电影节,也不知道这部片子后续会不会公映,自己还蛮喜欢的,所以趁还没忘之前记录一下。

绿发女子

我并不认为这是一部女同爱情电影,虽然与浪漫相关的,包括“试探”、“拉扯”、“暧昧”、“亲吻”在内的所有元素,这部电影里都具有,但最终推动情节向前发展,让女主金夏做出让很多观众都觉得不解的极端行为的情感基础,并不是爱情。或者并不只是爱情。

电影里作为最大情感支持,却没有表现得很明白的一条暗线是金夏的母亲。

从女主讲述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知,她的母亲也和她一样,遭遇了家庭暴力。与她不同的是,她的母亲采取了反抗,以某种方式杀死了她的父亲,但在调查的时候,年幼的金夏经不住警察的夸赞还有口香糖的诱惑,出卖了自己的母亲,使得自己的母亲只能出逃。“回到家的时候,看到妈妈把鞋子整整齐齐地摆在门口,”女主说,“我就想,妈妈没有穿鞋吗,不穿鞋能跑多远呢?”(台词是我的回忆,不一定百分百准确)

而绿头发的女孩,一开始就是以金夏“害”她没有鞋穿为借口,去到了她家,翻出了她母亲的照片,然后阴差阳错同她的母亲一样,被金夏告发,最后帮金夏杀死了困住她的丈夫。两人最后一次告别时,金夏蹲下身为绿发女孩系上鞋带,而绿发女孩抬手,像母亲一样摸了摸金夏的头。

以此为情感基础,就很能理解为什么金夏在绿发女子不见,丈夫的死被警察“妥善处理”,警察又和童年记忆中一样,递给她一盒安慰的口香糖之后,情绪上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因为这就是她童年创伤的再次演出,是她忘不掉的心魔在再次提醒她:她再一次因为自己的错误失去了“母亲”,再一次让别人为自己牺牲,再一次孤立无援。但这一次,命运留下一瓶绿色的染发剂,给了她一个可以纠正的机会。

可惜的是导演没能把这条关于母亲的情感线路刻画得再明显,再清晰一点,导致两个人过快的感情进展,过于容易的信任建立,和后续情感的大爆发,都因为缺少内部逻辑支撑显得多少有些莫名其妙。

这条线里还有一个很妙的点在于,导演前期有意识地把绿发女生塑造成一个表面“黏人小狗”的角色,使前中期很多剧情看起来都像一个标准的《姐狗爱情故事》(笑),最后甚至用小狗当作绿发女子的一个替身,来回应之前台词中绿发女子说过的那句:“我宁愿当一条狗。” 但这里所谓“姐狗”身份,就像导演不断在剧情中给的暗示 (比如:绿发女子在不同情景下,多次抬手像安抚小狗一样,揉金夏头发的镜头)一样,其实是错位的。表面上是金夏在照顾她,在安抚她,而仔细查看剧情就会发现,金夏虽然看似一路都在主导和善后,但她实际上犹豫、摇摆、瞻前顾后且自我规训。真正自由,有魄力下定决心,逼着金夏反抗,逼着金夏正视自己的恐惧的人,从来都是绿发女子。虽然金夏驾驶着摩托车一路在首尔飞驰,但真正给这个飞驰方向,或者让这个飞驰发生的人,是在她身后抱着她的绿发女子。

我能理解导演想把绿发女子拍成一个意象的意图(她甚至都没给她起名字),虽然最后因为想表达的元素过多,导致故事线太乱,前期给的逻辑又无法很好的支撑,没拍成《搏击俱乐部》的效果,反而像致敬《二次曝光》(笑)。但这也是我并不认为《绿夜》是一部标签化女同爱情电影的原因。她是反抗暴力的勇气,是离开压迫的决心,是美丽又让人恐惧的,自由的荧光。金夏拥抱她,如同拥抱自由。

红色与绿色

导演选择这两个圣诞节专属配色来做画面区分的意图其实很明显,也很好理解。红是罪恶,是压迫,是暴力。绿是生机,是自由,是解脱。两场色彩完全不同,情感极端冲突的床戏,把色彩和心理上的对比做到了极致:红是无间炼狱,绿是在炼狱中被劈出的小小避风港。

这里顺便提一下导演对床戏的处理。很多反应性暴力或者体现爱欲的电影,都会以床戏作为一个情感爆发的突破口,电影中的一个奇观,所以都会把这类内容,拍到极致。这样当然会增大情节的感染力度(也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宣传点),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规避,因为露骨的拍摄,最不应该被男凝的情节反而在大众传播中成为男凝的素材。就像《阿黛尔的生活》、就像《色戒》或者说近一点,就像《苹果》。在绿夜里,导演用了一种(至少让我)没有不适的方式,完成了这两个情感点的爆发。能感觉到,导演并没有把其实算这部戏最大噱头的“范冰冰女同床戏”当一个卖点来拍。这段戏自然、流畅、里面有欲望,有渴求,也有女生相互间的尊重和珍惜,更像是一种灵魂上的共振。最后一幕金夏的手虚扣在绿发女子的胸口,像是要把那簇绿色花火收束进自己的心里。非常美。

不知道导演是先有的宗教方向的想法,特意选了红和绿作为两个对立面的主色,还是反之。但我个人的感觉是,没有必要。太多只能露个像,无法深入探究的元素,只会让片子的内容变得混乱。我猜测导演也许可能是想借此展示“主原谅我,我原谅你,我就是你的主。”或者暗示,男权社会结构性的压迫,男性也难以幸免。(做这个猜测是因为映后问答环节,导演特别说,她觉得男性也是男权社会的受害者,影片中的男性也受到了压迫…… 我理解她的观点,但我实在不明白在这个时间点强调东亚顺性别男的苦难有什么必要,有什么意义?男 LIVES MATTER?)

