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露在狼群

战争片其它2015

主演:弗洛里安·斯泰特,彼得·施耐德,西尔维斯特·格罗特,萨宾·塔布瑞亚,罗伯特·加利诺夫斯基,赖纳·博克,拉斐尔·斯塔霍维亚克,索斯藤·默滕,托尔斯滕·米凯利斯,安德烈·鲁斯特,马可·曼迪奇

导演:菲利普·卡德尔巴赫

播放地址

 剧照

裸露在狼群 剧照 NO.1裸露在狼群 剧照 NO.2裸露在狼群 剧照 NO.3裸露在狼群 剧照 NO.4裸露在狼群 剧照 NO.5裸露在狼群 剧照 NO.6裸露在狼群 剧照 NO.13裸露在狼群 剧照 NO.14裸露在狼群 剧照 NO.15裸露在狼群 剧照 NO.16裸露在狼群 剧照 NO.17裸露在狼群 剧照 NO.18裸露在狼群 剧照 NO.19裸露在狼群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4 13:23

详细剧情

  根据同名小说以及1963年的老版翻拍的新版。一个犹太男孩出现在了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内,救或不救,杀或不杀,成为了两方面主要考虑的问题。裸露在狼群的不止是羔羊,还有人类的本性。

 长篇影评

 1 ) 活着就好

一个犹太男孩出现在了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内,救或不救,杀或不杀,成为了两方面主要考虑的问题。裸露在狼群的不止是羔羊,还有人类的本性。

影片的故事可以说是满分的故事,要说硬伤,那可能就是略显稚嫩的剪辑和排得过满的剧情了。 电影开头的剪辑还有点意思,用平行蒙太奇的剪辑手法将去集中营之前的场景和在集中营后的场景剪辑在一起,加快了情节发展的速度,也让故事的戏剧性更强了。 但这之后的剪辑,就有点像中学生日记,没出什么大错,中规中矩,却也一点不出彩。 此外,可能是导演想表达的剧情和情绪都过于翔实,导致整部影片被塞得满满当当的。 导演甚至不愿意浪费哪怕一秒钟,来让观众喘口气,却忘了电影适当得留白所传递出来的魅力,有时候,观众的想象力,比你穷尽一切力量去表达的东西更精彩。

 2 ) 生命大于一切

当党卫军把扬科夫斯基赶进营房时,赫菲尔和皮匹希把箱子带回自己的营房。打开箱盖,里面藏着一个四岁的男孩。怎么办?如果把孩子交出去,他肯定要被法西斯杀害。藏起来呢?万一被法西斯发现,大人也都将丧命。赫菲尔立即请示集中营的地下党领导人博霍夫。八年的集中营生活,使这位地下党领导人变得十分冷酷。他不愿为了这个孩子而牵连更多的人。他让赫菲尔把孩子交还给扬科夫斯基。赫菲尔知道,这等于亲手杀死这个可爱的孩子。