关于范冰冰

范冰冰从来都是一个很丰富的人。她浓烈,自信,长袖善舞,享受聚光灯和名利带来的荣光。但她同时自卑,孤独,渴望认可,害怕露怯,非常想要证明自己以至于常常用力得很笨拙。

我没想到范冰冰能演到这种程度。前期放出的预告片段说实话并没有特别好。范冰冰这几年日常在社媒上对网红滤镜的偏爱,以及很不自然的修图,让我其实已经不太确定她到底长什么样了(笑)。加上演技这个东西确实是需要在不断练习中积累精进的。不是说演的越多就越好,但你不演,就很难更好。4年无法在片场演戏,对任何演员来说,都是非常残忍的事。

但范冰冰这次,是出人意料的好。好到很多时候,我甚至不觉得她在电影里是“漂亮”的。许多对范冰冰演技的诟病都为围绕着“范冰冰演什么都是范冰冰”。在绿夜里,金夏这个角色的内核,其实是很“范冰冰”的:不够正当的居留身份,无法反抗的暴力压迫,瞻前顾后的自我怀疑,对认可和“原谅”的需求。但范冰冰演金夏,就是金夏,不是范冰冰。她让这个角色靠近她但脱离她,成为一个独立的,带着现实隐喻的侧写。

就像电影中已经展现的:你在怕什么呢?在等什么呢?你不需要那些可笑而廉价的“forgiveness”,放开双手去拥抱风吧,路在前面,花火也在前面。

 3 ) 两星包邮全都送给你冰冰姐

在柏林电影节的最后一天,去看了你冰冰姐的大作,绿叶。

看完百感交集,只能给两星。糊弄外国观众可以,糊弄你大爷我,可绝对不行。两星都是给你冰冰姐的。在这过去的五年中,在补税的百忙之中,你冰姐还能拍这么好,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实打实的两星。

这导演真没听说过,恕我直言。卡司也很新奇。应该大金主也不敢接这个活。毕竟成也冰冰,败也冰冰。有金刚钻,也不敢揽这个瓷器活啊

这电影似乎真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电影里不少情节都说到“原谅”这个话题。 想求谁原谅您老人家呢? 十几亿的罚金呐! 谁敢原谅您。现在您想复出,求原谅,估计门都没有。

台词里,冰冰姐的人物说了一句,“我已经把我所有的都给你了,你还要怎样”。 当时,听到这句台词,好佩服她的勇气,居然还敢叫板。罚掉你所有,也是应该的呀。这样的台词,阴阳怪气的。

拍个韩国片,在海外可以折腾,还想复出? 估计没戏。

这样其实也挺好。 就在外打打擦边球。好歹名声也算保住了。对不少冰冰粉也有个交代。就这样吧。这片就两星!不服来战!

 4 ) 【译】韩帅和范冰冰谈《绿夜》

作者:Bilal Zouheir

译者:覃天

校对:易二三

来源: Projektor(2023年2月27日)

【本文首发于《虹膜》公众号】

《绿夜》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中国移民静霞在首尔的机场安检处工作,长期以来,她一直受到丈夫的虐待,但因为担心自己失去居留权而无法合法地离开这个男人。有一次,她遇到了一名神秘的绿发女孩(李珠英饰),后者正在走私毒品。静霞没有举报她,反而和她一起踏上了全新的命运之旅。

在惊险有趣的表面下,《绿夜》暗藏了许多有趣的内容。范冰冰在这部低成本但颇具野心的作品中,完成了自己在演技上的转型。

我们和范冰冰以及导演韩帅一起聊了聊这部首映于今年柏林电影节的新片。

问:电影中两名主角之间很有吸引力,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范冰冰:我觉得这首先要感谢导演选对了演员。在确定让我出演之后,她做了大量的工作来选择和我对戏的真正适合我的女演员。所以我们并没有刻意达到这一点。

这两个角色也符合我们各自在现实生活中的个性,有点不一样。李珠英是一个运动型的、有活力的、外向的女孩。而我所演的角色则比较拘谨,是一个迷失的人,在寻找出路。

韩帅:角色间的吸引力对这部电影来说非常重要,但我没有故意营造出这种感觉。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两位演员互相就建立了这种相互信任且可靠的情感关系。这使得她们的表演给人非常自然的感觉。

问:你的角色很复杂,因为你在影片的每一幕中几乎都是一个不同的人。你接下来要做什么几乎是不可预测的。扮演一个如此多面的角色的挑战是什么?

范冰冰:这个角色最具挑战性的部分实际上是语言,因为拍这部电影之前我不会说韩语。我实际上是用中文的拼写和发音来努力模仿韩语单词的发音。

李珠英不会说中文,我也不懂韩语,所以我们之间都是用有限的英语交流。但可能正是因为语言不通,我们之间才会有很多心照不宣,有很多彼此理解的时刻。

问:电影中有一场时间很长,也很残酷的强暴戏。你们为这场戏都做了哪些准备?

范冰冰:我试着把自己放在那个角色的位置上,我想也许对她来说,并不是第一次遭遇这样的事。也许她只是想在生活中尽量避免这样的事发生,然后再自己处理这件事。

所以说,也许因为她在生活中受到了太多的伤害,当另一个女孩进入她的生活时,就像一扇为她打开的门,她可以从那种新生活,以及另一个人身上得到光明和温暖。

韩帅:这场戏是拍摄中最困难的部分之一。当然,我事先与三位男女演员讨论过,以征求他们的同意,但是,一旦到了拍摄现场,我就没有说什么了。我让他们决定什么是最好的呈现方式。

拍摄结束后,他们当然都非常疲惫。那场戏中有很多肢体语言和演员之间的反应,很多东西都感觉很真实。正因如此,我认为他们也以一种真实的方式感受到了许多痛苦的情绪。

问:和导演的合作如何?