“犯人”皮匹希和波兰人克罗宾斯基坚决不同意这个做法。他们请马上要离开这里的扬科夫斯基放心:一定保护好孩子。德国法西斯分子、分队长茨威林发现了赫菲尔等人隐藏孩子一事,如说出去对他同样不利。因为苏联红军、美国的盟军已逼近这儿,他要为自己留条后路,他装作什么也不知道。 赫菲尔很快把孩子转移了。为了得到帮助,他把这事告诉地下党、担任集中营总管理员的克莱默。德国法西斯利用克莱默在“犯人”中的威信,便让他管理“犯人”。克莱默利用这一点,把党员安排在各个岗位上,从而尽最大努力帮助犯人。克莱默还不大放心,因为茨威林知道孩子的事情。他让赫菲尔马上把孩子藏到党卫军病区。茨威林为摆脱自己不利的处境,让老婆冒充“犯人”,写了一封匿名信,揭发赫菲尔、克罗宾斯基藏匿一个犹太孩子。集中营长官克鲁蒂希、莱因博特接到匿名信后,暴跳如雷。赫菲尔、克罗宾基斯被关押起来,受到非人的折磨,可他们什么也没有说。 克鲁蒂希的审讯未获结果,很不甘心。他找驻军司令施瓦尔商量,想枪毙一批人,以便破案。施瓦尔知道,目前德军已成败局,不愿因屠杀“犯人”而在将来美军到达时,罪上加罪。狡猾的莱因博特知道告密的是分队长茨威林,便威胁茨威林,要他查出孩子,以及收藏孩子的“犯人”。茨威林虽收买了奸细,但也没有探听到任何消息。克鲁蒂希、莱因博特又来到贮藏室分队,把皮匹希和胆小的犯人罗塞抓起来交给盖世太保审讯。皮匹希遭到残忍的折磨,可他什么也没有说,不久因伤重死了。 茨威林给克鲁蒂希送来一张藏孩子的“犯人”的名单,一共有四十七人,带头的是克莱默。克鲁蒂希一看,营里几乎有一大半人参加了收藏孩子的行动。正当疯狂的克鲁蒂希要消灭整个营的“犯人”时,德军总司令部来电,命令撤退全部“犯人”,施瓦尔只同意悄悄地枪毙四十六名犯人,而留下克莱默,因为他明白,没有克莱默,全营“犯人”是不会撤离的。 施瓦尔一面欺骗全营,宣布决不撤离,一面又公布释放四十六名犯人,实际上是准备在押解途中把他枪毙。地下党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揭穿敌人释放是个骗局。四十六名难友很快被藏起来,粉碎了施瓦尔的阴谋。地下党决定在美军接近布痕瓦尔德时采取暴动。莱因博特警告莱克默明天必须准时撤走一万名“犯人”。克莱默在地下党核心会议上提出,全体拖延时间、同生共死。博霍夫果断下令,各战斗小组把埋藏的枪支取出来,作好战斗准备。 第二天,莱因博特在扩大器拚命吼叫,但没有一个“犯人”听令集合。克鲁蒂斯气急败坏,开枪打伤克莱默。此时,美军离集中营仅二十公里。施瓦尔、克鲁蒂希带着德军撤离,并下令守卫部队在部队离开一刻钟后开火,消灭所有“犯人”。博霍夫下令开始暴动,被关押八年的“犯人”们终于象火山一样爆发。他们很快消灭了守卫部队,获得解放。赫菲尔、克罗宾斯基也被救出来,受伤的克莱默抱着孩子冲出营房。二万多“犯人”得到了自由。

 3 ) 很不错的反思,值得再看再思考的电影

一个孩子,不是主角,但从不同的角度,例如一名仁慈的军官对犹太小孩的装作不知只让他们快点送走,波兰俘虏中的告密者也好,帮助德军后勤多一点自由的人也好,自省了那时的德意志,在希特勒宣传的反犹思想中,还是有一些不同阵营的人,在幼小的生命面前,没有展露獠牙,用自身的人性光辉掩盖了那时的暗无天日。 最后俘虏在营地上的自由,迷茫又挣扎,不能成为像党卫军那样做虐待俘虏(这时应该党卫军是俘虏)的事,自身也不能复仇,等着回到自己的故土,在集中营待了十几年,进来了25w,转走的有,死亡的也有,最后解放集中营只剩下2w多。 而且也有党卫军军官穿上俘虏的衣服好像失去了信仰那样逃脱了,自己努力的意义在美军离集中营还有几十公里已经失去了价值,下命令屠杀集中营好像也掩盖不了犯罪的事实。 起义也因为党卫军的离开没有了意义,可以说这一场战争的结束,对于德意志,只有伤害,无论是对军官还是俘虏,因为他们还要在这片土地上繁衍,还要继续进行着其他形式的相杀,但在狼群中曾经出现过的人性也会继续以不同的形式呈现下去。