范冰冰:我首先想说,我觉得她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女人。她可能看起来很矜持,但实际上她非常勇敢。当我第一次收到剧本时,我感到震惊的是,如今女性们是如此经常谈论女权主义和女性解放等话题,然而与此同时我们的身上还有太多的限制。剧本对当代女性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有绝佳的洞察力。

问:你的上一部电影《汉南夏日》和这部电影之间似乎有共同的主题——男人和女人之间权力的动态关系,前者对后者的剥削,以及负罪感。你为何会对这些主题有兴趣?

韩帅:我想这可能与我自己的性格有关。有时我会看着自己,然后回想一些自己做过的事,不管它是对还是错。我很在意其他人怎么看我,以及他们对我的行为有什么反应。可能我自己身上本身就有一种负罪感,我觉得当下社会中的很多女性也会有这种感觉。

那个绿头发的女孩,她是我构思这部电影时最初想到的形象。她并没有与生俱来的这种负罪感。但可悲的是,由于文化背景、成长经历和教育经历,大多数女性在某种程度上被教导要有这种负罪感。但这其实是成长过程中宗教、社交礼仪和教育带来的影响,是强加给我们的,我们本可以不用背负这样的负疚感。

问:范冰冰饰演的这个角色是一名移民。现实生活中,移民总是默默承受各种困难。但在这部电影里,她进行了反击。你为什么要在片中加入移民的元素?

韩帅:移民的主题一直与女性身份有关。男性移民通常被描述为带有目的的人,特别是那些犯罪分子。但女性移民则往往被描绘成「被迫」进入各种局面和情形的人。

问:我在这次柏林电影节上看了很多电影,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绿夜》的开场场景。你愿意谈谈它吗?

韩帅:这是从仁川机场到城市的一段旅途。这是她们新生活的开始。开场是一段从黄昏到夜晚的拍摄,代表了故事的开始,这是属于她们的故事。

我觉得这个场景之所以拍得这么好,很大程度上要感谢我的长期合作伙伴、作曲家李衡。因为他的音乐设计,他的创作,他将一些未来主义和具有现代感的东西放到了这部电影中。我们一直都保持着合作。

问:和《汉南夏日》相比,这部电影有了更多的动作戏,不过这两部作品的质量都很高。你有下一部电影的拍摄计划吗?

韩帅:从拍第一部长片《汉南夏日》到这次拍摄《绿夜》,真是一次很大的跨越,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不喜欢一切都因循守旧,也不想重复自己。我想在下部作品里做一些新的、勇敢的尝试。想让它变得更新颖,更多元。

来源://agoodmovietowatch.com/projektor/fan-bingbing-han-shuai-interview/

 5 ) 如果没有范冰冰,会难看很多

想了想还是可以为green night写点影评,毕竟是认认真真看了几乎每一个镜头吧……

——含剧透⚠️——

我最喜欢的一些片段,一个是她们第一次骑摩托车,打击乐咚咚咚的声音和震感随着夜幕展开,也像是女主的阵阵心跳,开启了冒险和未知。是我最喜欢的一段bgm。

第二个是二人分别时,小绿喂食小狗时说想当一只狗,也对狗说“我已经把我有的都给你了,你还要怎么样”。可女主在小绿邀请自己时,又决定不走了,但她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又点了一碗饭。可心里总还是有不舍,所以又把小绿喊住,可什么都没说,只是蹲下来给她系鞋带,是她送她的鞋。小绿知道她不会随她走,于是只是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头发。这段离别前的隐忍和辗转,应该是最饱含感情的一段了。

但是剧情有太多不合理了,很多动机都不合理…冲突转折都没有足够的铺垫…

最起码的,在背景上,女主结婚这件事本身属于一种法律和政治方面的换他国居留身份,不属于一种因为性别产生的委曲求全。所以她和老公的矛盾根本没有展开,影片的第一个冲突也就显得特别奇怪,好像导演只是在刻画一个标准的女性主义的假想敌…

和老公那段暴力床戏也非常不合理,剧情铺垫不合理,人物关系和冲突没交代清楚,甚至床都不应该那么震,镜头角度也太过收敛

最不喜欢的就是,有太多意象用来拼凑了某些意图,太拼凑了

 6 ) 竞赛片的角度

2月26日,看了柏林电影节的最后一场。

范冰冰的脸目汗湿。骑着重机在首尔汉江边飞驰,宽大皮衣的胸口前塞着一只白色的吉娃娃。挑染的绿色发梢拨动空中。画面继而转向黑夜,烟火的一声爆破。这是电影的最后一幕。

随着爆破声,我心里似乎有一声哑炮,炸开了,却被空寂的大地掩盖了声响,闷而热烈。

我左边的姐姐们直呼,电影超乎她们预期,并言因为范冰冰不能在国内拍戏了,所以她才能拍摄这般禁忌题材的电影,涉及每一个雷点:跨国毒品走私、蕾丝、移民的身份认同、男权等。

我转向右侧,和我的台湾同学搭话,“薇,我觉得很好看,你觉得呢?”

“啊,真的吗?”薇瞪大她的眼睛, Vivienne Westwood的土星吊坠在她胸前反射出荧幕的光。

”嗯,你是不是觉得不好看?“,我们俩四目相对。

”我们等会再议,这部电影就是致敬王家卫啊...“

我们准备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再慢慢讨论。

柏林电影节官网

吃过午饭后,我们和姐姐们告别,公园广场阳光熹微,我们拍了些单人照片,又去拍柏林电影节的标志海报,是在白色底面上的一只红色狗熊。

亚薇的主要意思是,这部电影是竞赛片,所以它有一定受众,是了解电影语言的人。电影里有很多说不通的地方,人物语言没有逻辑,也说明这部电影不是以剧情为旨。它是一个女人的精神世界和自我告白、超度和拯救。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不合乎情理的王家卫式独白。

“一个女人怎么会在另一个女人的耳边模仿烟花声的爆响。又怎么会如此快地信任并喜欢上。”

我们一致同意,这部电影里多数的成分是范冰冰的幻想与虚构。但我们并没有界定出哪些内容是。

范冰冰在剧里的名字叫”李双“,暗示了她的双身份。绿发女孩被她安检出靴子有问题后,直接放弃穿鞋,离开了安检区,随即又在门外等她,赖她赔自己一双鞋。范冰冰在家里找的一双小白鞋与绿女的双脚完全适配,也证明她们是”双生子“,这双鞋最后的镜头是在垃圾撮箕里,也是范冰冰奋起杀害哑巴男的图像动机。

为什么说绿发女孩并不存在,绿发女孩对范冰冰说过,希望自己是一只狗。当范冰冰杀掉哑巴男,打开囚禁室时,里面没有预想的被囚禁的绿女,而是一只摇尾求怜的吉娃娃。再一次印证, 绿发女孩不存在,狗是绿发女孩,也是范冰冰自己。

在电影中,范冰冰骑的车在变,开始是一辆白色摩托,最后她骑的时候却变成一辆黑色重型机车。当范冰冰被警察带到李家饭店,即她丈夫的门店兼住屋,从警察的言辞中她丈夫是心脏病发,但之前的剧情都说明是绿发女孩将他推下楼摔死的。而当范冰冰多余解释他们两人前夜争吵、因此将琉璃床灯摔碎,地上残留血迹时,警察流露意味深长的表情。范冰冰回到楼上一看,一切如初。可知,前一夜的惊心动魄,勒拽、流血、摔滚,在现实世界,至少在前一夜都不存在。当然,电影的一种解释是,警察和走私毒品的团伙是一波人,因此他们毁尸灭迹,做了”公关“,但细想,不太合乎逻辑。

艺术是不确定性。因此我们无法讨论出,哪些是真实,哪些是幻想。我个人倾向,范冰冰参与了境外走私,她受控制于她的”合法丈夫“,被家暴、被控制。她可能真的是安插的安检人员,在社长单独打开的通道口为走私的人“恰如其分”地安检,她期待着一个绿发女孩出现,对她说一声peng,心该炸裂了。

她更可能是走私女子之一,因为运气好迟迟还没有被关入大牢,她渴望一个正派的安检人员(一个偏中性的女子形象,她在电影里正是男性打扮)可以制止自己,拯救自己,保护自己。

当然,这部电影里有太多的西方主题和意象,例如范冰冰不断被人问,“你是中国人吗??”,一旦重复,即有寓意,这是移民的身份认同危机。例如里面的男人角色不断告知她们,“我原谅你”,这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凌驾与侮辱。例如手语在电影里出现了两次,手语可能代表移民语境下的语言障碍。例如那个希望异装癖的男子,他为什么想要做女人。

我个人对绿,这一光影的解释,它是破败现实里出现的”生命力“,是黑暗夜空里的“极光色”,也是对燃烧火焰的红色的对垒,电影了出现了多次燃烧。

这部电影是一个底层女子的自我叙述,绿夜绵长。愿浅子深深,长乐未央。

柏林电影节海报

 7 ) 导演阐述

I was born in a port city in China across from the South Korean city of Incheon, separated by the sea. As a child, I saw many women embark on a journey across the ocean, driven by their unshakable determination to earn a better wage in Korea and escape the anxiety they faced in their hometown. Many of them never returned. To some, their disappearance seemed gratuitous, but I soon inferred it must have been a conscious choice they made after enduring repression of their dreams and desires. As a young girl, I often wondered about their adventures in an unknown land, even feeling a yearning for their journey.

As I grew up, started working, and got married, I noticed changes in the way women were positioning themselves in the world. Although it seemed like women had more say in various aspects of life, they were still subject to condescending scrutiny. Our attempts at freedom were pre-approved and pre- tolerated by the ghost of an unseen power.

This new plight fueled the rekindling of my imagination of those women’s adventures. I hope to revisit their unshakable determination with this story and find the courage to face the faceless ghost.

 8 ) LGBT 黑色犯罪之作惊艳柏林

《绿夜》入围第73届柏林电影节全景单元的消息一经公布,华语影圈掀起一片热议。在这个中国电影大量进军柏林的突起之年,《绿夜》又凭借着自身的话题度获得国内外影迷的关注——“LGBT 题材” “黑色犯罪元素”......每一个标签都得以牵动出更多的注目与期待。

抛开书本 ,赞 25 《绿夜》发布会现场 当地时间2月23日,《绿夜》在柏林完成世界首映,抛开书本的前线记者漫盈与李秋萌也得以有机会与导演韩帅进行一次对话交流,挖掘出电影背后的创作故事与主题表达,以及导演自身对片中两位女性角色的解读与思索。

《绿夜》海报

采访:漫盈 李秋萌

整理/编辑:王新然

责编:刘小黛

策划:抛开书本编辑部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抛开书本:您的作品中常出现一些有关黑夜、暴力、复仇等偏向黑色电影的风格元素,但这部片里的复仇是从女性视角出发,为女性的暴力辩护的,您如何看待自己电影中的犯罪和暴力元素?您在创作剧本的时候,有想过往类型电影上靠吗?