俘虏在集中营上摇旗呐喊
在集中营上俘虏的不知做甚

 4 ) 这是一个太过真实的故事

1945年4月,德国法西斯崩溃前夕。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来了一批从奥斯威辛集中营转来的“犯人”。队伍中,波兰犹太人扬科夫斯基的一只皮箱引起了在押“犯人”赫菲尔、皮匹希的注意。
故事的展开紧凑而自然,可能是因为这本来就是真实故事吧。据说当年被救的孩子现在以色列,作者本人8岁时也被关过布瓦尔德集中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是作者对自己感受的真实记录。
对于这类题材的电影,我一向没有什么抵抗能力,因为,这类戏真的很容易入戏,战争会很自然地将所有人性放大。而由于立场、环境的影响,这类电影中人性的转变会比普通电影中来得更为简单,演员甚至不需要太多的表现,就可以融入环境里,而观影者也不会太过纠结于人物本身。
但是在影片的叙述上就看出导演的水平了,本片多处穿插主人公过往的美好回忆以对比现实,却让整个影片脱节,反映革命斗争的片段太过轻描淡写,而那个孩子的行为在很多时候显得很不自然。影片将大段笔墨放在了对党卫队的凶残的描写上,似乎导演希望通过这种震撼的方式来更多博取人们的同情和关切。
对比同类电影,差别也就在这里。举个例子,帝国的毁灭中,对希特勒和他身边的人的描写,会通过他们的过往、他们的身世、他们的言谈举止,来让他们鲜活,然后再说谈到他们的人性,而不是一上来就XXX是革命领导,XXX对革命很热切,这些不应该是说出来的,而是应该通过他的行为和过往表现出来的。
最后,我看的是德语字幕版,有部分翻译不太恰当,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这部片中没有出现以往那些熟悉的德国演员让我很惊讶,可能是因为大部分主演都不是德国人吧。

 5 ) 真希望这只是一场梦

央六真是可怕,昨晚还是爱情喜剧,第二天就变成了集中营,偏偏我还想看到结局。

影片想在混乱的背景中用一个纯净的孩子来展现人性,以及起义人们的勇敢反抗。整体感觉压抑沉重,不同于美丽人生着重体现一家人的爱与温情,本片还原了残酷的审讯室,塑造了冷酷无情的反派,让我感受到更多的是毫无人性可言的残忍,挣扎和反抗带来的镇压,集中营中的饥饿和病痛还有变态扭曲的人格。

想批评的一点是,有些地方真是多余,那些严刑拷打和悲情渲染仿佛让我看到了抗日神剧,演员的演技都要被榨干了。

最后,我很心疼那个孩子父亲的朋友,他把朋友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在残酷的世界做孩子温暖的港湾,真希望他只是做了一个可怕的梦,醒来后他不用再抱着箱子喃喃自语,而是握住旁边孩子的手,说,爸爸陪你去动物园看长颈鹿。

 6 ) 经典错误教科书

裸露在狼群 绝对是教科书般的经典,把所有主旋律电影能犯的错误都犯了一遍。 首先是个主旋律,这个德国电影里无论好人坏人都是德国人。看上去是反思二战时期的纳粹集中营,实际在歌颂现在德国人。很熟悉的套路,我们没少拍解放战争期间的国民党,常申凯是书面语,民间俚语多叫蒋该死。 主旋律就好办了,看看历史和政治教科书,绝不会政治不正确。有了指导思想,往里加情节就好。 剧作上叫主题先行,剧作课第一课就教过要避免。无他,主题先行后,对人物和情节就有明确的选择性,最后人物和情节都服务于主题,本身是什么就非常不重要了。 裸露在狼群 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前15分钟建立人物小传,然后人没了,彻底让位于事件。藏小孩子也是大事了,没藏多久又开始要在集中营起义了。什么都说了,什么都没有说透。 这就是主题先行的结果,所有的人和故事都在匹配主题,然后主题严重占用人物和情节的空间。偏偏主旋律又多是史诗级别的背景,再加背景,这电影没法看了。 所以主旋律电影只能抓住一个点或者人,把背景当背景就好。不然就只能喊口号来向观众解释电影想传递的信息。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猪!

 短评

导演可能是想给电影更多的剧情,但忘记了适当的留白更增加电影的魅力。框架在,韵味不足。

6分钟前
  • 听风阁
  • 还行

《裸露在狼群》据说没有老版本好看。二战时期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的事,几乎战争片都会涉及两个问题:救不救,值不值得。二战的片子中,《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是我印象最深的一部。

7分钟前
  • Eva艾菁
  • 还行

佩服德国的视角反思战争和罪恶。没看过原作,无法对比。看过很多二战集中营的电影,这部电影的残忍依旧让我心惊肉跳,在集中营这样的地狱,人性已经丧失殆尽,救不救,值不值得救都考验人性,确实,裸露在狼群的不止是羔羊,还有人类的本性。最后他们都自由了,可那种恐怖的阴霾却萦绕着久久不能散。

10分钟前
  • kiki204629
  • 推荐

和原版相形见绌。

13分钟前
  • 小易甫
  • 还行

Sabin Tambrea的长相真叫人记忆深刻

14分钟前
  • 回音
  • 还行

没办法,但凡涉及到犹太人在二战遭受酷刑的故事,我就无法理性的看待,何况这部电影突出的是人性的光辉,难能可贵的是,电影并不温和,节奏拿捏得当,很多时候扣人心弦且惊心动魄,中间再穿插一些真实的史料镜头,更是将情绪一下子就煽动起来了,让人唾弃战争和政治的决绝,以及对生命的敬重。

19分钟前
  • Ron Chan
  • 推荐

有点沉重,叹息…… Sabin那个军官最后竟然那样做,跟之前那种自认高人一等的气宇相比显得太讽刺了

22分钟前
  • 青铜骑士
  • 推荐

中规中矩

24分钟前
  • 魏晓波
  • 推荐

看着孩子那纯真的脸庞,看着自己和那小孩一样大的儿子,泪忍不住流啊流,现在幸福的生活得来太不容易了。这么好的一部电影以前怎么没看过呢?多么伟大的电影震撼心灵,真应该多播放让现在的孩子多看看,多看看以前的苦难的日子。

29分钟前
  • 陈年普洱茶
  • 力荐

結尾改的不錯。

31分钟前
  • Die Katze
  • 推荐

一个勇于面对历史懂得自我反醒的民族,永远是强大的。结尾看哭了。宾宝演了个那么人渣不如的混蛋但颜值破表,为他截屏截到手软。

36分钟前
  • Griet
  • 推荐

德国人对二战的反思有多深刻,日本人对罪行的逃避就有多无耻。

41分钟前
  • luiluibi
  • 推荐

裸露在狼群

45分钟前
  • 申由己
  • 推荐

很沉重

47分钟前
  • 染尘
  • 推荐

中规中矩的德国的反战片,但还是夺走了我的眼泪啊。不知为啥,还给了我点2020年里的生活希望?我都找不到关联...

50分钟前
  • 三月对我笑
  • 力荐

2016.06.10作为电影的完整性略有欠缺,但人物塑造很有力量。

52分钟前
  • 小悬子
  • 推荐

下雨天 就要看 这种 难过的 片子 抑郁对冲

55分钟前
  • NoEnoughPants
  • 推荐

裸露在狼群,暴露无遗的待宰羔羊。党卫军负隅顽抗,贪生怕死,高人一等的党卫军军官乔装成集中营囚犯仓皇逃窜何其讽刺。剧情呈现普通,为魁梧帅气、优雅迷人,极有Ralph Fiennes风范的纳粹恶魔Sabin Tambrea打满分!!!!!!手持权杖,举手投足,雅痞毕露!!!男主小哥终究逃不过悲惨的命运,喟然长叹,唉。[2019年4月左右没看完,现重看重评]

60分钟前
  • 独行侠杀手阿何
  • 推荐

萨宾简直是年少忧郁版拉尔夫!会去看原版~★★★☆

1小时前
  • 潔馫
  • 推荐

看的生肉,不过弗洛里安的德语字正腔圆听起来特别舒服。如果我说我对傻宾实在喜欢不起来会不会被吐槽[笑cry]

1小时前
  • Tingalein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