韩帅: 肯定有的,我自己特别喜欢借用类型片元素,黑色片又是我最感兴趣的一种类型。但女性主角本来不是黑色电影的标准设定,黑色电影的传统主角一定是男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部影片从一开始就是“反类型”的。

《绿夜》剧照

黑色电影的叙事模式通常是:一个男性碰到一个神秘的女人,并且通常是一个符合男性审美的“蛇蝎美女”,他在这个路程中受到诱惑,最终回归正轨或走向毁灭,我个人觉得,传统黑色片中的男性对女性所带来的“非秩序”、“非理性”有着极深的恐惧感。

《绿夜》在事件上和叙事节奏方面参考了黑色电影的一些设置方法,但因为性别的扭转,在人物和主题上很难效仿,因为我自己作为一个女人,对脱离秩序、脱离规则有着极大的向往。所以我更多地借助类型的视听元素和叙事结构来包装一个更个人化的表达。这种创作上的“融合”和“变奏”,也是比较让我兴奋的地方。

当然这部电影也有其他类型的影子,比如《末路狂花》这类的公路冒险片,比如《阿黛尔的生活》这类的同性题材爱情片,如果一些观众抱着看类型片的心态来看这部电影,可能会感到恍惚:电影为什么没有按照我的期待去发展?可能有的人会感到别扭,有的人会感到新鲜。我想打破电影中的一些既定套路,摘掉一些标签,我借助了两种类型元素来构造这部电影,但不想做成这两个类型中的任何一个。

《末路狂花》海报我是个很中庸的人,但我内心不断地自我提醒:做东西要有新鲜感和独特性,哪怕要得到这独特性是冒风险的,但是千万不能太平稳。我自己的喜好本来就很俗,喜欢看朴素的类型电影,通俗小说,但是我又不太满足于这些东西,想有一些突破和不一样的结果,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作品。

抛开书本: 是的,整部电影看完我并不觉得这是部很Lesbian的电影,只是因为一个女孩被另一个女孩给她的温暖安慰到,两人的吻戏更像是体现两人从被动选择转变到主动选择的心理外化,想问下你们在拍摄时有什么样的想法?

韩帅: 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谁先吻谁,很明显更容易发起进攻的是绿发女孩,但主动的那一下为什么必须是金夏?——她想通过做出这个举动然后成为不一样的人,就是这样一种愿望。我相信观众也很容易辨识出来,这不是什么纯粹的爱情反应。我觉得在爱情体验里,我们喜欢的通常不是这个人,而是跟这个人在一起时的自己。你喜欢的是沉浸在恋爱的感觉,而不是具体的人,有时甚至跟对方的性别无关。所以我并未把她们的关系归类到具体的什么情感,就是一种很自然的流露。

《绿夜》剧照

抛开书本: 其实大多数女性的同性情感边界似乎并没有很清晰,没有一种很明确的情感或情欲指向,女孩们可能小时候上洗手间都会手拉着手,而男孩之间就会比较抗拒。多数女孩之间是很渴望互相的亲密感的,我们女性对同性朋友的情感依赖或许比男性更强烈。那么想问问导演,您揣摩这两个角色的情感羁绊时汲取的经验是否来自自身的经历,还是从旁人身上获取的?

韩帅: 我有稍微观察过自己周围的一些Lesbian朋友,她们之间的情感演变相对来说更有弹性,她们的关系会在“朋友”和“女朋友”之间游离。有相当一部分恋人分手后,依然是朋友;或者她们长时间是朋友,但突然产生情感的变化走到了一起,这个过程是很模糊的。

我觉得这种情感状态非常普遍,每个喜欢异性的人都有可能爱上同性,喜欢同性的人也不见得无法爱上异性,就像男人的一部分是女人,女人的一部分是男人,人的情感是很奇怪的,所以一切暧昧的体验对我来说都是可以被理解的。

《绿夜》剧照

抛开书本: 我们看到在影片最后保护女人的依旧是女人,达成的是一种同为女性的相互庇佑,电影似乎在这一问题上还是透出一丝绝望,那您怎么看待男性角色在本片中的作用?

韩帅: 首先站在一个创作者角度上,所有角色都是我创作出来的,都有感情。我为每个男性角色设计了背后的故事,像丈夫和他的母亲是如何在神父的控制下生活的,而阿东的表演参考则是《异形:契约》中的仿生人,他有一点“非人”的感觉,那么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他被异化成这样的?这些我都会跟演员讲。

我觉得他们一定程度上也同样是权力系统的受害者。包括片中有一个出现在保龄球馆的异装癖男孩,我住在梨泰院的时候,常常见到一些非常可爱的异装男孩,我把对那些男孩的想象放置在片子里:他可能是想当一个女孩;可能被外国男友抛弃了;只能无奈地醉倒在女厕所的门口。所以我选择让金夏和绿发女孩进入了这个男孩的酒店房间,这可能是对女孩们最友好、最温暖的一个空间,她们可以获得片刻的放松和平静。

《绿夜》剧组在柏林世界首映现场

至于我为什么选择了比较绝望的方式去叙述这个故事,可能是担心在女性话题十分流行的今天,我们有一点过于乐观: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女性议题发声,我们也都能感受到女性议题正在被关注,被讨论,可这些东西真的改变了吗?至少在当下,我是没这么乐观。

男权秩序是根深蒂固的,有些人是在姿态上做出了一些改变,他们觉得要“政治正确”,要容许女性一定程度的自由,反正一切都在我的控制之内,但这个“容许”本身就是一种蔑视。就像这部电影里女性一直听到的那句居高临下的台词——“I forgive you”。但我有什么罪?你又有什么资格原谅我?这是我想通过《绿夜》来质询的一点。

《绿夜》剧照

抛开书本: 您刚才提到了《末路狂花》,它作为一个公路片,其中有很多女主在公路上开车的片段,您的电影中也非常多骑摩托车的镜头,为什么要做这个设置呢?

韩帅: 其实有点后悔(笑),我的初衷不是拍骑车,我只是喜欢拍动态的女孩。比如我在拍处女作《汉南夏日》时,就喜欢拍女孩在疾走或者奔跑,我很想拍运动中的女孩,以前还想着拍关于女运动员的故事,因为觉得动态的女孩特别有魅力。

但小朋友好办,成年女性怎么动起来呢?那只能逃跑了(笑)。我在犹豫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时,制片人建议我一定要选摩托车,因为那样好看,但这特别难拍,在遍地都是减速带的韩国,技术配合起来特别麻烦。

抛开书本: 但其实出来的效果还是蛮好的。

韩帅:因为不满意的都被剪掉了(笑)。

《绿夜》剧照

抛开书本: 发布会时您说要拍“夜电影”,您是怎么理解这个概念的呢?

韩帅: 其实是摄影指导Matthias最先起了“夜电影”这个名字,指的是“一个晚上的故事”。我们都很喜欢萨弗迪兄弟《好时光》马丁·斯科塞斯《下班后》这种发生在一个晚上的故事。那种紧张的、模糊的、不那么现实的感觉很有意思。这跟光天化日的故事是两种调性,人物紧张的精神状态叠加在夜晚环境的影像上,会带来很有张力的感受;我很享受这种张力。

《好时光》海报

我通常喜欢快速的、短促的、没有喘息时间的电影,所以想要写出“一个晚上的故事”,但我很快发现,要让两个陌生的女孩去完成“一个晚上的故事”很困难。我很纠结,最终决定通过两个日,两个夜的时间周期,在对比中来展现她们的变化。

抛开书本: 夜戏似乎能更好地突出灯光和色彩设置。

韩帅: 夜戏氛围感会更浓。我和摄影指导当然很想在这方面用力,但因为我们拍摄时间非常短,纯拍摄的时间只有33天。而且是在异国,语言翻译需要加倍的时间成本,疫情带来的诸多变故让制作中的方方面面都超载了,我们无法按照预想的设计去完成那些精致的效果——关于城市、关于霓虹的展示,我们只是尽可能地去拉开日和夜的区别。有一些设计大家可能看到会觉得怪:保龄球馆,美发厅,酒店,这些室内场景残存了一半之前的设计,另一半没有全然完成。我们最早想做些更新鲜一些的尝试,把它们与日景那种单调、写实的空间拉开些距离。

《绿夜》剧照

抛开书本: 金夏在把丈夫杀掉之后,还是未能摆脱男性的骚扰,比如安检时被人威胁,还有结尾的暴力,这是想展现某种女性在父权体系中的性别困境吗?

韩帅: 这个电影有两个部分,丈夫死掉时,关于“家庭暴力”的部分叙事结束;而整个第三幕(当然在此前有一些铺垫),她的组长、毒贩马尾男,刑警、阿东等等陆续登场,串联起一个社会网络。他们不仅仅代表角色本身,更是符号式、象征性的存在,但他们是一体化的、网状的排布,那这种控制就无处不在,毫无逃脱的可能。我不觉得一个人走出了家庭的控制就皆大欢喜了,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整个世界的运行方式是这样的。

《绿夜》剧照金夏这个人物,一开始就是这个链条上的一环,她和这个男性秩序是同盟关系。她做事中规中矩,没有想过要跳出来。当“系统破坏者”——绿发女孩进入她的世界之后,才让她有了一点点跳脱出来的意识,或者说激发了她原本暗藏的反抗意识。

但当绿发女孩消失了以后,她回到了市场里面走了一圈,又回到了码头安检处,好像什么都没发生。当她和自己的上司四目相对,站回自己的岗位时,我觉得她就像“噗通”一声跪下来似的。向这个体系,向着这个世界求饶。我很理解她,我觉得自己在无数次重复这个动作,因为人很难超脱这个系统的控制。

《绿夜》剧照

抛开书本: 金夏的确会有点自相矛盾,您是有意安排她依托丈夫这种男性的力量在那里安身,去寻找工作的形象吗?因为我身边确实存在这种矛盾的女性,她们确实也想强大,但现实里似乎她们就是需要依托他人,这种矛盾的心态是我觉得这部电影最真实的地方。

韩帅: 听到这些我还挺感动的,因为我很怕很多女性看到这会不舒服,我觉得女孩写女孩就是这样,你要写到她的弱点。

抛开书本: 女性就是会存在自身缺陷,就像电影里她想反抗但又不断回来,不可能一下子变成了英雄。

韩帅: 其实很多当代的男导演不太敢拍女性的弱点,可能也要避免一点“政治不正确”的风险,因此会有意识地把女性的角色表现得更美好一些。但女性写女性就不太需要手下留情,女人的脆弱,女人的苟且,女人的痛苦,相互之间太清楚了。

导演韩帅(右)与两位主演

金夏这个人物,一开始是很会遵守男性秩序规则的人。她依靠丈夫找到一个中韩港口边检的工作(当然我当初设计这个工作的时候,是觉得这是她最大可能能遇见自己母亲的工作)金夏会不由自主地妥协,即便丈夫这样对待她,她也不太知道该如何反抗。然而经历了一场梦一样的历险之后,我们最终发现没法改变外界,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再同流合污,不再做以前那个脆弱的自己。

其实改变自己比改变很多其他事情都难得多,就好比我现在每次听到不好的反馈,都会想自己是不是拍错了,是不是应该针对大家反映的问题重新做。每天都要向制片人询问我是不是在什么场合说错话了,这种与生俱来的自我审视,真的很难改变,所以我希望电影里的金夏最后改变了自己,因为生活里的改变更难。

抛开书本: 而且电影的结尾似乎蛮理想主义的。

韩帅: 对,这是整个电影中最浪漫的时刻,带着我最深的情感和祝福。整部电影我拍得很仓促,有些很重要的镜头甚至只有一条素材。但结尾的场景我拍了很多遍,对这个制作来说很奢侈,我当时想着,一定要给她一个像样的结局,这个结局是浪漫的,但谈不上美好,因为这个动作里充满决绝感、死亡感。

抛开书本: 像是向死而生?

韩帅: 可以这么说,这也是我能想到的最适合的结束方式。就像《末路狂花》的结尾一样,她们选择不被抓住,走向死亡;而青色的车子定格在空中,则是一种很浪漫的愿景。

《末路狂花》结局片段

抛开书本: 您觉得有那种原始的自然的女性主义吗,不受父系社会影响?

韩帅: 虽然没想到会被问到,但我在和编剧讨论故事的时候,的确想过这方面的问题。有一个小传说,讲的是一个老虎蜕下虎皮变成女人,嫁给一个书生,两人生了个孩子,一直过得很好,但当他们一家回到相遇的地点时,女人发现了被书生藏起的虎皮,立刻变回了原始的模样,一只老虎,一只野兽。当时我们觉得这个小故事特别有意思,那是女人原始的一面,暴力的欲望,性的欲望,不可被规训的部分,男女都一样,只是在这个世界上表现的非常少。

《绿夜》剧照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我的片子里提到了“当女人没意思,想当一只狗”,我想赞美原始的生命力,我总喜欢用“bitch”这个词,我从来不觉得这是个贬义词,就像我写的那句台词“Be a bitch”,婊就是生命力。

古今中外,所有骂人的词语都带女字旁,这些话题都被讨论过了。但是在我这,这是个好词,它是原始的,是主动的,是生命力的表现。我片子里一直都有这样一个动物性的女性角色,像这个绿发女孩一样,我对她们抱有很深的情感和期待。

 短评

导演真的非常知道观众(我)想看什么,从第一分钟就开始使劲勾引冰冰。冰冰真的爱表演,天生只能做女演员。最难消受美人恩。但是剧本真的需要把铺垫写扎实。神秘美丽的中国女人在韩国杀绿卡老公获得自由和爱情,或将成为中韩艺术电影界的新genre。

9分钟前
  • 咯咯精
  • 还行

多一星给中国女性电影人的鼓励

12分钟前
  • Sceptile
  • 推荐

范冰冰的表演很好。两人怎么就亲上了,怎么就上床了?情感铺垫不太够,床戏有点突兀。况且被强奸之后还做不会痛吗…接下来两人相处的细节太typical女同了,又擦嘴又系鞋带的

13分钟前
  • 吴新哲
  • 推荐

因为是亚洲女性出逃的故事,已经等待已久了但又怕期待太高。看到不仅是女导演和女演员,创作团队里大半也是女性,很开心!绿发女孩是很灵的,隐喻式的结尾也不错。看出还是挺花心思的,喜欢烟花和口香糖的设计,但细节还有些粗糙,有些台词写的和说的不太舒服。但关于聋人和手语的元素是挺欠考虑的,沿用了很多刻板想象,尤其是用常人感到陌生的手语帮助塑造了非人的男性角色,女主嘶吼着问只用手语的聋人“她在哪里”可能有健全人中心的戏剧效果吧但并不合逻辑,我一下子就出戏了…

15分钟前
  • 花露水
  • 还行

大银幕上看到冰冰,还是觉得动人。勇气比谅解更重要,Don't be afraid. 不是复仇而是觉醒,音乐强劲的鼓点,是暗夜里的绿光。

18分钟前
  • 顿河
  • 力荐

「73rd Berlinale|Panorama」坐在范冰冰后两排看的电影,真人真的太美了,李珠英也十分飒爽可爱。电影本身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中规中矩,从剧情到角色到意象都很normal。平衡叙事和情绪表达真是个难题,这部倒是能把故事讲明白了,但叙事方式很普通,情绪表达上总是欠点什么,最终不温不火的。导演空镜拍得很美,很对我胃口,但映后交流时会发现大家似乎对女性觉醒的理解有些单薄和缺乏深度,也难怪电影本身并没有挖的很深

23分钟前
  • itsareverie
  • 还行

故事很直白,叙事很无奈,又是一部需要观众带入导演视角才能欣赏的电影(除了冰冰)

25分钟前
  • Low on space.
  • 还行

虽然还是闹不清怎么好上的。但是杀男人就是好,可惜最后没逃出去。另外,是统一的英文字幕,大部分时候并没分出说的是汉语还是韩语,所以对非韩语汉语观众来说会减少一点信息量,实际上可以用字幕字体来区分一下的。

29分钟前
  • Mephistopheles
  • 还行

不用太信一些短评,看的过程中还是享受的,镜头拍摄方式是我首先感受到用心和喜欢的。冰冰是有一些演技的,对我来说比《分手的决心》里能“看得懂”,她的角色在大多数时间里都有着外露的脆弱,而最后,突如其来的消息带来的失控的“轻松”和一种矛盾展现在她的脸上。女性在逃离,女性在爱,女性在失去,女性在坚定地走向命运。剧作上个别地方有些突然有些小瑕疵,但通过摄影去感受人物可以大致忽略这些瑕疵。三星半但是鼓励分吧

31分钟前
  • SaynomorE
  • 推荐

#Berlinale2023# 3.5/5 可能是我期待值太高 我个人觉得叙事很奇怪且不富有感情 后半段更是直线下降 从映后Q&A可以看出导演很有野心 想要speak out女性困境和challenge patriarchy 但这些呈现在电影里完全不够powerful 摄影是美的 冰冰也美虽然演技让我在场叹了八百个气(除了结尾 anyway我要说:范冰冰坐在我前面看电影!她真的好美!她在滚动credit的时候偷偷抹眼泪被我抓到了🥹

36分钟前
  • turnupthesun
  • 还行

香港电影,韩国拍摄,双女主,女导演,范冰冰素颜出镜,柏林电影节全球首映,buff叠满了属于是。

37分钟前
  • 大能猫
  • 力荐

中国女演员在韩国杀韩国老公系列作品又增添新成员🤷

42分钟前
  • hang 🍬
  • 还行

fbb就坐我后面根本没办法冷静看电影啊…电影本身嘈点有点多,但是真的很“好看”,基本上观众想看的导演全给拍了。听完q&a大概知道导演想呈现的效果了,出发点真的是很好的,但…算了我谢谢她让我看fbb。f说自己五年没戏拍的时候哽咽了,看着美人落泪瞬间就共情了纣王为什么那么昏庸要弄死比干,我就是想让她别难过啊我要什么原则(;´༎ຶД༎ຶ`)导演讲身为女性的感受时有提到她和冰冰是同一个家乡来的,她想指的是山东,但在场翻译没理解,翻成了都是中国人。虽然归根结底也没什么不对,但作为一个祖籍葱孩儿还是有瞬间强共振。这四星一星给看冰冰,一星给导演出发点的女性主义,cuz我私心还是希望这种片子多拍,无论是因为哪一点。

46分钟前
  • BADPRESIDENT
  • 推荐

在verdi music hall的大屏上看见范冰冰说实话第一次让我觉得她有那种含蓄的气质。但是后来她一直皱着眉头以至于我开始觉得自己的额头很累老怀疑是不是自己也跟着她皱眉头。而且我其实挺不喜欢绿头发女孩这个角色的,感觉她对姐姐的那种玩味的姿态、冒犯边界的举动、嘴部的表情都让我觉得好像在看一个男性的小流氓,以至于后面激情戏开始的时候我都感到别扭,当然也可能只有我一个人这么觉得。总之在柏林读书的第一个学期、参加的第一个电影节,还是挺有纪念意义的。

50分钟前
  • Tarknotalk
  • 还行

1、作品本身三星上下,背后的故事反而加分,也是想不到是在韩国疫情最严重的时段30天内完成的,大时代小人物,聚光灯一照,戏里戏外全是大梦一场,混乱、失控、又无力。2、导演自愧没能将女主母亲与绿发女孩之间的共性联系展现得更直白,导致女主的后续选择缺失了一个强有力的情感动因,这点确实很遗憾。3、柏林电影节打卡,没想到女主无论是在记者会还是映后问答环节,谈人物创作时都能实实在在抛出“感受”,且“感受”得非常在点儿上,这份合格演员应具备的感受力以及表达能力想必会令绝望的文盲们分外羡慕。4、在cubix影院坐了个第一排,第一次体验躺卧铺看了个电影(真是一张床啊,还是双人床),也算是加分项之一了。5、首先,以及最后,这不是个les片

52分钟前
  • 小九儿
  • 推荐

Berlinale2023/Cubix/2.5全是好技巧,毫无真感情…

54分钟前
  • momo
  • 还行

范冰冰美哭了,对着她的脸什么都说不出,只想叩拜颜霸。另外,羽毛制品已经成为了一种拉拉专属的图腾了吗?类似白袜子之于gay是在表达一种情愫?

55分钟前
  • 蓝詹
  • 还行

#berlinale73# 感觉导演就是明确知道观众想看什么然后拍出来了,这两个人的色气程度简直不管干什么都像是doi前戏……当然这么目的明显背后势必是角色内部驱动力的缺乏,不管是台词情节还是视觉符号都太过于刻意了。//映后听一半受不了了,希望中国观众不要把资料馆的提问水平带到柏林谢谢!而且听导演解释才能明白要讲什么的电影真的不是好电影。

57分钟前
  • 海王星黎明
  • 还行

剧情断章太多,好几个剧情点因为欠交代所以看不太明白,人物身上的线索也续不上,结尾的时候明显感觉「这就结束了」?至于同性元素,有一种为了同性而同性的感觉。也不能因为老公不行,就拿同性当解药吧…配合上剧情推进的节奏和两个演员微乎其微的化学作用,就显得更刻意。表演就是三板斧:皱眉、瞪眼、扭侧脸,不知道是生疏了还是没进入角色。好几个瞬间都觉得「她对这个角色来说太漂亮了」以及「何苦要受这些气」。感叹冰冰姐真是成也美貌,败也美貌。

59分钟前
  • Stephanie
  • 还行

你听说过爱情吗?它就像一朵小小的烟花,只绽放在你的胸口——韩帅太懂得如何将所有的目光聚集到范冰冰身上,让演员自身的气质、经历与角色的遭遇充分迎合:她为了搞定合法身份而积虑,被老公家暴,又意外获得了一头绿发的韩国小妹妹的仰慕和调戏,这些都适当地遮盖了人物背景交代的不足,各类特写、中景的镜头紧紧跟随着她,看她如何走出生活的戏弄和未曾预料的窘境,将“看破无法说破”的情绪展现到极致。除此之外,两位女性角色共同处于男权的压迫之下,精神和身体都备受打击,这让她们的相识与交流更多了一丝“惺惺相惜”“彼此取暖”的意味,随着她们飞骑在摩托车上逃离,彼此的挑逗和暧昧的气息散落在清冷的首尔街头。但这种互动终究难掩行事动机的不足与叙事的激进,支撑她们相识和出走的叙事核心也松动了,使得影片中后有些泄气。

1小时前
  • 胖胖Panda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